有粉絲給我發命題作文,想讓我寫一下上周國常會的政策,就是“繼續研究儲備新的去庫存、穩市場政策”,以及“解放思想”云云。
我真的不知道說什么,實際上,我的確當時寫了一篇小文談論這個,但后來實在是……懶得發了。我既不認同什么“解放思想”的可能性,也不覺得“繼續研究”會有什么石破天驚,更不覺得單靠政策可以挽狂瀾于既倒……那些“探幽發微的事情咱們就少做點吧。看待政策,最重要的,是做了什么,而不是說了什么。相反,我認為上周兩份文件里面的一些表述,存在令人不安的信號(希望未來是我錯,但用腳投票的房產股已經在印證我的擔憂)。
我認為房屋成交量尤其是二手房成交量的變化,更有探討的價值。
比如這個端午,成交結構延續繼續分化的特征——新房弱、二手房強。中指院的數據顯示:端午假期期間,30個代表城市新房日均銷售面積同比下降約16%,創過去6年新低,大約相當于2019年同期的58%。而二手房成交同比則顯著增長,北京下跌是因為沒落地政策(這個也繼續顯示出,政策的脈沖式作用)。
看深圳的情況,端午節新房成交同比上漲24%,二手房成交同比上漲100%。中原給的判斷是:“市場信心持續回暖”。
判斷是對的,比起之前,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的確市場信心持續在回暖。但這只是一方面,A面,還有B面。
關于上述新房、二手房的成交分化特征,我上次的文章里講的很多了《》,這里我做一點修正。
不能把二手房成交量的上升,作為一個市場是否到底的判斷指標。我認為它指標意義有限。
成交量上升,當然首先是正面的,上升總比下跌好。但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停留在這個圈圈里,可能得不出什么正確的判斷,進而令你操作失誤。
二手房VS新房的成交分化特征,實際上從2022年就很明顯了,但在全國范圍內,真正令交易者熟知,是在去年全年的數據出爐之后。
2023年全年,全國新房(住宅)成交量大約11億平米,下跌了8%,而二手房網簽成交7.1億平米,達到歷史峰值,同比增長了42.6%,其中13個省份二手房成交超過了新房,前所未見。
這個能夠說明我們先前講的——買家害怕新房無法交付而轉買二手,以及二手房跌價更多更“自由”,但還有另一個事實,被忽視了。那便是:全國大部分城市的二手房都在放量供應,掛牌量從未見過如此之龐大。而且,每一次刺激性的政策出臺,伴隨而來的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二手房掛牌量的猛增。
這些數據,你隨便到哪一個核心城市,都可以看得到。比如北上廣深杭,比如重慶、成都、鄭州等等,隨便哪一個。
去年6月,上海易居研究院發布了一份《二手房掛牌激增現象研究》,當時數據如下:2023年6月初,13個重點城市二手房住宅掛牌量199萬套,比年初159萬套增長了25%。其中,重慶、成都、上海的二手房掛牌量規模分別高達22萬套、20萬套和18萬套。
這里面很典型的是杭州,5.9杭州取消限購,第一周,貝殼平臺的新增二手房掛牌量比4月日均大增46%。媒體報道強調:不少掛牌為了首套名額。但容我明確反對,這只是事實的一部分,甚至大概率是一小部分。長周期的數據,將有助于印證這一點。
深圳的二手房掛牌量情況,你不要看太短期,比如單周,有時候受政策影響,波動性沒有參考價值。但如果你拉長一點看,按半年來看,去年1月、6月、12月和今年5月,大體上的數據分別為:不足4萬套、大約5.4萬套、5.9萬套、突破6萬套。二手房的市場供給量,整體曲線是在波動上升的。而且,過去這兩周,隨著深圳的政策猛出,掛牌量也在快速的躥升。
這個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房主這個龐大的群體對于后市非常的不樂觀,他們在積極的拋售,他們想套現,他們想跑路。尤其是如下類型的房主:他們的供款壓力巨大、他們的物業為非自住物業、他們的物業處于非核心城市非核心區域、他們需要置換住所……這些,都在積極的拋售。這里面,雖然說有一些是“以舊換新”、“以次換優”,媒體也往往會往這個方向引導。但是,正視事實:他們構不成主體,二手房市場的主要特征是房主拋售。
這是讓二手房價格大幅殺跌的背后力量,也是二手房成交量大幅攀升的背后力量。這個背后力量,有不少觀眾注意到,但它未被給予和成交量同等的重視程度而加以分析。很簡單,如果房主們的瘋狂出貨量得不到穩定和收斂,那么,市場的止跌修復也將很難滿足觀眾的預期。僅僅是看成交量的變化,只是一個結果,一個A面。
我們可以清醒的意識到一點:這個二手房的掛牌量,可以非常龐大。因為,它幾乎可以理解為過往20年的積壓獲利盤,在紛紛尋求落袋為安。這是在過往任何一次房地產調整時,我們看不到的景象。這一點,在我看二手盤的時候,印象深刻。有一些房主賣房并不那么Care價格多一些少一些,原因是他/她持有的時間夠長,毫無負債,而且賣掉是為了run。這令我驚訝,又令我不安。而在過往,我們每一次的房地產調整,當政策出臺救市時,隨之而來的都是房主們的“返價”、開發商們的“惜售”。現在沒了。
如果放到股市里,那么,這是一個放量下跌的故事。人們買二手房,有其它的因素,但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二手房多啊,比以前多得不知道多多少,原來惜售的景象現在全不見了。
各位想一想,這些年我們建了那么大量的房子,如今他們紛紛拋售,不管背后發生了什么(背后一定是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個規模,你得多大的接盤力量才能接得住?這個價格,你得往下殺到多么猛才能到底止跌?這個情緒,你得多么強力的政策才能逆轉?
是以,回到政策面,我的看法:上述關于二手房的切入邏輯也許可以提供一個新的思維——我們的房地產政策也可以考慮,從穩定房主心態(二手房供應量)的角度,而不是單純刺激買房人需求量的角度,去做一些有落地意義的嘗試。我這樣講,絲毫沒有任何要維護xxx的利益的初衷,而是強調一個基礎概念,和一個基本事實。一個基礎概念是:無論是有房者還是無房者,我們都需要認同私有財產是神圣而美好的。這是人性里的自然需求,即便是那些渴望房價瘋狂下跌的無房者,他們最終的夢想也是想“讓人民能夠買得起房”(他們代表了人民)。一個基本事實是是:中國家庭的財富,7-8成都沉淀在土地和房子里,縱便你在城市里無房,你在農村也大概率擁有土地(盡管法律上大家都沒有最終所有權)。這些財富的蒸發,是風險,也會帶來更多的風險。
我們的政策可以思考,房主們現在最大的擔憂和不安到底在何處,我相信,沿著這個路向,可以打開不一樣的政策空間來。
也許,這可以稱作是一點“解放思想”。?
要買房,買對房,或賣房,賣對房,加微信號budao2000私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