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A股的投資者來說,今年的投資難度仍然是地獄級的。年初至今(至2024年6月17日,下同),上證指數漲幅1.38%,滬深300指數漲幅3.06%,深證成指跌2.56%,主要指數并未有顯著跌幅,甚至上證、滬深300還有不錯漲幅。但如果以全市場的水平看,Wind全A平均股價跌18.88%,萬得全A指數跌5.07%。在全市場5364家上市公司中,其中漲幅為正的上市公司僅有970家。
也就是說,如果一位投資者年初隨機在A股市場中選一只股票買入,其盈利的概率不超過20%。如果以Wind全A平均股價跌幅計算,年初至今A股投資者的虧損幅度可能接近20%。
但在結構化行情的另一面,同樣有一些行業有不錯的漲幅。以中證全指三級行業指數的分類標準來看,2024年初至今,中證全指電力指數以近20%的漲幅遙遙領先于所有行業。如果再加上今年的分紅,中證全指電力全收益指數更是以超過20%的收益領漲所有行業。
特別是近期夏季的到來,A股“冬炒煤夏炒電”的習慣,再加上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預期之下,電力指數又再次逆勢大漲,成為5月下旬以來,A股寬基市場持續下跌中逆勢上漲幅度最大的行業板塊之一。
從行業屬性上來看,電力是比較典型的事關民生基礎的公用事業行業,在很長的時期內也都并不為市場資金所青睞。由于收入側電力價格為政府管制型,成本端又是市場化的煤炭價格,電力還表現出較強的周期性,更多時候電力的行情都表現為事件驅動的主題投資行情。但從2023年至今,電力指數逆勢而行,2024年初至今,行情更是加速上漲。
從電力持續上漲的驅動因素上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電力市場的市場化改革預期;二是市場化及出海帶來的基本面改善;三是高股息策略下對電力行業的追逐。
首先是電力的市場化改革,也是近期大漲的最重要原因之一。A股的很多行業都會受益于改革的政策紅利,當下的電力無疑就是這樣的一個行業。特別是5月23日,總書記在山東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電體制改革為首個議題,也因此成為近期本輪電力行情的起點。
電力是經濟發展的基礎,電力的改革也事關重大。本輪的改革可以從2015年算起,而近年來在新能源發電裝機量不斷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電力的改革也在逐漸加速。
電力系統紛繁復雜,其改革同樣涉及到方方面面。按照供求兩側的主體來看,電力系統的供給端是包含水、火、風、光、核等各類發電主體,需求側則是居民、一般工商業、大工業、農業等不同用戶性質的用電需求。中間又包含了電網、電源等不同角色的參與者。
在過去的幾年內,電力市場化改革全面的推進,電力價格體系得到細化和完善,電力也越來越向著“市場化的商品”方向演進。在發電側,成本價格逐漸理順,發電成本逐漸降低,火電方面建立和提升長協煤比例,新能源發電方面光伏組件價格下降,儲能成本也在回落,市場化的發電成本已經基本形成。在用電的銷售側,市場化的電價體系逐漸形成,通過容量電價(2023年11月)、輔助服務電價(2024年2月發布綱領)、煤電聯動(廣東、浙江已有試點)、工商業分時電價(年內持續落地)等政策或規則,逐漸落地需求側的電力改革。
新型的電力市場改革下,火電從原來的純發電收入,新增了容量電價收入、輔助服務電價收入(如調峰、調頻等相關的服務),成本側的穩定和收入側的增長,弱化了火電廠的周期性,進而帶來了火電行業整體ROE的增長。與之類似的水電同樣如此,在原本的發電收入外,水電作為最重要的長時儲能,也同樣新增了部分收入。
因此,在電力市場化改革逐漸推進下,改革釋放的紅利成為電力行情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
其次,電力同樣存在長遠的出海邏輯,特別是電力設備方面。電力出海在不同時期,體現在了不同的產業鏈環節。在2019-2022年間,電力行業的出海集中體現為新能源特別是風電、光伏的出海,特別是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制定下,國內光伏、風電憑借技術領先和成本優勢,在國外市場份額大漲,帶動光伏、風電、新型儲能產業鏈巨大的投資機會。
但隨著風電、光伏裝機量增速的下降和供給的大幅度增長,新能源發電側出海的增速逐漸開始下降。而由于新能源發電占比提高帶來的電網投資開始高速增長,疊加上用電需求增長和電力投資更新,電力設備相關的出口開始顯著增長。
在電力設備細分的高壓開關、變壓器、電表這三類產品中,2023年出口金額增速分別為29%、22%、20%,而2024年一季度同樣延續了較快的增長。
這些細分行業電力設備的增長,帶來了與風電、光電不同的電網設備出口增長,從而為成為電力細分產業環境的出口增量。
最后是高股息策略下對電力行業的追逐。火電作為公用事業的一種,具有類似的盈利穩定、長久期、高分紅等屬性。火電公司由于過去凈資產虧損幅度大且具備周期波動,其高股息特征在一眾行業中并不突出。但是,在電力改革加速推進的當下,火電的資產負債表正在逐漸修復,火電公用事業化進程將得到加速,短期通過高ROE修復凈資產,長期公用事業化估值提升。穩定的盈利能力和超高的分紅率,使得火電的分紅逐漸向水電、核電靠攏,成為高股息中的一員。
而對于當下的A股而言,由于過去三年A股的持續下跌,投資者風險偏好也逐漸降低,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都逐漸的加大了對于高股息類資產的配置。在電力行業高分紅、盈利穩定的預期下,也同樣受到了追捧。典型如水電中的長江水電、核電中的中國核電等。
從電力行業投資的角度來說,指數和龍頭股兩種方式的選擇都不錯。指數方面,可以選擇跟蹤中證全指電力指數(H30199.CSI)的基金。近兩年在電力指數超越大盤的行情下,逐漸有更多的基金公司開始布局電力指數基金。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電力指數基金是廣發中證全指電力公用事業ETF,這也是市場中成立最早的電力指數基金。
除了可以選擇電力指數基金作為投資標的之外,電力的行情還具有非常典型的龍頭行情,行業中的頭部公司漲幅顯著高于指數漲幅,同時在業績表現上顯著優于行業整體表現。適時選擇頭部企業作為投資標的,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電力企業在過去受益于政策改革、高股息策略的風格偏好、出海帶來的業績表現等,已經積累了巨大的漲幅,近期電力指數亦是開始下跌調整。如果作為短期交易的投資者,需要警惕這些龍頭企業短期內因交易擁擠度過高和獲利盤止盈帶來的回調風險。
附:電力指數成分股中的主要頭部上市公司
中國核電,是中核集團旗下唯一上市電力運營平臺,公司業務布局明晰以核能為主業,近年來也在大力開拓新能源市場。2023年核電收入占比達到86.61%。股價表現上,近三年累計漲幅超115%,2024年初至今累計漲幅33.37%。2021年至2024年一季度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32.85%、12.74%、15.06%、0.85%,Wind一致市場預期對其2024-2026年間的歸母凈利潤預期分別為7.85%、10.18%、6.93%。
長江電力,近幾年市場中關注度最高的高股息概念股之一。是國內最大的電力上市公司之一,主要從事水力發電業務,電力收入占比超過85%,近五年平均股利支付率達到了73.66%。股價表現上,近三年累計漲幅超51.98%,2024年初至今累計漲幅19.49%。2021年至2024年一季度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7.77%、-11.39%、28.59%、11.45%,Wind一致市場預期對其2024-2026年間的歸母凈利潤預期分別為23.7%、6.76%、4.6%。
國投電力,發電業務為公司的核心業務,占公司營業總收入95%以上。近五年來平均股利支付率為48.5%。2023年火電收入占比40.3%、水電收入占比45.1%、風光發電收入占比8%。股價表現上,近三年累計漲幅超97%,2024年初至今累計漲幅33.7%。2021年至2024年一季度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4.53%、80.4%、66.76%、26.1%,Wind一致市場預期對其2024-2026年間的歸母凈利潤預期分別為18.34%、9.76%、8.39%。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信息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專門備注外,本文研究數據由同花順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圖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