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蕩東風,化雨西漸,最撫凡人心的中餐煙火北窮沙漠,南暨百粵,也出現在了密西西比河畔、東京塔前。在泰國曼谷,剛剛結束的金龍魚海外經銷商大會上,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韓國、中國澳門、菲律賓等地的經銷商攜手金龍魚,共同為中國食品的全球發展繪就著這幅藍圖。
不速之客造訪,撬動出海新征程
2019年,一個平平常常的工作日,一位從美國不約而至的華商來到了位于上海黃浦江畔的金龍魚大廈。
這位不速之客西裝筆挺,一幅華人的面孔卻帶著海外生活多年的痕跡。他的唯一訴求就是想拜訪一下金龍魚稻米油的負責人,與其商談是否有合作可能。
原來,這位華商在美國經營貿易公司多年,經常往返于世界各地尋求合作機會。一次日本之旅,讓他發現了來自中國產的金龍魚稻米油。他深知,在食品安全嚴苛的日本,能夠看到來自中國的食用油產品并非易事,況且售價還是中國本土售價的3倍之多。
2018年金龍魚稻米油只身出海,登入日本市場,開啟出海元年。一年后,竟有經銷商主動找上門尋求合作,這讓金龍魚深感意外。
出海對于任何中國企業而言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金龍魚稻米油為了進入日本市場,相關準入文件幾產品合規檢測就折騰了數月,以致于原定的貨輪出港日期一推再推,為此,金龍魚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從產品合規到跨境物流再到“本土化”設計包裝等等細節繁復如是。沒有強力的產業鏈和物流支撐,即便出海也會隨時面臨“斷供”可能。
有華商找上門的金龍魚喜憂參半。喜的是金龍魚出口日本引發了“蝴蝶效應”。這種蝴蝶效應有“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的底氣,也有扇動了大西洋彼岸關注的運氣;憂的是日本的出口經歷已經讓金龍魚體會到出海的多方面壓力,打開北美市場,不是產品品質信心不足,是覺得時機尚未成熟。
初次會面,雙方約定協同發揮各自優勢,為金龍魚進入北美市場謀求合適的機會。
2020年,隨著疫情的全球爆發,全球供應鏈高度緊張,此時,致電或者造訪金龍魚大廈的華人華商越來越多。來自東南亞、歐洲、非洲、中東的經銷商紛至沓來,尋求與金龍魚的合作。一是臨危受命,解當地華人日常生活所需的燃眉之急,二是化危為機,以此為契機,期冀在金龍魚未來的海外發展中實現共贏。
事實證明,金龍魚并沒有讓全球華人華商失望,金龍魚也迎來了出海躍升。
2019年金龍魚食用油進入北美市場,2020年高端香納蘭茉莉香米出口美國,2021年金龍魚與韓國三星集團達成戰略合作,2022年金龍魚泰國米、越南米正式上市。2023年,金龍魚在韓國、美國、加拿大和澳門開展拉練活動,出口超過250個SKU,覆蓋海外約4500個終端。
圖:金龍魚食用油在美國超市
近三年,金龍魚海外銷售從2020年的63個SKU躍升到2023年的250個,SKU出口數量實現3年4倍增長,銷售復合增長率更是高達66%,呈現快速拉升態勢。
益海嘉里食品營銷有限公司集團消費品渠道事業部總監趙紅梅說,在中國,每年有千萬家庭選擇金龍魚。金龍魚產品序列幾乎覆蓋了中國家庭廚房日常所需。華人對家鄉的味道無論走到全球那個角落依然會念念不忘。2021年春節,金龍魚在特殊時刻與用戶進行了一次“想家”的情感溝通,海外華人圈瘋狂轉發我們的視頻。對于異國他鄉的中國人來說,我們習以為常的一頓家宴,卻是他們代表家鄉味道的記憶符號。這也是金龍魚海外表現如此搶眼的原因之一。
不出海就出局,從“必需”到“必須”
如果說,全球供應鏈緊張時刻,金龍魚因被世界需要而加速了出海進程,那么,如今加速出海已成為金龍魚全球發展新征程所“必須”。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沒有看世界的眼光,是沒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金龍魚海外銷售部負責人張波說,我們努力奔跑,就是為了留在原地。中國企業的“卷”足以致敬這個時代。
實際上,中國企業出海,也是受到了國內市場的巨大壓力,作為制造大國,中國正面臨著需求不足的挑戰。國家相關部門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5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3%,環比下降0.1%;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1.4%,,環比上漲0.2%。
對此,有專家表示,這一數據綜合今年1-5月來看,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但這依然揭示了社會總需求的疲軟,中國經濟面臨的需求不振問題依然嚴峻。
這背后的原因,是全球人口結構的深刻變化,中國的人口總量和出生人口都在下降,而新興市場的人口卻在快速增長。印度、印度尼西亞、沙特等國家,都擁有龐大的年輕人口,他們對消費品的需求和喜好,也不同于中國。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不可能拒絕產業鏈在全球的重塑,而是要積極地參與這種重塑,在其中占有更多主動權。因此,中國企業要擺脫內卷的困境,要尋找新的增長點和利潤空間,就必須要走出國門,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自己的附加值。
據USDA前贍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2021年度,印度大米出口量為2119萬噸,占比超過41%;其次為越南,大米出口量為627萬噸,占比超過12%;第三為泰國,出口量為606萬噸。
這三個國家的大米年出口量約占全球大米出口總量的七成左右。近年,泰國、越南正致力于提升大米品質,增強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留給金龍魚的選擇只能是加速創新,跑步出海。
圖:金龍魚泰國米、越南米產品上市,東南亞工廠質檢人員正在做出
“對標”和“超越”成為金龍魚海外發展的關鍵詞。持續的產品創新為海外發展夯實了基礎,也為金龍魚帶來更多新的增長點。
今年,金龍魚補強了即食米飯的新賽道。根據貝哲斯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即食米飯行業市場規模24.56億美元,2023年~2028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1.51%。然而,龐大而高增長的產品品類,在中國市場充斥著的卻是韓國、日本企業以高價壟斷的即食米飯產品。
對此,金龍魚潛心研發,打破壟斷,依托益海嘉里大米供應鏈及研發優勢,采用國際先進的無菌包裝米飯生產工藝,豐廚金龍魚鮮米飯今年已經陸續進入山姆會員店,盒馬鮮生,7-11,全家便利店等渠道和終端銷售。憑借更符合中國人飲食習慣的卓越口感品質,配方干凈的健康屬性,以及便捷的食用方式,深受消費者好評。同時,根據美國消費人群對東南亞長粒香米的喜好開發泰優(長粒)新品替代東北大米(短粒),金龍魚即食米飯產品預計11月將在美國上市。
基于全球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金龍魚正在全球化的變化中尋找符合自己的品牌定位,打造出有特色和價值的品牌,進而形成品牌出海生態。
從變化到變化中的不變,全球品質如一
近些年,在日韓與北美,有諸多中國品牌或旗下產品,因水土不服或宏觀因素折戟沉沙。為什么眾多品牌風光出海,最終不得不黯然退場?
縱觀全球市場,飲料有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零食有億滋、卡夫,調味品有亨氏、雀巢,而全球知名的糧油領導品牌卻依然是空白。中國的金龍魚、日本的日清,他們在本國深耕多年,都是毋庸置疑的行業龍頭,但是放在國際市場卻難以出眾。
可見,糧油品牌要想在國際上獲得一席之地有多難?
中國的茶葉被英國 “立頓”包裝,翻過來把國內茶葉品牌打得無力還手。湖北獼猴桃被新西蘭引進之后,變成“佳沛奇異果”稱霸國內高端水果市場。雀巢咖啡的主產區居然是云南……
不讓悲劇重演,中國的糧油企業必須品牌出海,這不是選答題,是必答題。
基于此,金龍魚深度挖掘糧油產品的國際機會觸點。在大米領域,東南亞雖然是國際市場主要的大米出口國,但是出口的高端大米缺乏品牌附加值,經營主體大多是家族企業,缺乏國際品牌運營管理意識,不好也不差地維持,成為其基本發展狀態。
益海嘉里2011年成立了泰米專業品牌香納蘭,香納蘭泰國茉莉香米產自泰國知名的大米產區烏汶府,這里相當于法國葡萄酒的產區波爾多。深耕中國13年,香納蘭目前已經是國內泰米明星品牌。
益海嘉里金龍魚基于東南亞優質大米產區,還開發了泰國白米、越南壽司米、越南香米、越南白米、越南碎米等品質生活新品,同步實現了從東南亞直銷北美、歐洲、澳洲、中國港澳地區等地。
2020年,益海嘉里金龍魚與經銷商OCM合作,將香納蘭出口美國,致力于打造泰國高端茉莉香米領先品牌。
圖:香納蘭在美國超市周末不間斷的試吃推廣
同時,也把金龍魚的壽司米、豐益國際印度知名的大米品牌Fortune、Basmati Rice銷往美國。
另外,在國內飽受歡迎的金龍魚掛面,在海外同樣受到熱捧,目前業已出口到韓國、加拿大、英國等11個國家和地區。山西陳醋、醬油、芝麻油等調味品也登上了非洲和中東人民的餐桌。
金龍魚還實現了國內外產品“品質同步”,將中國品質“復制”到全球,讓中國產品成為全球更多用戶的選擇。可以說,金龍魚已經讓中國產品出口海外不再需要“定制”。
產業鏈支撐才能讓出海跑出“加速度”
現代企業競爭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整個供應鏈一起出海,整個體系的品牌競爭力、交付效率和產品品質,將成為新一波全球化中,中國企業的核心素質。
與其說,全球供應鏈緊張的特殊背景下,全球華人華商對金龍魚拋出了出口海外的橄欖枝,不如說金龍魚數十年布局,完善的產業鏈結構和益海嘉里、豐益國際的全球布局讓金龍魚得以快速突破中外貿易市場界限,讓出海跑出了“加速度”。
益海嘉里金龍魚依托中國75家工廠以及集團在東南亞的供應鏈優勢,已將產品覆蓋全球市場,金龍魚更多品類產品已出口美國、加拿大、澳洲、韓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新加坡、英國、新西蘭、荷蘭、奧地利、德國、意大利、泰國、緬甸、蒙古、菲律賓、秘魯、薩摩亞、坦桑尼亞、幾內亞、沙特等24個國家和地區。
單向的產品輸出,難以讓金龍魚保持持續的競爭力,這也是中國企業出海的難點所在。中國企業出海大多從華人圈開始,但從依靠渠道力出口和分銷,到產品真正被主流市場用戶和消費者認可,華人為情懷買單,或是當地消費者的單次嘗試無法實現可持續。
如何能讓海外消費者從嘗試,到日常的長期復購和認可,是真正的挑戰。金龍魚一方面,結合當地市場開發出真正滿足海外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另一方面,從生活和烹飪場景出發和海外用戶溝通,比如一些中餐的烹飪教程、結合當地飲食的特色菜品等。
在全球中餐流行起來的紅利中,金龍魚也迎來了更好的海外發展契機。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數據分析,預計到2026年,海外中式餐飲市場的規模有望擴大至409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3萬億元,占比國際整體餐飲規模穩步提升至 10.8%,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美國OCM華源食品集團王剛表示,OCM在美國經銷的金龍魚香納蘭大米從華人圈到美國主流市場正在因“需要”而快速發展。這種需要是人們對中國美食和文化的需要,中餐的魅力成為西方人放下面包嘗試米飯的催化劑。
圖:中國除夕夜,金龍魚和香納蘭連續三年點亮美國紐約時代廣場
可以看得見的變幻莫測,才是出海的魅力所在。中國企業走出去,也是為了更好地走回來。
如果不開拓全球市場,產品就無法形成更有競爭力的經濟規模;不參與全球競爭,就很難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所以不出海就意味著出局。出海是一個必答題,而不是選答題。
除去6000多萬海外華人,還有8000多家華人超市,60萬家中餐廳,800家Costco,870家山姆會員店,8500家沃爾瑪……留給金龍魚的海外發展空間足夠大。回望出海這5年,展望下一個5年,客場作戰的金龍魚出海之路依然很難,但也依舊足以遠航。
豐益國際集團和益海嘉里金龍魚正面向海外客戶招商
電話:+86 400-616-5757
郵箱:pangqinyuan@cn.wilmar-intl.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