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西島為何古稱玳瑁洲島?揭開名稱來歷的軼事逸聞背景(2)
解讀天涯區軼事趣聞 展示三亞人文精髓
————
文圖/剛峰
題記:上期說到三亞西島古名西玳瑁洲,其名稱來歷,源于明朝正德《瓊臺志》稱“皆以形名”史據,意思是說這些島形狀如玳瑁,故而得島名。然而,玳瑁作為朝貢與海上絲綢貿易之三亞著名的海產品并形成人文,卻始于漢、盛于宋、失于明清。本期,將為大家講述,從漢至宋,“玳瑁”從朝貢品演化成為中國歷史上豐富人文象征軼事逸聞,并得出“玳瑁洲”之古名來自宋朝命名的推論。
二,賦予玳瑁海南人文的當屬漢武帝
玳瑁,狀類海龜,雖屬海龜科,其實并非海龜。因其上顎前端勾曲,呈鷹嘴狀,而形似龜,故被叫做“鷹嘴海龜”。又因玳瑁年壽比一般海龜長,故民間也被稱為“千年龜”。熟而,玳瑁與海龜雖屬同科,卻與海龜不一樣的是,背上有十三片鱗甲,黑白斑紋,相錯而成,因此民間俗稱玳瑁其名為“十三鱗”。
玳瑁,因喜歡在暖水性海灣與淺水珊瑚礁區覓食,喜歡在珊瑚礁的洞穴里棲息,而古崖州東西四座島,皆是天然的珊瑚礁島嶼區,所以,亦成為玳瑁得天獨厚的世居家園。崖州志說的有理,此四洲皆盛產玳瑁而得洲名。但我卻以為,玳瑁,乃屬古人心目中的奇珍異寶,先秦時代出版的《逸周書》就有玳瑁的記載:“瑤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潤澤若濡”故而成為貢品。
其實,有史可尋,早在春秋時期,周敬王頭戴的釵子即“以玳瑁為之”。 戰國時期,玳瑁制品被中原人視為珍寶,價值不亞于珠玉。《史記·春申君列傳》載:“趙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 趙使欲夸楚,為玳瑁簪,刀劍室以珠玉飾之,請命春申君客。”就記載了,玳瑁所制成的簪子成為平原君的門客向春申君炫耀趙國富庶的寶物。 到了秦朝時,秦始皇用于固發的鳳釵是“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
看來,3000多年前,玳瑁就成為貢品,成為中原貴胄與皇族的飾品。既然,玳瑁有這么深厚的歷史,所以,三亞這四座玳瑁洲的名稱來歷,絕不是那么簡單以地形而所得名,其玳瑁洲名稱的背后,應該蘊含著海南本土渾厚的歷史人文。
最早讓玳瑁成為海南歷史人文的人,應該當屬漢武帝。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 ,漢武帝遣伏波將軍路博得平嶺南,并海南置珠崖、儋耳兩郡,就在海島北部設了一個“玳瑁縣”,亦是瓊山縣的前世。可見,西漢時期海南產的玳瑁就成為貢品并以此命縣名,且司馬遷在他《史記·貨殖列傳》記:“儋耳沿海有珠璣、玳瑁等奇貨”予以佐證。
第二個向世上證明玳瑁產自海南的歷史名人叫楊孚,他是東漢南海郡人,也是史家公認的嶺南第一位著書立說的學者。他于公元77年被任命為議郎,成為漢章帝身邊參政議政的近臣。他曾專門返回嶺南來過海南島考察,回洛陽后,就將被稱為蠻荒之地的嶺南一帶的奇特風俗、豐富物產等特撰寫了一本書,書名《異物志》。書中就記載了:“玳瑁,如龜。生南海。”因此可見,玳瑁與璣珠(南海珍珠)一樣,成為漢代皇室與貴胃的奢侈品。并從另一個角度,佐助了西漢武帝將玳瑁、璣珠(珍珠)與紫貝等海洋產品的喜愛并設珠崖郡及所屬“玳瑁縣”(今瓊山區)、“紫貝縣”(今文昌市)而賦予人文的原始依據。
武帝緣何獨愛“玳瑁”并命名為縣名?
我想,主要在于,玳瑁身上獨有的鱗甲被列為一種有機寶石,而被稱海洋界的軟黃金。將玳瑁鱗甲制作成的首飾及裝飾的器具,可以傳世并有萬壽無疆之蘊意,而成為漢王朝貴胄富貴奢華的象征。故在西漢時期,玳瑁與象牙、犀牛角等一樣,被列入皇家“珍異七寶”之一。
當然,玳瑁不只是貴胄寶藏品,也是民間大眾喜聞樂見的裝飾品。其佐證的依據,便是東漢末年無名氏的一本書,那便是著名漢代樂府民歌詩篇的《孔雀東南飛》。書中就有對主人翁劉蘭芝裝扮的描寫:“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的詩句。由此可窺見,在東漢民間,一位名叫劉蘭芝的普通民女,頭上就插著玳瑁首飾,可見玳瑁作為飾品在民間的普及性。
朝野上一下為何都喜歡將玳瑁作飾品?
我想,這就是文人墨客、王公貴族將玳瑁賦予一種有“吉祥長壽、辟邪納福”的人文含義,故而深得中原大地人們的喜愛并廣泛流傳。特別是隋唐之后,在中國古代各類方志文獻中,就留有許多比如:“玄髻玳瑁簪”、“珠簾玳瑁鉤”、“雪手輕揉玳瑁箏”、“美女爭窺玳瑁簾”、“銷魂玳瑁床”以及“玳瑁筵中懷里醉”等歌頌玳瑁作為各類飾品的詞文詩句流傳存世,并形成了渾厚的玳瑁人文。
至于玳帽成為三亞海上絲綢之路銷往西方的主要海產品?那應是在隋唐以后。當然,三亞在唐朝的前世名叫“振州”,能佐證,玳瑁作為振州朝貢品的史料最早的證據有哪些?
就是(《崖州志》卷之七·政經志二·土貢·唐)記載:“珠崖郡,銀二兩。真珠二斤。玳瑁一具。”并告知此據是引用《通典》與《新唐書》。《通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專敘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變遷。此書,記錄了上起黃虞時代、下迄唐玄宗天寶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為唐代政治家、史學家杜佑(大詩人杜牧爺爺)所撰。正是這本唐志記載了“珠崖郡”(漢武帝所置)的漢代海南島朝貢了“玳瑁一具”珍貴史訊。
而最能證明,玳瑁作為唐朝時期三亞古振州海洋貿易品的史料,則與大和尚鑒真有關。
預知后事如何 請聽下回分解。
————
剛峰,全國知名人文旅行作家,學者,網絡大V。曾任《鄉緣》雜志總編輯,撰寫并發表過有關海南歷史文化隨筆二百多萬字。著有《瓊北故事》《印象三亞》《天涯橫呤》《心之旅》《我的臺商朋友》《古塔密語》等書籍。善長撰寫城市文化隨筆,歡迎稿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