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打響的歐洲杯揭幕戰,最矚目的配角除了中國企業的廣告牌輪番轟炸,就是印著Hisense Logo和品牌主色的VAR設備。
在德國與蘇格蘭的比賽中,當值主裁克萊門特-蒂爾潘借助海信提供的VAR設備,給出了本屆歐洲杯的第一張紅牌和第一個點球判罰。
作為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屆歐洲杯,VAR在幾次大賽洗禮,也逐漸被比賽中的各個角色接受。在匈牙利和瑞士的比賽中,當主裁判借助VAR設備確認瑞士隊的疑似越位進球時,雙方居然沒有任何一名球員圍堵邊裁,而是安靜的等待著復核結果。
在賽場之外的商業舞臺,無論是場邊的看客、場內的圍擋廣告,還是牽動無數觀眾的VAR判罰,中國品牌的身影已經不局限于品牌的曝光。
歐洲是全世界最成熟的消費市場之一,也是所有家電企業全球化與高端化的試金石。從2016年第一次贊助歐洲杯開始,海信已經連續三次成為歐洲杯最主要的贊助商。
2024年,海信在歐洲杯上演帽子戲法,與之對應,這個成立超過五十年的品牌開始向全球第一發起了沖擊。就像場邊廣告牌上的文字一樣:中國第一,不止于世界第二。
大型的國際性體育賽事歷來是電子產品和家電的黃金窗口期,1964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大量廉價的電視機、電冰箱和洗衣機快速走進日本家庭,創造了大名鼎鼎的“奧林匹克景氣”。
60年后,家電早已脫離了“三大件”的語境,全方位深入了人們的生活,但體育賽事對家電消費的刺激作用有增無減。
按照研究機構統計,截止今年5月本屆歐洲杯開幕前,海信電視在主辦國德國市場里,500美元以上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01%,目前,海信電視在德國市場位居行業第三,也是中國品牌第一[1]。
一個家電品牌與一個國際頂尖賽事的連接,在營銷的語境之外,是一個制造業走向全球的剪影。
不只是贊助商
第三次參與歐洲杯,海信有一個新身份:歐洲杯VAR顯示官方合作伙伴。
VAR(Video Assistant Referee)指視頻助理裁判,意在利用視頻回放輔助裁判作出判罰。2018年世界杯上,法國與澳大利亞的小組賽中,誕生了世界杯歷史上第一個經由VAR改判的案例。
本屆歐洲杯,海信將為國際轉播中心VAR區域提供顯示技術支持——這也是歐足聯首次開放VAR顯示獨家權益。
與平時看電影、看比賽不同,VAR對顯示設備的一系列參數指標,有著超越觀看標準的要求。一個典型案例是,在高速運動的場景中,顯示器響應時間帶來的“拖影”,會影響最終畫面呈現的精確。而VAR需要介入的“體毛級越位”這類場景,對比賽結果恰恰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上屆世界杯日本逆轉西班牙的比賽中,日本球員三苫薰在底線處救球的瞬間,經VAR判定皮球壓線1.88毫米,進球依然有效。
從這個角度理解,海信與歐洲杯的關系,并不僅僅是單純的贊助商與設備提供商,而在于海信在顯示設備上的技術能力,已經得到了歐洲杯的校準。
在體育賽事的歷史上,類似的合作范式有一個經典案例:自1932年以來,OMEGA在30屆奧運會上擔任正式計時,田徑賽事上的發令槍、計時器和起跑器就由OMEGA提供。
專門的解決方案和常年的贊助,讓很多人會下意識忽視OMEGA的老本行其實是腕表。但與奧運會近百年的合作,也讓OMEGA與爭分奪秒的體育運動牢牢綁定,劉翔坐在OMEGA計時器上的照片,更是一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也構筑了許多人對OMEGA的第一印象:這表準啊。
2016年第一次贊助歐洲杯后,當年二季度,海信的產品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就提高了65%,德國《經理人》雜志稱[3]:“本屆歐洲杯最大的贏家是海信。”
除了對銷量的直接刺激,參與歐洲杯等頂級賽事,也是對自身技術能力的一次全方位校準,并借助賽事期間的關注度,刷新潛在消費群體對品牌的認知。
歐洲杯開幕前,海信推出了全新的ULED X全場景AI計算畫質平臺,以及基于該平臺的U8、E8等旗艦新品。搭載信芯AI畫質芯片Pro的E8N Pro,可以根據場景需求對畫面進行像素級的實時識別與處理,讓每一幀畫面都能精準呈現。
為了讓電視將足球比賽更好呈現,過去幾年,海信在廣泛運用了MEMC運動補償技術,讓高速運動場景的顯示效果更加流暢。同時,海信還專門開發了體育模式、球星識別、AI搜圖等觀賽功能。
借由對歐洲杯的深度參與,海信正在對海外高端市場發起全面沖擊。2023年,海信500美元以上的電視產品,在海外市場銷量增幅達到59%,激光電視這個品類沖破了5000美元關口。在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市場高地”,海信的增長超過70%。
三屆歐洲杯與不斷攀升的銷量,是一個中國企業全球化經營的獨特范式。
全球化,從理解市場開始
2016年海信第一次贊助歐洲杯還有一個特別的背景:老贊助商夏普的退出。
歐洲杯舉辦前一年,夏普由于在歐洲市場的經營問題,早早放棄了家電品類的贊助。歐足聯看中了海信在體育賽事上的營銷經驗,主動發出邀約,海信的整個決策過程不到十個小時。
后來俄羅斯世界杯,海信又取代了另一個日本電子巨頭索尼,成為世界杯官方贊助商。
2016年歐洲杯開幕式,央視主持人在節目中感慨,中國第一次和歐洲杯有了聯系。當時,參與歐洲杯的中國企業寥寥無幾。時至今日,正在角逐中的德國歐洲杯已經有五家中國企業位列全球合作伙伴,中國企業占據了1/3。
第一次贊助歐洲杯時,外界對這次合作尚存質疑聲,主要在于“錢花的值不值”。從結果看,海信在歐洲的銷售業績持續爬坡,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穩定增長。考慮到電視并非絕對的增量市場,這個成績難能可貴。
2016年,海信第一次贊助歐洲杯
在“全球化”和“產業升級”兩個宏大命題的疊加之中,海信探索了一個獨特但意義深遠的方式。
從2006年提出“大頭在外”的發展思路開始,海信就選擇了一條回報豐厚但艱難崎嶇的道路:品牌出海。
大部分家電企業的海外擴張始于OEM,即發揮自身的生產制造能力,扮演海外品牌代工方的角色。好處是只負責生產,可以快速擴大營收。但長遠來看,單純的OEM模式對品牌影響力的塑造和提升,幾乎沒有推動作用。
實現品牌的全球化經營,則不僅需要自己的定價體系和物流系統,還需要對應的國際渠道與營銷能力,以及對各個本地化團隊的協同與管理能力。同時,還需要面臨海外市場對中國制造長期形成的一些刻板偏見,如董事長賈少謙所說:
中國企業走出去,往往是先產品后品牌,這個過程是很難的,因為品牌形象總是慢慢才能建立的。
在這個基礎上,海信的國際化方向選擇了歐洲、美國和日本三個最成熟、最發達的消費市場,按照海信的理念,只有在這三個市場站穩腳跟,才能被稱作世界級的品牌。
2018年,海信收購歐洲四大家電制造商之一的Gorenje
而在具體的市場運營中,海信又巧妙的將自身的研發制造能力與當地市場的消費習慣,進行了深度的融合。
澳式橄欖球是澳大利亞的國民運動,與之對應,澳大利亞的消費者對電視尺寸和高刷新率有著特別的需求。在贊助澳網公開賽的同時,海信針對性的開發了大尺寸高刷新率產品。2024年至今,海信電視在澳大利亞市占率超過20%,位居行業第一。
在法國,歐洲消費者對環保節能的推崇恰好貼合了激光電視低能耗的特點。而在中東地區,海信結合當地對金色的喜愛,為激光電視添加了可移動的金色畫框。
2022年世界杯前夕,海信在卡塔爾開設首家旗艦店
對消費者需求的理解產生錯位,往往意味著不可估量的損失。
松下曾錯誤押注了等離子電視,認為消費者愿意為細微的畫質差別買單。但松下社長津賀一宏到美國調研時才發現,美國消費者把自家產品當成和紙巾、水果一類的便宜消費品,并不太在乎畫質:“我當時覺得我們就像傻子一樣,因為一直以來只顧聆聽日本顧客的聲音。”
海信對自己國際化的戰略有一個高度抽象的形容:造船出海。如前任董事長周厚健所說:國際化必須是產品研發、制造、品牌和營銷等全方位的國際化。
當中國制造走出WTO背景下“出口”的獨立語境,開始向索尼、三星這類全球企業靠攏,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全球化的企業時,身處其間的企業如何更進一步,這是海信要探索的命題。
走向世界第一
連續三屆的歐洲杯贊助,讓海信海外員工非常感同身受:體育營銷縮短了消費者認識、接受一個品牌的過程。曾擔任海信法國公司總經理的賀洪博稱,正是有了2016年歐洲杯的大規模曝光,海信才有機會與法國的最大的渠道商Darty達成合作。
全球關注的體育賽事,一直是品牌打開消費市場認知的催化劑,也是品牌形象傳遞的杠桿:
它將全世界的注意力聚攏在一場比賽上,讓觀眾將體育賽事所代表的精神與身處其間的品牌聯系起來,OMEGA是這么做的,阿迪達斯和耐克也是這么做的,海信也在這么做。
1992年,三星董事長李健熙在美國之行中意外發現,三星是美國消費者眼中粗制濫造的代表。同一時期,三星開始在奧運會等國際賽事上高頻詞刷臉,迄今贊助過的奧運會就有10屆之多,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西方世界對這家韓國品牌的觀感。
對海信來說,參與歐洲杯等體育賽事的意義更多在于,讓全世界的消費者認識“海信”這個品牌——它早已脫離了中國制造過去模仿與組裝的成色,而是技術與創新能力的代名詞。當“世界第二”的標語第三次出現在歐洲杯賽場,海信的目標也逐漸清晰:用什么方式向世界第一發起沖擊?
海信的戰略,一為更加深度的全球化;二為高端市場的進一步突破。
2015年6月,海信的捷克工廠在捷克比爾森建立,完成了在歐洲市場里程碑式的登陸。目前,海信在歐洲已經擁有近1萬名員工,在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捷克、法國和波蘭建設了5個主要的生產基地,在歐洲建立了6個研發中心。
海信位于塞爾維亞的生產基地
這個過程中,海信并不只進行產品的銷售和生產,而是借助全球市場,提供一種本地化的合作路徑。組成它的部分不僅僅是設備、工廠和研發中心,而是一個全球化的合作體系。
而海信在幾十年間不斷積累的技術與創新,構成了在高端市場突圍的砝碼。
海信是國內唯一在高端 LCD、激光和LED三大互補性技術全方位布局的企業,同時也是較早布局虛擬現實和芯片技術的企業。其中,激光電視的創新和產業化,都以海信為主體在中國誕生。
今年初,海信攜諸多新技術亮相CES展會
Omdia數據顯示,2023年,海信激光電視出貨量份額高達49.5%,蟬聯全球第一。在市場領跑的同時,海信通過建立國際化的交流合作平臺持續推動產業鏈發展,全球激光顯示上下游產業鏈核心企業數量從2021年100家增長至今天的200多家。
激光電視擁有安裝便捷、能耗低等多個優點
在海外,500美元是低端家電與中高端家電的分水嶺,中國家電產品長期在500美元以下的紅海市場拼殺。在激光電視領域長期的耕耘,讓海信一口氣進入了2000-5000美元的高端市場。
在歐洲杯舞臺上,海信也把自己的目標清晰的寫在了廣告語中:中國第一,不止于世界第二。
全球矚目的體育盛會、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一個經濟體的影響力提升,三者總是相輔相成,索尼和東芝勾勒了日本電子產業的黃金年代,三星和現代則是漢江奇跡的代名詞。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視生產國,最大的電視出口國,也是最大的顯示面板生產國,中國孕育一家全球第一的電視品牌,是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不止于世界第二”的口號,是海信幾十年發展歷史的濃縮,也是中國制造業不斷攀登的意義。
作者:李墨天
編輯:張澤一
視覺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李墨天
參考資料
[1]歐洲杯前夕,海信電視在德國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01%,環球網
[2]海信總裁賈少謙:贊助歐洲杯是海信全球化戰略的選擇,經濟觀察報
[3]海信史:2003-2019,遲宇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