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滅蚊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清除或控制蚊蟲孳生地(積水), 消除蚊蟲產生的源頭。學校日常滅蚊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或控制蚊媒孳生地,只有當發生蚊媒傳染病,或成蚊密度影響學校日常教學、學習時,才啟動應急殺滅成蚊行動。
一、學校內常見孳生地及處理方法
(一)孳生地類型。
1.各種閑置盆罐、飲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廢棄容器積水,綠化灌木叢中散在垃圾形成的積水。
2.室內外各種花盆及托盤、水生植物、盆景積水。
3.建筑反垛、排水溝積水。
4.噴水池、景觀池、消防水池、飲用蓄水池。
5.地面停車場存在的輪胎、排水溝;地下停車庫集水井、抽水泵積水。
6.下水道、沉沙井、洼地積水。
7.教學苗圃內花盆托盤、水生植物(萬年青、富貴竹、蓮花等)、盆景積水;淋花器具。
8.廁所便池積水,尤其是寒暑假期間長期沒人居住的學生宿舍。
9.其他可形成積水的容器。
(二)處理方法。
1.搞好環境衛生。清除一切衛生死角,綠化灌木叢中散在垃 圾容易被忽視,應定期檢查清理;翻盆倒罐清除各種小型積水,對一時無法清除的容器,應翻轉倒扣放置并確保不會造成第二次積水。
2.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實行溝渠硬底化和暗渠化,定期清疏,保持通暢;各類沉沙井口應安裝防蚊閘,地下停車庫集水井等井口要密封處理或紗網密封,防止蚊蟲孳生。
3.科學種養水生植物。倡導采用防蚊籃花瓶或用沙石種養水生植物,如用一般的花瓶種養,則應每3~5天檢查一次,發現有蚊蟲(幼蟲或蛹)孳生須換水,并徹底洗刷容器內壁并沖洗植物根部。有蚊幼或卵的水須倒入便池沖走。
4.大型蓄水容器。對蓮花缸(池)、景觀池,倡導養魚(例如食蚊魚、斗魚、金魚等);消防水池、飲用蓄水池應定期檢查清洗,并加蓋密閉。
5.廢舊輪胎中積水。應將輪胎疊放整齊并存放在室內或避雨的場所;對用于防撞的輪胎,應在輪胎底部打孔并固定,確保輪胎孔處于最底部,使積水能夠順暢流出。
6.一時難以清除的積水。在積水中倒入少量廢機油,形成一層油膜。或直接在水體表面均勻投入藥物,可用的藥物有:蘇云金桿菌以色列變種(Bti)顆粒劑或乳劑。用量為每平方米水體1~2克;0.5%的吡丙醚顆粒劑,用量為每平方米水體1~2克;1%的雙硫磷顆粒劑,用量為每平方米水體0.5~1克。
二、學校周邊孳生地清理
為有效控制學校內蚊蟲密度,應對學校外圍周邊50~100米范圍內的一切蚊蟲孳生地進行徹底清理,否則,學校內蚊蟲密度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三、殺滅成蚊
在辦公室、教室及其他室內發現有成蚊時,應選用家用衛生殺蟲劑,如市售有合格證號的殺蟲氣霧劑(含擬除蟲菊酯藥物)。施藥前先關閉門、窗。將氣霧罐充分搖勻,手持氣霧罐朝上30度角,按壓閥門從里到外向空間噴霧,按15m2房間約需噴霧10~15秒鐘。同時重點噴灑各類柜后、床、臺、桌底下、沙發下、墻腳線、雜物處,每處約噴3~5秒鐘。施藥后人員離開,0.5~1小時后再打開門、窗通風20分鐘后,人方可進入室內。
也可采用市售滅蚊片,按使用說明書一般15m2使用1片,點燃后關閉門、窗,0.5~1小時后再打開門、窗通風20分鐘后,人方可進入室內。
如校園需要大面積殺滅成蚊,建議聘請專業的有害生物防制公司開展殺滅成蚊工作,或咨詢深圳市白蟻防治行業協會(聯系電話:0755-25727402),選擇合適的有害生物防制公司。化學法快速殺滅成蚊方法主要有超低容量噴霧法及熱煙霧劑法;化學法持續滯留殺滅成蚊的方法有室內滯留噴灑法及室外綠籬技術噴灑法。
四、藥物使用安全注意事項
必須選用有農藥登記證的衛生用殺蟲劑。本指引中推薦的藥 物都是對人畜毒性較低的衛生殺蟲劑,但仍需注意安全,需將藥物保存在兒童不易獲取的地方,避免兒童觸碰或誤食。同時接觸藥物后應洗手。
轉載自:粵愛衛辦〔2018〕4號文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