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至16日下午,“樂韻華章——2024中華特色民族音樂傳承交流演出活動”第三場“弦阮滿天”和第四場“中原古曲”于華僑城歡樂時光oct park順利舉辦。本次活動由南山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市天工當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紫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歡樂海岸分店、華僑城歡樂時光oct park承辦,南山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活動第三場、第四場連續舉辦,為市民呈現了兩場不同風格的民族音樂盛宴。
弦阮滿天:彈指與絲弦扣合,奏響天籟民樂聲聲
6月15日,“弦阮滿天——2024中華特色民族音樂傳承交流演出活動”以阮樂為核心主題,現場邀請到青年阮演奏家許子薇、青年古箏演奏家付子妃和青年二胡演奏家徐慧老師共同呈現,通過獨奏、合奏的演奏形式為現場觀眾帶來15首多元化風格的民族音樂。
活動演出中許子薇老師針對阮樂的歷史文化、樂器演奏特色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并通過大阮、中阮、小阮三種最常使用的阮樂器進行演奏,生動地展現阮樂器的演奏特點。
期間古箏演奏家積極與觀眾互動,利用手部敲擊古箏琴板為軟樂伴奏,彈撥樂器搖身一變敲擊樂器,與許子薇老師配合演奏一曲《高山流水》直接將整場活動推至高潮部分,收獲觀眾掌聲和贊許。
此外,阮、古箏、二胡合奏的現代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菊花臺》《青花瓷》,以民樂的獨特韻味重新詮釋了這些經典曲目,觀眾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精彩時刻。
伴隨著輕快、愉悅的壓軸曲目《喜洋洋》迎來本場活動的結束,觀眾在此感受一場屬于民樂的精彩盛宴,現場觀眾積極參與,此起彼伏的掌聲是對活動的最佳回饋。
中原古曲:中原音樂創新傳承,耳邊回響古韻悠長
6月16日,“中原古曲——2024中華特色民族音樂演出交流活動”邀請了古箏演奏家張璇、琵琶演奏家陳爾力和笛簫演奏家共同呈現。由李想老師擔任導賞,不僅對中原文化以及歷史進行分享,還充分地運用歷史典故與演奏曲目結合,將中原的獨特的韻味和深情彰顯得淋漓盡致。
活動古箏獨奏、琵琶獨奏、古箏竹笛合奏、古箏琵琶竹笛三重奏交替上演,演奏了《漢江韻》《清明上河圖》《滿庭芳》《霸王卸甲》《月兒高》和《梅花三弄》等曲目。
值得一提的是陳爾力老師的《霸王卸甲》琵琶獨奏,短短十分鐘內,將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中“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在四面楚歌聲中面對愛妃發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無奈和痛苦,生動地呈現給觀眾。
張璇老師的古箏演奏清新脫俗,陳爾力老師的琵琶演奏高亢激昂,笛簫演奏家則以悠揚的笛聲貫穿全場,三位藝術家的默契配合,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充滿中原古韻的音樂盛宴。
兩場活動的連續舉辦,為廣大市民帶來了豐富的文化體驗,隨著“中原古曲”演出的結束,“樂韻華章——2024中華特色民族音樂傳承交流演出活動”也迎來了完美的收官。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各單位和廣大市民的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必將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樂韻華章——2024中華特色民族音樂傳承交流演出活動共四場,分別是“詩詞樂章”“絲竹樂集”“弦阮滿天”“中原古曲”。第一場“詩詞樂章——2024中華特色民族音樂傳承交流演出活動”于3月24日開始,第四場“中原古曲——2024中華特色民族音樂傳承交流演出活動”于6月16日結束,系列活動歷時4個月,聯合10余位演奏家共同呈現,線下共計600余人次參與活動。同時也受到各級領導的認可和支持,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了觀眾的積極反饋。
通過4場不同主題的音樂交流演出,融合了多元民樂,立體展現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通過不同的傳統樂器演奏,創造出獨特的音樂氛圍和聽覺體驗,為國樂和文學愛好者搭建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交流、傳承和傳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