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重慶物業費的話題最近挺多的,我也來簡單聊聊,說說看法。
起因是,新修訂的《重慶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6月1日正式實施了,其中明確規定了住宅前期物業的收費標準,有電梯住宅,一級1.0元,二級1.3元,三級1.6元,最高一級是1.9元/㎡/月。
可實際情況是,如果大家是這幾年買房的,洋房大平層物業費動則是3.5元/㎡起步,高層也是2.5元/㎡起步,別墅更貴。
那這不是明顯與管理辦法不相符嗎?
因為超四級服務,超過指導價上限的樓盤,物業可以自行定價。
那這個超四級服務怎么定義?物業公司是否達標?考核標準怎么制定?其實有很多東西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重慶市場上,也有一個案例:
重慶巴濱路一個樓盤,世茂江城銘著,小區邀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小區物業——重慶愛普物業進行了全面的服務質量評估,巴南發改委、住建委全程見證。
調查結果是,46項服務標準,只有6項勉強達標。15個超4級標準一個都沒達成。
江城銘著物業費是3塊錢,遠超ZF制定的標準。
可是哪怕是有鑒證,這種第三方評估結構調查的結果,并不能作為物業定價和調價的依據,只能作為參考。物業收費和服務不符,也只能要求物業整改。
要想調價,要先成立業主委員會,才能更換物業公司并進行調價。
當然,重慶也不乏很多爭取成功的小區。最近重慶有個小區就成功了。
樓盤是恒大未來城四街區,高層從2.2降到1.9,洋房從2.8降到2.5,小高層從2.4降到1.8。
關于這個問題,我覺得也必須要引起重視。
其實物業公司是一個好生意,這幾年好多開發商BL,但是旗下的物業公司是盈利的,比如說恒大的物業,龍湖、萬科這些物業做的好的公司,還會做服務外包,不僅僅只針對自己開發的小區。
另外就是,物業費收的高也不是完全沒得好處,好的物業是一個品質樓盤的標配,也會讓樓盤更保值。可是必須要達到對應的服務標準吧。很多物業連基礎標準都未達標,就更別說超四級了。
更現實的問題是,最近大家收入下行,特別是房價下行,確要支付更高額的物業費,于情于理都不太說的通。
當然我也不是很支持那種惡意降低物業費的行為,合理就行,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那這種情況下,怎么做才合理呢?個人提一些小建議,隨便談談:
1)支持業主成立委員會。與物業公司合理協商,根據對應服務標準去制定合理的物業收費標準。
2)ZF要明確收費及對應服務標準,未達成服務標準的物業公司直接罰款,并直接要求調降物業費。
其實最終還是要民主的交給民主,業主自己去爭取,ZF明確法則及監督即可。
市場的交給市場,價格最后會歸于合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