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年,我對美國的評價,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正如其國名,簡直就是完美的國度。這種看法并不是來源于《意林》或《讀者》,而是我第一次去美國自駕后的感受?,F(xiàn)在回頭看,按照經(jīng)典的美西自駕路線,躲開大城市的downtown,開車走一圈,沿途各種國家公園,延綿不斷的house,風(fēng)光綺麗,百姓富裕,從游客的視角來看,這幾乎就是美國最美好的一面。開行走在1號公路上,一邊是高聳的懸崖,一邊是遼闊的大海。開車行駛在沙灘上,海風(fēng)迎面吹來,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感。
第二階段,后來我自駕走遍了美國的47州,越來越多的陰暗面開始進入我的視野,隨著我們國力的崛起,美國政客歇斯底里,處處打壓,打開英文媒體,清一色的惡意抹黑。我對美國的看法逐漸由正轉(zhuǎn)負。
第三階段,自認為是一種比較超然的狀態(tài),這個國家,你可以敵視他,但不要輕視他。尤其是不要因為情緒,影響了你對他的正確判斷。關(guān)于這一點,在本文結(jié)尾,談一談我的感受。
下面這個故事,就是我第一次去美國自駕時的一段經(jīng)歷。
那年,我在美國西部自駕。
Tim是我朋友的父親,當年78歲,他的house位于加州北邊小城Garberville附近的群山之中,剛好是在我們從加州去俄勒岡的路上,雖然風(fēng)景壯麗,但離群索居,非常渴望有人來訪,于是,我決定去拜訪他。
在美國,如果你在紙質(zhì)地圖上找不到某條路,谷歌地圖一般都能找到。但萬萬沒想到,Tim家的地址,居然連Google地圖上都沒有,偏僻程度遠超我的預(yù)料。
加州沿海山區(qū)的景色很有特點,山脈雖不險峻挺拔,卻也雄壯,遠遠望去,高山草甸上蜿蜒分布著一些樹林,讓人心曠神怡。
Tim的House就隱藏在這些樹林之中,純木結(jié)構(gòu),墻體由小木片鑲嵌而成,摸上去很柔軟,據(jù)說很耐腐蝕,一百年沒有問題。整體看上去呈深褐色,與四周的樹林融為一體,非常協(xié)調(diào)。
Tim一家其實來自東部“新英格蘭地區(qū)”的馬薩諸塞州,離這偏僻的加州北部山區(qū)簡直就是“十萬八千里”。就好比一個東北齊齊哈爾人,居然在云南個舊的一個山區(qū)住著。
我問Tim,為什么會住在這么偏僻的地方?
Tim說,他曾經(jīng)是資深驢友,十年前的某一天他來到這里旅行,第二天早起他看到了一生中最美麗的景色云海?;厝ブ?,那令他陶醉的云海一直讓他念念不忘。于是后來就在這里買了一塊地,與兒子一起花了2年時間建起這個House。
▲ 發(fā)電設(shè)備
這里沒有電力系統(tǒng)、沒有自來水、也沒有手機信號,好在有電話線,但上網(wǎng)還是最古老的56K撥號系統(tǒng),龜速。飲用水源來自地下水,電是由太陽能電池板提供,沒有太陽的時候只能用蓄電池的電,用完了就只能靠柴油發(fā)電機。雖然不通水電,但絲毫不影響他們過著現(xiàn)代化的生活。家里電器一應(yīng)俱全,一般情況下用沼氣燒飯,極端天氣條件下就用罐裝Propane(丙烷)代替。
一個78歲的退伍老兵,帶著一個75歲的老婆,住在偏僻的山區(qū),這種事情在中國很少見,但在美國,尤其是中西部,卻不少,我開車行走在偏遠地方,沿途車輛稀少,但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看到一個孤零零的House,里面住著倔強的老人。
Tim家周圍的環(huán)境幾乎處于原始狀態(tài),各種動物經(jīng)常來訪,其中也有不速之客,比如說 skunk(臭鼬)。
“你見過skunk嗎?”Tim問我。
“沒有,我只是背過這個單詞?!蔽艺諏嵳f。
“這家伙會偷我們的雞和雞蛋,我們前天抓到一只?!?/p>
我跟著Tim來到一個鐵籠子邊,那籠子看上去就像一個體積偏大的捕鼠器,籠子里一只黑白相間的動物,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看著我們。當我想靠近它看得更仔細時,它就豎起尾巴,用前爪跺地,似乎在警告我別來攻擊它。
Tim拉住我的手臂,對我說:“如果你靠得太近,臭鼬便會轉(zhuǎn)過身,噴出一種惡臭的液體。這種液體甚至?xí)屇愣虝r間失明,強烈的臭味在約3000英尺(約1000米)的范圍內(nèi)都可以聞到。所以絕大部分掠食者,除非它們非常饑餓,一般都會避開臭鼬。”
“太神奇了,居然能臭到這種程度!”我驚嘆道。
“我們美國人喜歡用Skunk來形容無良政客?!盩im笑著說。
Tim的小閣樓上擺著一個很奇怪的東西,結(jié)構(gòu)復(fù)雜,木質(zhì),近看做工精致,既不像家具也不像工藝品,頗有點宮崎駿漫畫的想象力。
“這是什么?”我好奇地問Tim。
“這是我給我小孫子做的玩具,”Tim驕傲地說,“還沒有完工呢,還需要一些配件?!?/p>
“這……這怎么玩呢?”我一時看不出其中的奧妙。
“你看過電影Home Alone《小鬼當家》嗎?”
“當然看過,”我說,“這和小鬼當家有什么關(guān)系呢?”
“這個玩具就像小鬼當家里面的Home,”Tim解釋道,“以后我還會增加一些機關(guān),小孩子們可以模擬小鬼當家的情節(jié)來玩?!?/p>
“我有很多孫子,”Tim又得意地補充道:“我前后已經(jīng)造了七個,這是第八個,他們都喜歡,每個人都要一個,所以我就陸陸續(xù)續(xù)造了這么多?!?/p>
美國人喜歡把家庭工作間叫Shop ,一般人的Shop都和車庫連在一起,而Tim的Shop是獨立的,非常大,幾乎什么工具都有。Tim退休后,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子女一起建造了這座房子,并親手打造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在這里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你目前還在這里工作嗎?”
“當然!每天我都在這里過上至少5小時,在我自己的Shop里面工作是我最大的愛好,我這個人閑不下來,一旦閑下來就感覺渾身不自在,”Tim很堅定地說,“我會一直在這里工作,直到我不能動為止。”
Tim的老婆Jane就喜歡擺弄園藝,他們家的水果蔬菜都是Jane親手種的,番茄、花菜、胡蘿卜、馬鈴薯應(yīng)有盡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自留地”居然實現(xiàn)了非常先進的數(shù)字化滴灌,說實話,在我看來有點殺豬用牛刀的嫌疑。
Jane很得意地向我介紹說,她年輕的時候在以色列住過一段時間,這套滴灌系統(tǒng)可都是從以色列學(xué)來的。
“是嗎?據(jù)我所知以色列非常干旱,水資源寶貴,他們的滴灌技術(shù)非常先進,”我的言下之意是,“難道這里的水資源也很緊張嗎?”
Jane心領(lǐng)神會道:“我們這里的水資源甚至比以色列更加緊張,這里不通自來水 ,別看云霧繚繞,植被茂盛的樣子,可這里地勢很高,雨水也積蓄不了,我們只能用地下水,而這里的地下水水位離地面有1000英尺,開采很不容易,所以我們非常珍惜每一滴水?!?/p>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站在Tim的露臺上,憑欄遠眺,面對這片流動的云海,那一瞬間我理解了Tim為什么要住在這個如此偏遠的地方,人生是什么?無非就是為了兩個人相依相偎,笑看日出日落,其他的一切都只是這些浮云而已。雖然這里地處偏遠,不能享受到都市文明的便利,但能這么詩意地棲息在這塊屬于他們的小天地,何嘗不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即的夢想?
后續(xù)
后來,我通過社交媒體,一直和Tim保持聯(lián)系,對他們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們住的地方,是一個非常松散的社區(qū),每個house都間隔幾百米,隱藏在密林之中。換言之,就是每戶人家的土地都很大,業(yè)主大部分都是退休老人,也有一部分在家工作的碼農(nóng)。
從財務(wù)角度看,他們都屬于美國的upper middle class(上層中產(chǎn)階級),也就是介乎于財務(wù)自由和普通中產(chǎn)之間的一群人。
美國就是這樣,窮人都擠在市中心,錢越多,住得越遠。可能很多人都好奇,萬一生病了怎么辦?在美國,只要錢到位,醫(yī)療保險買的足夠好,偏遠根本不是問題,一個電話,就有直升飛機到場救急。效率可能比城里的救護車更高。
這群人有一個特點,就是「自律」,對他們來說,離群索居,一切都靠自己,因為懂得自律,所以享受自由。
以前,談到美國的自由,就感覺很高大上,無比羨慕。如今,很多人談到美國的自由,就嗤之以鼻,冷嘲熱諷??傄詾樽约簭亩桃曨l上看到的就是美國的全部。
在我看來,「自由」其實是一種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治理模式,也是美國社會的底層邏輯。
一方面,只要你足夠優(yōu)秀,成就的天花板可以無限高。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特斯拉CEO馬斯克,一個南非人,到了美國,創(chuàng)業(yè)成功,成了首富,總能搞出一些東西,攪動世界。還經(jīng)常和美國總統(tǒng)抬杠,這樣的生活方式,目前大概只有美國能實現(xiàn)。
另一方面,如果你很平庸,智商一般,家世普通,天賦平平,再加上自律能力不好,這自由足以要了你的命。讀書的時候,快樂教育就是「自由」,在學(xué)校里待了十幾年, 啥都沒學(xué)會,但你有自由,一事無成的自由。公立教育的盡頭,就是階層固化的開始。
▲ 美國富人 伊萬卡 夫婦
在美國,你很容易區(qū)分窮人、中產(chǎn)、富人。
富人,身材普遍很好,因為他們非常聰明,自律能力極強,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身材。這些人,不但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財富,生活質(zhì)量也高,壽命也長。
窮人,普遍身材肥胖,就像一個肉球,每天吃垃圾食品,整天對著手機傻笑,加減乘除都算不準,沒有一技之長。最底層的那一批人,除了自由,一無所有,肥胖、磕藥、biu biu biu,三駕馬車,總有一架是歸宿。
相比之下,中國人的身材區(qū)別沒有那么明顯,很難從身材判斷一個人的階層。最好的例子就是外賣小哥,身材一般都很好,但生活水平卻不高。
對美國精英階層來說,「自由」是最低成本的治理模式,自由就是一把刀,可以借刀殺人,淘汰很多弱勢群體,減少社會負擔。
這種模式與我們完全不同,我們是國家出面,阻止底層墮落。美國是,以自由為借口,放任底層墮落,底層越墮落,精英越省心。一切自己負責,自由都給你了,罵也讓你罵了,選也讓你選了,還想怎么樣?
像中國這樣苦口婆心的扶貧工程,在美國根本不存在。不但沒有那個能力,也沒有那個需要。
對美國精英階層來說,「自由」是成本最低的治理模式,向上沒有天花板,向下沒有最底線,這是一種「淘汰弱者、成就強者」的叢林法則。這種模式,不但可以吸引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人投奔美國,還可以淘汰一小撮「社會累贅」。另外,有了「自由」這個擋箭牌,不僅可以躲開道德譴責,還占領(lǐng)了價值觀高地。
總而言之,「自由」就是美國社會的底層邏輯,說白了,就是一種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模式,至于這種模式的最終宿命是什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