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淮網(wǎng) )安徽有黃山、天柱山、九華山等旅游佛教圣地,但還有一處被稱作“峪”的山谷卻不太為人所知。它位于安徽省宿州蕭縣境內(nèi)。總面積31平方公里。因峪內(nèi)長滿黃桑樹而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黃桑峪。卻又因為漢高祖劉邦稱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于此,遂改名為皇藏峪。《漢書地理志》記載說:“漢高祖微時常隱芒、碭山間,即此山有皇藏峪,漢高祖避難處”。這是全國唯一一處以皇帝藏身處命名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皇藏峪2000年被國家文物保護(hù)委員會授予“中國歷史文化遺產(chǎn)”稱號,是4A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山巖為石灰?guī)r體,有許多天然洞穴及井泉、山石景觀。四周峰巒層疊,澗水淙淙。峪中天然森林三千多畝,有146種樹木和六百多種草藥。在平疇千里的淮北大地,有此高峰幽谷,實(shí)為難得。
進(jìn)了皇藏峪正門,穿過鎖龍橋,一幅斑斕的黃桑林畫卷隨即徐徐展開。冬天的陽光和煦而溫暖,金黃樹葉恍若畫家筆下色彩飽滿的藝術(shù)畫作,鋪滿了整個山谷。天和地是靜謐的,一幅幅畫面純粹潔凈,不含半點(diǎn)雜質(zhì)。不算寬的水泥小路,像一條被大山隨風(fēng)擺弄的綢帶,百轉(zhuǎn)千回,盤桓在深峪密林間,跌宕起伏,路的境界仿佛是為了配合樹木的心態(tài)而衍生出來的,像一本好書的引言。
傳說劉邦兵敗彭城,帶殘兵敗將十余人來到此處,只見前面絕壁擋道,后有項羽追兵,面對此境劉邦仰天長嘆,“天亡我也!”環(huán)顧四周,忽見峭壁上現(xiàn)出一洞,急帶殘兵攀入洞中。劉邦暗想,此洞吾能尋得,項羽也非等閑之輩,不同樣能找到嗎?假如有一巨石擋住洞口就會安全了。一念至此,突然一塊巨石從天而降,恰好擋住洞口,隨即不知何處來了好多蜘蛛把洞口剩余部分結(jié)上了網(wǎng)。這時項羽率眾軍士來到此處,也找到此洞,士兵稟于項羽道:“大王,該處有一洞,但蛛網(wǎng)未破,人不得入”。因此蛛網(wǎng),劉邦躲過此劫。劉邦稱帝以后,為了紀(jì)念這段神奇的經(jīng)歷,便在此處建了一座寺廟,寺名就叫“瑞云寺”。劉邦藏身的山洞就叫做“皇藏洞”。
瑞云寺有碑記曰:“眾山環(huán)合,衛(wèi)基如城,間有古寺,名曰瑞云?!爆F(xiàn)高懸寺門之上的“瑞云寺”匾額,字跡蒼勁古樸,為清代安徽大書法家鄧石如所題。寺的前院有一棵參天銀杏,歷時一千三百多個春秋,依然綠蔭如蓋;后院古柏挺立,一對父子銀杏相偎成趣;廂房前金桂、銀桂清香襲人。在瑞云寺門前還有兩棵銀杏和古柏,其中一棵銀杏據(jù)說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主干需要幾個人才能抱擁過來,樹的一側(cè)是新生的筆直的青年銀杏,而另一側(cè)則是歪斜的幼年銀杏。人們形象地將它比喻成“攜子抱孫”。山間古樹是歲月的象征,它永遠(yuǎn)存在于時間之外,被稱為“山的神靈”。
從瑞云寺往上去,就是皇藏洞了。洞口很小,依我看,根本是藏不住人的。也不知道當(dāng)年劉邦是怎樣藏進(jìn)去的,項羽居然沒能發(fā)現(xiàn)他,也真的是天意了。
皇藏峪原來是沒有水源的。也是傳說劉邦帶十余殘兵敗將逃到此處,因沒有水喝,劉邦于是怒拔寶劍摜向大石,誰知劍拔泉涌,一股清泉潺潺而出,至此解了兵將之渴。此處便被后人叫做“拔劍泉”。
值得一提的是,皇藏峪還有一種叫做王二棗子的神奇草藥,可以治療惡瘡刀傷。傳說劉邦后來就靠此草藥為受傷的將士治療刀傷惡疾。后來當(dāng)?shù)厝税堰@種草藥炮制成王二棗子茶,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今天宿州人愛喝的保健茶。
皇藏峪的景點(diǎn)除了皇藏洞外,還有美人洞、仙人床、蘇軾祈雪處、果老洞瀑布等七十二處。
幾千年來,很難說清皇藏峪舉過多少義旗,出過多少好漢。從古到今,不斷地有人從廟堂、鬧市、戰(zhàn)場抽身到這里,他們把山林當(dāng)做屏障,把草木當(dāng)做靈魂的避難所。他們在這里修煉自己,使精神的疆域漸漸從窄門變成牧場,從逼仄走向深遠(yuǎn),從而使整個世界因為山野而變得剛?cè)岵?jì)。
(許桂林 文章源于《新民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