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意大利,一個充滿歷史、文化和藝術氣息的國度,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游客的目光。無論是古老的羅馬斗獸場、雄偉的圖拉真廣場,還是昔日奢華的金宮,都讓世界各地的旅客流連忘返。
“面包和馬戲”這個詞來自尤維納利斯在公元81年的諷刺作品,它指的是羅馬統治者能夠保持控制民眾的基本公式。一方面分發食物和公共浴場,另一方面是角斗士、奇珍異獸、體育比賽和戲劇表演,二者都是皇帝用來轉移人民不滿的工具。
▲穆內拉角斗游戲鑲嵌畫
穆內拉角斗游戲,最初是一種儀式,在公元前105年發展成為殘酷的公共游戲。這幅公元4世紀的鑲嵌畫展示了不同類型的戰斗人員的真實或“專業”姓名。
羅馬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大都市。這座城市有100萬居民,甚至可能達到了150萬人。其城市布局復雜,自然環境嚴重限制了合理的規劃,像現代大都市一樣,這座城市已經存在交通和過度擁擠問題。此外,衛生條件差,隨時存在火災危險,以及缺乏公共秩序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弗萊文圓形劇場
因此,皇帝們試圖轉移民眾對日常工作的注意力也就不足為奇了。當尤維納利斯寫下尖刻的句子時,羅馬最著名的用于娛樂的建筑才剛剛落成。羅馬斗獸場,或稱弗萊文圓形劇場由韋帕薌下令修建,于公元80年提圖斯在位期間建成,高約48米,寬約188米,內有四層,可容納5萬名觀眾。建造它需要約10萬立方米的洞石(石灰華)和330噸的鐵。第一層高約10.5米,裝飾有多立克半柱;第二層高約12米,為愛奧尼柱;第三層高約12米,為科林斯式廊柱。頂層是磚砌的,由桿子支撐著天幕,這是露天劇場為觀眾遮陽的帳篷。
▲弗萊文圓形劇場
羅馬斗獸場還有一個確切的名字——弗萊文圓形劇場,建于公元75年至 80年的五年間,但直到幾年后圖密善統治期間才開始建造第四個建筑?;实酆图浪镜闹v臺位于建筑較短軸線的兩側。本鳥瞰圖從水平角度展示了地下動物圍欄 和儲藏室的復雜性。
羅馬于公元前753年在帕拉蒂尼山地區建立,周圍有許多村莊,到公元前8世紀末,羅馬已成為地中海最重要的定居點之一。在塔奎尼烏斯·布里斯庫斯和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的領導下,進行了第一批公共工程建設,修建了道路、廣場、排水和供水系統,甚至還鋪設了第一條街道(公元前625年),該街道至今仍可在帝國廣場地區看到。從公元前509年開始,這座城市由共和制政府管理,在幾個世紀的時間里,它成為帝國的首都。羅馬在公元前3世紀和2世紀的布匿戰爭中取得了勝利,成為地中海無可爭議的統治者。
▲羅馬斗獸場與羅馬廣場的俯瞰圖
向羅馬斗獸場延伸的羅馬廣場:最明顯的特征是保存完好的安托尼努斯和法烏斯提那神廟和馬克森提烏斯大教堂,以及卡斯托耳和波魯克斯神廟中幸存的三根柱子。
然而,羅馬保留至今的遺跡都是為了在帝國時代點綴城市而建造的。廣場是羅馬帝國的心臟。它們是為了慶祝這座城市的偉大而建造的,用于行政職能,它們建在一個曾用于角斗的地區??偣灿形鍌€廣場:愷撒廣場、奧古斯都廣場、和平廣場、涅爾瓦廣場和圖拉真廣場。它們的建成標志著羅馬從共和制向帝國過渡。所有重要的皇帝都走上了與尤利烏斯·愷撒相同的道路,都希望為自己的逝世留下印記,因此就形成了這個集體遺址,成為世界上最豐富、最迷人的考古區之一。
▲穆內拉角斗游戲鑲嵌畫
穆內拉角斗游戲,最初是一種儀式,在公元前105年發展成為殘酷的公共游戲。這幅公元4世紀的鑲嵌畫展示了不同類型的戰斗人員的真實或“專業”姓名。
最雄偉的廣場是圖拉真為紀念公元105年羅馬成功征服達契亞而建造的。為了建造這座廣場,他毫不猶豫地拆除了奎里納萊宮的一部分,圖拉真市場就是在奎里納萊山沿著陡峭山坡建造的。圖拉真柱放置于在廣場內,并于113年5月18日落成。它是由大塊的大理石制成的,其底部被挖空以為皇帝建造了一座陵墓,其內還有一段通往頂部的螺旋樓梯。它的外部有一塊長長的螺旋楣板,上面雕刻著2500個人物,描繪了兩場達契亞戰役。
▲圖拉真廣場俯瞰圖
圖拉真廣場的布局由大馬士革的阿波羅多洛斯設計,其部分仍然清晰可見。半圓形區域的白色柱子矗立在市場的前面,那里六層樓高的建筑物中都是商店。
古羅馬各地都豎起了柱子來慶祝戰爭的勝利。176年,馬可·奧勒留開始建造一座紀念碑,以紀念自己贏得了戰勝德國人的勝利。它于192年完工,高100羅馬英尺(相當于現代的96英尺,約29.26米),如果考慮到教皇西斯篤五世在1589年放置在頂部的圣保羅雕像,那么它高約42米。馬可·奧勒留的柱子由28個大理石柱組成,一個一個堆疊而成,上面裝飾有一個螺旋形的淺浮雕,共計繞了21圈。里面有一個有203級臺階的螺旋樓梯,可以攀爬到雕像上。
▲馬可·奧勒留柱
受圖拉真專欄的啟發,馬可·奧勒留柱展示了對薩爾馬提亞人和德國人的軍事行動。這些浮雕是關于帝國軍團的著裝、生活和演習的寶貴信息來源。
▲馬可·奧勒留柱
馬可·奧勒留柱由28塊石塊組成,上面雕刻著20個浮雕。1588年在教皇西斯篤五世的推動下進行了修復,導致頂部的皇帝雕像被圣保羅的雕像取代。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下的其他遺跡中,最雄偉、保存最完好的是萬神廟。它由馬庫斯·阿格里帕于公元前27年建造,由哈德良于公元118年至125年重建。它是一個圓形建筑,有一個半球圓頂和一個帶柱廊的矩形門廊。超過30米高呈圓形的墻支撐著鼓形墻壁,在圓頂的中心有一個約9米寬的眼孔,為內部提供光線。609年,教皇波尼法爵四世將這座建筑改造成一座教堂,如今它是拉斐爾、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翁貝托一世和薩伏依·瑪格麗塔的墓葬所在地。
▲萬神廟
萬神廟是世界上最大膽、最勻稱的建筑之一。盡管人類和自然災難一直侵襲著羅馬,它還是幸存了下來。建造圓頂的混凝土在朝眼孔位置建造時混合了越來越輕的材料。
這些墓地遺址也不應該被遺忘。奧古斯都的陵墓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它始建于公元前28年,那時他擊敗了馬克·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七世。其墓直徑約87米,高約44米,墓呈圓柱形,由石灰華石塊制成,其中心是入口,前面有一小段臺階。在入口的兩側,兩根柱子上都刻著皇帝生平的銘文——奧古斯都神的功業——的青銅碑。從陵墓地道可以進入兩條環繞著墓室的圓形走廊。在墓室的中心有一個圓柱形的核,里面排列著石灰華石塊,整個建筑都以它為中心。
▲萬神廟內部
金庫照亮了萬神廟圓頂的完美半球。這座建筑通過象征太陽的約9米寬的眼孔自然照明。
帝國時代留給永恒之城羅馬的不可思議的遺產,還需要更多的篇幅來介紹。值得一提的建筑有:卡拉卡拉浴場和巨大的馬克西穆斯競技場,馬克西穆斯競技場在公元2世紀重建后可容納35萬名觀眾,還有最近發現的一些古代遺址,如金宮(尼祿的宏偉住所)和沿亞壁古道的墓葬。發掘工作仍在繼續,羅馬一定會繼續發掘出更多古代偉大的奇跡。
▲卡拉卡拉浴場俯瞰圖
該建筑群為空無一人的帝國最華麗壯觀的浴室。由卡拉卡拉下令建造,包括熱水池和冷水池、商店、圖書館、按摩室、美容室和花園。
▲卡拉卡拉浴場內部
作為雙色調鑲嵌畫的一部分,這個愛神騎著海豚的形象裝飾了卡拉卡拉浴場的一個房間的地板,這里曾經是羅馬最壯觀的浴場。
▲馬克西穆斯競技場
馬克西穆斯競技場留下的遺跡讓人回想起羅馬早期幾個世紀,伊特魯里亞國王塔爾坎的王國。從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6世紀,這里都是賽馬場,可以容納35萬名觀眾。
▲金宮內部
金宮的八角形房間是尼祿巨大住宅的焦點。尼祿皇帝死后,人們千方百計地將其拆解,并在其他建筑中重復使用這些材料,金宮最原始的樣子已不復存在了。
▲金宮內部壁畫
在金宮的約3萬平方米的壁畫中,有1200幅已經修復。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壁畫之所以幸存下來,是因為其所在的房間早在羅馬時代就被掩埋在其他巨大的建筑之下,也因此到處都是瓦礫。
圖文內容來源于:
《世界瑰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典藏》
結語
隨著本次行程的結束,意大利的美麗畫卷也緩緩合上。在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我們感受到了歲月的沉淀、藝術的魅力與其昔日的輝煌。
我們一起漫步在意大利的街頭,仿佛穿越回了古羅馬帝國的輝煌時代,那些古老的遺跡和建筑訴說著千年的故事。
本次意大利之行,我們收獲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和體驗,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個國家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底蘊。在未來的日子里,讀者朋友們可以真正地踏上這片土地,繼續探索它的美麗和神秘。
讓我們一起準備下一次的旅程,歡迎與我們互動,在評論區打出你喜歡的城市,下期很快到來!
微信公眾號|大美科學
06-12熱文
06-06熱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