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越來越多地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來改善學習、研究、管理,為學生提供支持。以下是 五所大學使用人工智能,以及將其整合到教育各方面的應用實例。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佐治亞州立大學
佐治亞州立大學使用一個名為“Pounce”的聊天機器人來幫助招生、經濟援助、課程注冊和校園資源等功能。
大學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佐治亞州立大學
地點
美國佐治亞州
人工智能的類型
AI聊天機器人
AI 任務
招生、經濟援助、班級注冊和校園資源
AI 名稱
Pou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加州大學
自 2021 年以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供了伯克利聊天機器人,這是一款人工智能助手,可滿足當前和未來學生的查詢。
在運營的最初一周,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管理了 1500 多個對話,解決了涵蓋經濟援助、注冊、REC 體育、計費和支付的查詢。
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地點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人工智能的類型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
AI 任務
回答行政和財務咨詢
AI 名稱
The Berkley Chatbot 伯克利聊天機器人
Deakin University 迪肯大學
另一個成功的聊天機器人實施來自澳大利亞的迪肯大學。早在 2017 年,該大學就推出了 Deakin Genie,這是一款可通過語音激活移動應用程序訪問的聊天機器人。
這個人工智能驅動的伴侶在學術旅程的多個方面,有效地支持學生,包括課程選擇、入學程序、學習計劃、作業幫助和反饋。Deakin Genie 根據每個學生的學術和個人抱負提供量身定制的個性化幫助。
大學
Deakin University 迪肯大學
地點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
人工智能的類型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
AI 任務
回答學生的詢問
AI 名稱
Genie
Staffordshire University 斯塔福德郡大學
斯塔福德郡大學是英國第一所引入數字助理(聊天機器人)以幫助學生學習和校園生活的大學。
作為斯塔福德郡大學綜合數字愿景的一部分,這個被稱為“Beacon”的聊天機器人為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數字教練和助手。
該大學使用 Beacon 的一個有趣的方面是它專注于支持新生。它采用了各種溫和的提醒,來確保學生與基本服務和活動聯系起來。
大學
Staffordshire University
斯塔福德郡大學
地點
英國斯塔福德郡
人工智能的類型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
AI 任務
招生、經濟援助、班級注冊和校園資源
AI 名稱
Beaco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國立成功大學
2020 年,臺灣國立成功大學 (NCKU) 是該地區第一所將人工智能納入大學安全中心的大學。該計劃結合了監控技術、緊急通知系統和校園警察調度。
NCKU成立了校園安全研究中心(Security Center),戰略性地在整個校園內放置了18個配備安全攝像頭的紅色應急亭。當緊急按鈕被激活時,系統迅速連接到安全中心,將響應時間從平均 10 分鐘大大縮短到令人印象深刻的 3 分鐘。
在六個月的時間里,該安全中心在解決幾起事件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包括NCKU校園內發生的交通事故和緊急情況。
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國立成功大學
地點
中國臺灣臺南
人工智能的類型
人工智能監控和緊急通知系統
AI 任務
監控、緊急通知、校園警察派遣
AI 名稱
校園安全研究中心
智能輔導系統ITS和人工智能在大學中的應用
許多大學采用智能輔導系統 (ITS) 來推動個性化學習。這些系統利用機器學習來分析個人學習模式、滿足學生需求、監控進度并提供量身定制的反饋,最終提高學業成績和參與度。
教育中采用的智能輔導系統例子包括:
Carnegie Learning – 專注于數學教育
Duolingo – 致力于語言學習
Smart Sparrow – 一個跨越多個學科的自適應平臺
Knewton - 與現有學習框架無縫集成的自適應解決方案
任務自動化
英國教育部在 2023 年的調查中表示,66% 的教師表示,他們有超過一半的工作時間花在教學以外的任務上。
人工智能的自動化能力可以處理單調和重復的職責,例如批改論文、評估學習模式和響應一般查詢。這種向任務自動化的轉變,使教育工作者能夠簡化手動流程,從而騰出寶貴的時間專注于教授基本技能。
自適應學習
多虧了人工智能,學生現在可以從量身定制的學習計劃中受益,這些計劃可以滿足他們獨特的背景和偏好。
人工智能能夠根據個人知識水平、學習速度和目標進行調整,確保最佳的教育成果。人工智能驅動的解決方案還可以分析過去的學習記錄,找出薄弱環節,并推薦要改進的課程,從而為個性化的學習之旅提供充分支持。
隨時快速協助
人工智能驅動的聊天機器人可以快速對學生的查詢做出響應。
許多學生在課余時間需要額外的支持,但教師往往缺乏可用性。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導師和聊天機器人是理想的解決方案。雖然沒有聊天機器人可以完全取代教育工作者,但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幫助學生磨練自己的能力,并彌補薄弱環節。它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互動,即使在常規教師可用之外也能解決查詢。
持續和自動化優化
AI 可以從學習管理系統 (LMS)、學生表現和反饋中提取數據,從而實現全面的分析。
學校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來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他們可以評估課程的有效性,確定需要改進的領域,并發現重要的趨勢。這些見解推動了內容、課程和培訓策略的增強,以獲得更好的結果。人工智能的自動數據收集進一步簡化了這一過程。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挑戰- 數字化成熟度和數據就緒度不足
人工智能依賴于它所訓練的數據。然而,一項研究調查顯示,37% 的教育專業人士并未將數據戰略和數據準備視為其組織的重要戰略焦點。這表明他們對有效實施人工智能戰略所需的基本組成部分缺乏了解。
- 缺乏人工智能政策和指導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的一項涉及 450 多家教育機構的全球調查,只有不到 10% 的學校和大學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程序制定了正式的政策或指南。
隨著人工智能在學生中越來越容易獲得和采用,政策和法規卻落后了。大約40%聲稱有指引的教育機構表示,它是以口頭形式傳達的,而不是以書面形式傳達的。這凸顯了教育政策應對措施的缺失。
2023 年一項調查旨在研究學生在學業上對人工智能的依賴程度變化。44% 的受訪學生表示,他們打算在 2023-2024 學年使用人工智能來完成學業。
與此同時,絕大多數學生(60%)認為依靠人工智能完成學業是一種“作弊”形式,這揭示了他們態度中值得注意的矛盾。
該調查深入研究了學生接受人工智能完成學業的動機,揭示了一系列因素:
62%的人認為人工智能只是完成作業的另一種工具。
24%的人由于對學校或學校作業不滿意而轉向人工智能。
22%的人認為人工智能消除了獲取知識的必要性。
22%的人屈服于同伴的壓力,影響了他們依賴人工智能的決定。
17%的人擔心沒有人工智能的幫助,表現會很差。
8%的人認為學科知識不重要。
這些數字說明了推動學生采用人工智能的多方面因素以及影響他們選擇的潛在態度。它們還展示了教育系統需要解決的一些挑戰。
沃爾頓家庭基金會 2023 年的一項調查中關于該主題的其他發現包括:
教師允許學生使用 ChatGPT 的可能性 (38%) ,是發現未經授權使用的可能性 (10%) 的 4 倍。
15% 的學生在未經老師許可的情況下承認使用 ChatGPT。
63% 的學生和 72% 的教師同意 ChatGPT 是現代教育方法的一部分。
68% 的學生認為 ChatGPT 可以改善學習。
75% 的學生使用 ChatGPT 體驗了更快的學習速度。
73% 的教師肯定了 ChatGPT 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
在 2023 年的報告《人工智能與教學的未來》中,美國教育部列出了在教育系統中繼續實施人工智能需要關注的 4 個必要重點領域。根據該報告,為了確保在教育中合乎道德和安全地使用人工智能,必須實施以下措施:
利用自動化來提高學習成果,同時保留人類的決策和判斷力。
仔細檢查人工智能模型中的基礎數據質量,確保在教育環境中進行公正和無偏見的模式識別和決策。這需要使用適合特定教學場景的準確信息。
促進評估將特定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到更廣泛教育系統或教育技術平臺中,如何擴大或調節學生的公平性。
采取積極措施維護和促進公平。這涉及納入人類監督和平衡機制,并對可能破壞公平的人工智能系統和工具設定限制。
教育工作者對人工智能的看法跨越了一系列觀點。一些教育工作者對學生可能濫用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工具進行學術作弊表示擔憂,而另一些教育工作者則正在采用這些創新來簡化電子郵件通信等重復性任務,最終為他們節省寶貴的時間。
在2023年的一項調查中,近50%的教育工作者表達了對人工智能的擔憂,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將對教學領域產生不利或非常不利的影響。 相比之下,27%的受訪者持樂觀態度,認為人工 智能的影響將是有益的或非常積極的。
無論利弊,無可否認的是,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正在重塑格局,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體驗和運營效率。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其增強教學和學習的潛力將不斷擴大,有望實現教育更易于獲得、個性化和有效的未來。
其他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