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醫學人物周刊】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4594字,閱讀時長約14分鐘。
▲溧陽天目湖
溧陽,江蘇省轄縣級市,地處長三角西南部、蘇浙皖三省通衢之地。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異軍突起,溧陽借力常州聚力打造“新能源之都”的東風,圍繞動力電池、智能電網等新興產業深度布局,建成了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全國縣域第一、研發能力國內領先的千億級動力電池產業基地,實現了產業結構的重大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飛速提升。
無獨有偶,近些年來,發展改革的“東風”從溧陽的產業賽道勁吹至醫療領域,實現了經濟、民生的全面提升。如果說溧陽市自2016年牽手寧德時代以來,實現了溧陽動力電池產業的高速起步;那么在同一年,溧陽市人民政府與江蘇省人民醫院簽訂“院府合作”協議,共建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溧陽市人民醫院),則是引領著溧陽醫療正式步入發展快車道。
作者 | 人物君
1
技術立名
這次我們的訪談剛好遇上受訪者有臺高難度手術,約莫等了半小時,溧陽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王俊宏才剛從手術室匆忙趕來。王俊宏剛剛完成了一臺“Shockwave震波球囊”技術治療冠狀動脈重度鈣化病變的手術,該技術通過球囊導管將特定頻率的脈沖式沖擊波定向輸送至鈣化部位,以局部高效震蕩的形式,“震碎”血管內的鈣化結構,在避免對血管造成損傷的同時,針對性地破壞血管內膜和血管壁上的深層鈣化病變,從而改善血管的順應性。
而對于這么一項目前國際上最前沿的技術的開展,在以前的溧陽市人民醫院是不可以想象的。之前的溧陽市人民醫院和全國很多縣級醫院一樣,都有著擔心患者大量外流的焦慮。溧陽地區交通非常發達,去上海、杭州的高鐵車程均是只有一兩個小時,距離南京更是近在咫尺。加之當地民眾也都比較富裕,去周邊大城市看病似乎已成了很多人潛意識的一種習慣。之前因為轉院去外地的患者太多,溧陽甚至還專門開辟了接送患者去外地醫院就診的巴士專線,最高峰時一家醫院就有這樣的依維柯車輛20臺左右。
“如果稍微有點難度的手術就做不了,就讓患者轉院,幾次下來就沒人相信你這家醫院了。”
王俊宏表示,這樣動不動就轉院的情況,對于縣級醫院而言會成為一種惡性循環。而這樣的局面,隨著“院府合作”平臺的日益深入,正在逐步改變。
▲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黨委書記 王俊宏
2016年9月,溧陽市人民政府與江蘇省人民醫院正式簽訂“院府合作”協議,共建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溧陽市人民醫院)。一年后,醫院整體搬遷至新院區,現醫院共有核定床位1100張,擁有中高級職稱員工87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者160余人。
“院府合作”首先帶來的是強大專家團隊資源的注入,目前江蘇省人民醫院在溧陽分院的常駐專家達10人,尤其是對于普外科、心血管內科等一些醫院重點打造的臨床科室。同時,由于溧陽離南京很近,除了一些常駐專家以外,還有很多專家的柔性派駐,比如定期過來門診及進行手術指導等。除此之外,作為江南人才輩出之地,溧陽市人民醫院還會邀請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溧陽籍名醫來此設立工作室,讓本地患者足不出縣就可以享受到大城市專家優質的診療服務,同時對于本院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也起到了關鍵扶持作用。
王俊宏便是這些常駐專家中的突出代表,作為醫院黨委書記的他,不僅要在管理上統籌全院的發展,更是在臨床技術上起到了先鋒引領的作用。作為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的資深專家,其在冠心病介入治療的臨床醫技基礎研究方面做了一系列突出的工作。從去年11月來到溧陽分院以來,王俊宏推動了多項心血管治療領域的前沿技術在溧陽的落地開展。前文提到的“Shockwave震波球囊”技術治療冠狀動脈重度鈣化病變的手術即是溧陽首例。除此之外,如冠狀動脈斑塊旋磨術、左心耳封堵術等均是在溧陽首開先河,即使放眼整個常州地區亦是不多見。
這些高難度手術的開展,成為一家醫院的招牌,讓溧陽市人民醫院在當地百姓心中的名望一下子立住了。
“大家一看這么高難度的手術這里都可以做,信任度一下子提升了不少。本來準備去南京、上海的做的手術,現在可以放心在‘家門口’做了。”
從一項數據就可以看出患者就醫趨勢的顯著變化,今年1-3月份,溧陽市人民醫院轉出的患者約有1300人,相比以前下降了3/4左右,這便是過硬的臨床技術實力對患者就醫選擇的影響。
2
同質相融
在過去的2023年,溧陽市人民醫院的年門診量達91萬多人次、出院4.49萬人次、手術近1.49萬臺次,分別較前一年增長了16.81%、26.31%和9.66%,其中三四級手術達4406臺次,同比增長10.26%,醫院在“院府合作”的快車道上持續發力。
除了臨床實力的顯著提升,溧陽市人民醫院作為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更是要在醫院管理、學科建設、人才梯隊等方面與總院之間實現全方位的融合,以做到真正的同質化發展。為此,
目前溧陽分院的多位管理層均是由總院直接委派,同時江蘇省人民醫院還會定期派各職能部門、臨床科室的專家們,來溧陽分院開設管理培訓班,將管理模式、發展理念等全面融入到溧陽分院的日常運營中。
要做好這一點,一家醫院領頭人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關鍵。對此,江蘇省人民醫院經過認真的篩選抉擇,最終選中了有著豐富的分院管理經驗同時又兼溧陽本地人的王俊宏作為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的新一任黨委書記,全面統籌和引領溧陽分院的發展。
而在此之前,王俊宏正是江蘇省人民醫院與重慶綦江區合作共建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分院的首任執行院長。重慶分院的情況與溧陽分院頗有幾分類似,在2022年王俊宏剛去到那邊的時候,醫院的新院區建設才剛開始動工。王俊宏以類似拓荒者的角色,需要對重慶分院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統籌規劃,以及同樣面對的區縣醫院如何與大醫院競爭患者的難題。在重慶主城區,陸軍軍醫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的多家大型附屬醫院對于周邊區縣同樣有著很強的虹吸作用,而綦江距離重慶主城僅六七十公里的距離,想要患者不流失,必須要在將學科做大做強方面下足功夫。
“所以,其實我在之前對于分院管理會遇到的問題,相當于都‘演練’過了一遍,現在再來管理溧陽分院也就相對從容了許多。”
王俊宏感嘆,管理重慶分院的這樣一個前站工作經歷,為他如今管理溧陽分院鋪墊了很多,無論是在怎樣對抗大醫院虹吸還是如何使分院與總院間更有力的銜接融合方面。比如,當時在思考如何將江蘇省人民醫院的一些優勢學科資源嫁接到重慶分院時,因為相隔萬水千山,其在融合難度上是要比近在咫尺的溧陽分院高出很多的。
或許是因為這一系列的磨礪與經驗,在去年11月王俊宏剛結束重慶分院的任期后,還未及多做調整,江蘇省人民醫院便又迅速將其派至溧陽分院主持全面的工作。而對于在溧陽長大的王俊宏而言,能有這樣一個回報家鄉的機會,心中自然是激動不已,可也深感肩上的擔子之重。
3
百尺竿頭
2023年11月,當王俊宏正式走馬上任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黨委書記時,此時已是溧陽市人民政府與江蘇省人民醫院簽訂“院府合作”協議的第七個年頭。這七年間,在多位院領導的努力下,借助“院府合作”平臺,溧陽市人民醫院的發展較之以往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多年前的溧陽市人民醫院沒有省級重點學科,市級重點學科的數量也很有限。“院府合作”之后,2021年初,溧陽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成功獲評江蘇省重點專科,實現了溧陽市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零的突破”,另有包括婦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等在內的8個常州市臨床重點專科。由此,溧陽市人民醫院已初步建成由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市級臨床重點專科以及儲備級臨床重點專科共同組成的學科“金字塔”。
王俊宏需要思考的是,怎樣在前人栽樹的基礎上,實現醫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發展。如果說之前作為重慶分院首任執行院長的“拓荒”工作很難,那么現在在優秀的基礎上想要再進一步,或許是更大的挑戰。
在對溧陽市人民醫院的發展狀況進行細致分析后,王俊宏發現,雖然近些年來醫院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但就目前而言,溧陽市人民醫院的省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數量還是偏少,尤其是與周邊縣市的優秀兄弟醫院相比,這與溧陽的經濟實力顯得還不那么匹配。
為此,王俊宏對于溧陽市人民醫院未來的學科建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能進一步對一些有潛力的重點學科進行重點打造,借助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平臺,爭取在五年的培育期內,再增加2-3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以及若干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
考慮到作為一家縣市級醫院資源畢竟有限,廣撒網難有真正成效。故而,溧陽市人民醫院在學科建設方面的發展策略是差異發展、重點突破。比如,對于已是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的普外科,要繼續保持與發揚下去,在“十四五”期間首先要穩固其作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的實力,同時要進一步向著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的方向努力和沖刺;對于心血管內科、泌尿外科等具有更高發展潛力的學科,要制定好整個學科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策略,確定好亞專科細分,并由科室主任簽訂目標責任書。
“制定好目標規劃后,醫院會給予一些相應的人才配套經費,讓大家在臨床、教學、科研等方面都能有所發展和突破。”
與學科建設相配套的則是人才,在王俊宏看來,目前溧陽市人民醫院的人才架構,雖然有博士但數量不多,碩士的比例也沒那么高。為此,近年來醫院從各方面著手,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得益于溧陽當地經濟實力的有力支撐,溧陽市人民醫院為每位引進的博士和碩士設立了數量可觀的項目啟動基金,激勵人才去開拓創新,不斷提升學科實力。
去年7月,溧陽市人民醫院下發“雙主任”實施方案,以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市區共建重點學科、重點專科為主體,聘請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專家擔任科室的“學術主任”,并根據權責一致的原則,賦予學術主任全面管理科室的權力,承擔學科發展、臨床診療、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責任。其中,消化內科和普外科從去年起已實施此方案,今年還將擴展至神經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8個科室。同時,柔性引進江蘇省人民醫院學科帶頭人、科主任、知名專家以及其他三甲醫院的溧陽籍專家等,以師父結對“傳幫帶”的形式培養人才。
4
醫療高地
江蘇省人民醫院根據溧陽分院的發展現狀與需要,派出涵蓋醫、技、護、管等各領域的專家在此常駐,指導開展了一系列臨床新技術、新項目。通過與江蘇省人民醫院專家團隊的緊密合作、高效互動,切實提升了溧陽市人民醫院各科室的診療水平。
對于眾多省內外知名專家在溧陽市人民醫院定期開設的高級專家門診,在百姓中更是反響強烈,從此患者不用舟車勞頓即可享受一線專家的診療服務。去年全年,累計有來自二十余個專科的29名專家來溧陽市人民醫院坐診400余次,服務患者1萬多人次。而在今年,目前來溧陽坐診的高級專家人數便已大幅擴增至近50人,使更多的溧陽民眾享受到與大城市無差異的高質量醫療服務。
而縣級醫院作為城鄉醫療服務體系的橋梁樞紐,溧陽市人民醫院在利用好“院府合作”的平臺,將大量上級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承接引入的同時,又進一步將這些優質醫療更好地輻射鄉村基層,實現城鄉醫療服務的均衡發展。去年5月成立的溧陽市腫瘤防治中心便是這一典型代表,通過將腫瘤防治工作推進到基層醫共體,構建了省-市-縣-鄉鎮的四級腫瘤防治協作體系,真正實現腫瘤“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康復”的一體化、同質化管理,全面提升了溧陽全域的腫瘤防治水平。
同時,溧陽市人民醫院每年會派出20名左右的技術骨干去各鄉鎮衛生院開展醫療業務工作,深度參與他們的日常診療、查房帶教、病歷指導等工作,并為區域內醫共體單位提供免費的進修和培訓的機會,帶動全縣域醫療水平的整體提升,惠及每一位溧陽百姓。
如今站在溧陽市人民醫院雄闊的新院區大樓外,這座縣級醫院已真正實現了“內外兼修”,有著不輸一線大醫院的先進醫療設備等各方面的硬件配套,同時隨著學科、人才隊伍建設的不斷推進,其軟實力也在持續增強。
而對于回到家鄉的王俊宏而言,其自感責任重大,不能負了醫院更不能負了家鄉百姓的醫療重托。在“院府合作”多年來為溧陽市人民醫院打下的堅實基礎上,他希望能帶領醫院繼續走學科強院之路,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基本都能在溧陽本地解決的目標,并在疑難疾病的診治領域不斷突破,使得溧陽市人民醫院完成從國家三級綜合醫院向三甲醫院的跨越,真正將其打造成與地區經濟實力相匹配的蘇皖醫療高地,成為溧陽本地80萬民眾以及部分周邊縣市的百姓強有力的醫療依托。
責編 | 周 韻
攝影 | 葳 蕤
校對 | 趙 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