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這個以美食著稱的省份,有句流傳甚廣的諺語:“無雞不成宴”。這其中的“雞”,指的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主角——白切雞。你以為白切雞就是簡簡單單把雞一煮一切就完事了?嘿,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其中的門道可是多著呢。現在,就讓我來為你揭開白切雞的神秘面紗吧!
我們需要準備好下面的食材(很簡單喲):
走地雞(1只)、姜(100g)、蔥(1棵)、鹽(適量)、料酒(適量)、花生油(適量);
首先,得說說這白切雞的“主角”——雞。在廣東,可不是隨便什么雞都能用來做白切雞的。得是那種在田野間自由奔跑、隨心所欲的“走地雞”。為啥呢?因為這樣的雞,肉質緊實、口感鮮美,吃起來那叫一個香啊!而且,最好是選那種還沒下過蛋的母雞,這樣的雞肉質更為鮮嫩。
好了,食材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制作過程了。首先,你得把這雞給“洗個澡”。沒錯,就是用水沖洗干凈。不過,這洗澡可不是隨便沖沖就完事的,得把雞身上的黃色饃洗掉,鼻孔、喉嚨這些地方也得仔細清洗。洗完了,還得給雞“修修毛”,拔掉那些小毛、短毛,讓雞看起來更干凈利落。
接下來,就是腌制環節了。在雞的前面、后面、胸口內都均勻地抹上鹽,這樣能讓雞皮更脆、雞肉更嫩。不過,別擔心會太咸,腌制個20分鐘左右就好了。
然后,就是關鍵的“泡雞”環節了。得準備一口大鍋,燒一鍋開水。水開了以后,加入姜片、小蔥、鹽、料酒,再用手抓著雞頭,把雞放進鍋里燙一下。記住,這燙的時間不能太長,大概2分鐘左右就行了。燙好了以后,就得讓雞“泡個冰水澡”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雞皮更漂亮、不會收縮。
泡完冰水,就得開始“三起三落”了。這可不是什么雜技表演,而是為了讓雞受熱均勻。用手抓著雞頭,把雞放進鍋里,讓雞腹腔內充滿水以后過幾秒鐘,再把雞提起來,讓腹腔內的水流出來。重復這個動作三次,每次泡的時間都不一樣,第一次約5-8秒,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約10秒。
泡完雞以后,就得把整只雞放進鍋里蒸了。記得要用小火哦,如果雞浮起來的話,就用勺子壓一下。大概蒸個35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出鍋以后,還得讓雞再“泡個冰水澡”,這次要泡20分鐘,還要加點鹽,這樣泡出來的雞才更美味。
最后一步,就是準備蘸料了。把姜削皮磨蓉,蔥切碎,加上一小勺鹽,把花生油燒滾燙,澆上去,姜蓉蘸料就完成了。把雞剁成塊,擺好盤,蘸一蘸姜蓉,鮮嫩多汁、皮脆肉滑的白切雞就做好了!
不過,要做出美味的白切雞,還得注意幾個細節哦。首先,選雞一定要選走地雞或者散養雞;其次,白切雞不是煮熟的,而是泡熟的,火候的掌控很重要;最后,做出來的白切雞最好是骨紅肉熟,這樣的白切雞才是最嫩的。
好了,現在你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想要親手做一道美味的白切雞了呢?那就趕快行動起來吧!記得哦,美食是需要用心去做的,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真正的美味佳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