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由AI生成
- 本期故事關鍵詞:讀書 -
怎樣才能做到一年讀 100 本書?多年以前,當我有想法通過閱讀來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時,我覺得每年讀 100 本書,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但當我真正開始把想法付諸實踐,我做到了。
之后我發起讀書會,引領更多的人開始實踐閱讀。不論是寶媽、寫作者、職場人士,還是學生,都能從原本各自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時間,完成這個看似難以達成的目標。
我欣喜地發現,只要用上這 5 招,一年讀完 100 本書幾乎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
1.挑選合適的書,做一份自己的年度書單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年無法讀完 100 本書的根本原因究竟 是什么? 真的是因為沒空讀書嗎?
我在引領閱讀的無數個案中發現,并非如此。絕大部分人沒 有明確想讀的書。 他們在挑選閱讀哪一本書時總是表現得很隨意。 或者是出于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想到要讀某一本書; 或者是 偶爾看到別人的分享和推薦,而去讀一本書。
也就是說,這樣的閱讀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外驅力的影響, 而不是自己的主觀意愿。
眾所周知,如果人的意愿度不強是很難形成閱讀習慣的。更 重要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所讀的書可能與自己的能力和需要不 相匹配,導致閱讀的效果不好。
一些有著比較豐富閱讀經驗的人樂于分享他們的書單,而另 一些資歷尚淺的人有時候會盲目地追隨他們的書單,但是這樣的 書單有可能并不合適。
個人書單一般都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一份書單,昭示著與讀 書人的需求對等的認知、能力與價值觀。
挑選出最合適自己的書,才能讓閱讀這件事順暢地進行下去。
擬定一份自己的年度書單,把 100 本真正適合自己的書寫進 書單里,讓這份書單指導自己的閱讀之旅,無疑會事半功倍。
關于如何制作書單,以及如何用書單指導閱讀,將在本書第 2 章中詳細講述。 如果你現在就想著手制作,那么你可以跳過下 面的內容,直接閱讀這一部分。
2.制訂讀書計劃,每天堅持閱讀
明確了一年讀哪些書,接下來就是制訂讀書計劃了。讀書計 劃是把一年讀 100 本書的想法變得可執行的重要一環。
首先,把讀 100 本書的計劃分解到每一周。以一年 52 周計算, 即每周需讀 2 本書。
然后,我們來做幾道簡單的算術題,計算出我們每天的閱讀 任務。
以我喜歡讀的兩本書為例:
《如何閱讀一本書》,836 頁。
《論語譯注》,238 頁。
這兩本書一共有多少頁?
836+238=1074 頁。
每一天需要讀多少頁?
1074÷7≈154 頁/天。
也就是說,我的讀書任務就是每天讀 154 頁。
接著,我們來計劃得更細一些,計算出我們以小時計的閱 讀量。
比如,每一天我們計劃用 2 小時 30 分鐘的時間來閱讀,那么 我們以小時計的單位時間的閱讀量:
154÷2.5=61.6 頁/小時。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做到 1 分鐘讀 1 頁多。
如果我們需要讀篇幅更長一點的書,或者對于我們目前的理 解力來說相對有挑戰性的書,那么,我們需要增加每天的閱讀時 間或者提高閱讀的效率。
3.利用碎片時間,讓碎片閱讀常態化
時間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平等地擁有一天 24 小時 的時間。 如果你善于利用,可以有所作為; 如果不善于利用,可 能一事無成。 而兩者的區別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能充分利用好碎 片時間。
充分利用好碎片時間來讀書,可不是我們聰明的現代人才能 想到的。 古人中就有表現突出的。
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讀書故事——漢末文人董遇“三余”讀 書的故事。
據魚豢的 《魏略·儒宗傳·董遇》 記載,董遇是一個非常好 學的人。 他和哥哥經常上山打柴來維持生計,每次上山打柴時他 都會帶著書,有空閑就拿出書誦讀。
有個人想跟著董遇學習,董遇對他說:“必當先讀百遍”,“讀 書百遍而義自見”。 求教的人說自己苦于沒時間讀書。 董遇告訴 他: “當以‘三余’。 ”那人問“三余”是什么意思,董遇說: “冬 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意思是冬天是一年的 農閑時間,夜晚無法干活也是空閑時間,下雨天不能外出干活也 是空閑時間,都可以用來讀書。
董遇抓住“三余”時間讀書學習,后來在仕途和學術上均有 所成就。
“三余”時間就相當于我們可用的碎片時間,利用好這些時 間,是讀書常態化的關鍵。 利用碎片時間讀書的確是一種高效的 學習方法,下面是一些可以幫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讓碎片閱讀常 態化的建議。
隨身攜帶一本書:將一本書或者電子閱讀器放在隨身攜帶的 包里,無論你是在等車、排隊,還是等待朋友,都可以拿出來看 一看。
利用聽書 App:下載一款聽書 App,它將所需閱讀內容轉化 為語音形式,隨時隨地都可以聽。 每天早晚上下班時間可以利用 聽書 App 在路上聽書。
切分讀書任務:將閱讀任務分成較小的部分,例如每次只需 讀完一個章節,利用碎片時間快速完成。
利用晚上的時間:晚上是相對安靜的時間,也是人一天中最 容易集中精力的時間,晚上留出時間來閱讀,能提升閱讀效率。
利用互聯網資源: 許多在線的圖書館和數字資源庫提供了大 量免費的電子書,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碎片化閱讀,方便 快捷。
總之,通過這些方式,有心擠時間、規劃好時間,你就可以 更好地利用碎片時間讀書,讓碎片化閱讀成為常態。
4.閱讀后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輸出方式
大多數人都有分享的欲望,這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 素之一。
把讀書的內容進行輸出分享,可以讓我們與他人建立聯系和 互動,增強人際關系,同時也能夠在交流中獲得更多的信息和知 識,提高自身的認知和技能水平,讓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 實現個人價值。 此外,還可以帶給我們成就感和滿足感,讓我們 感受到自己對他人的貢獻和影響力,進而提高自尊心和幸福感。
不同的輸出方式需要不同的技能和工具,我們可以結合自己 的個人喜好和擅長領域,將想要輸出的內容以文字、圖片或視頻 等方式輸出。 比如在豆瓣發表讀書筆記、書評,在公眾號投遞讀 書稿、拆書稿,甚至是微頭條分享抄書,在朋友圈轉發書中名言, 在小紅書分享全書濃縮精華,或是以音頻、視頻方式講一本書等。
對他人分享你讀過的書,不僅讓閱讀更具價值,同時能夠讓 你的閱讀更加高效。
5.加入讀書會,有規律、有同好、有督促
在筆者成立的讀書會中,有很多伙伴在完成自己的讀書計劃 后復盤時,都紛紛表示,初加入讀書會時,著實為讀書效率不高 而苦惱。 加入讀書會有很多好處,學會了高效閱讀是令他們非常 受益的一件事。
在讀書會中,你需要按照規定的時間來完成一定量的閱讀任 務。 比如堅持每周共讀一本書、選讀一本書。 這樣有規律地訓練 下來,就能養成閱讀的習慣。
加入讀書會,你可以結識到更多同樣喜歡閱讀的朋友,大家 可以交流自己的閱讀體驗和讀書心得,這會激發你的閱讀興趣, 讓你更熱情地投入閱讀。
另外,讀書會經常會組織小組討論,你需要在這個過程中發 表自己的看法,并與其他人交流。 我們還鼓勵大家就讀書內容寫 作、投稿輸出,這些都能督促大家將高效閱讀堅持下去。
本文節選自|《如何高效閱讀:寫給所有人的讀書精進指南》
作者|丁玥 著
About us
主編:鹿|本期編輯:流星雨
投稿/商務合作/咨詢
微信后臺留言or 郵箱:wmsygsdr@163.com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