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已經過去小半個月了,我卻在一場發布會上找回了自己的童年。
端午假期前,在雁棲湖召開了一場 212 品牌的發布會,沒錯,就是那個有 60 年歷史的 212 吉普車。軍綠色、方盒子、吉普車,配上激情燃燒的歲月記憶,對于在部隊大院長大的孩子來說,這沖擊力不亞于在工位上午睡夢回學生時代。
誰說中國沒有汽車文化、沒有品牌故事,不是現成的嗎?不過,這個充滿了故事的車型如今的境遇似乎并沒有歷史那么輝煌。如果不是這次品牌發布會,很多人可能都沒注意到,212 車型時至今日還在生產。
212 的老故事對于60后、70后、80后來說,是專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大G;不過,僅依靠情懷,無法讓一款車型成為常青樹,更難讓 212 從一款軍用車型做成一個越野品牌。
在國產越野扎堆的當下,212 品牌要搭上硬派越野的新風口,需要的不僅僅是情懷。
「卡脖子」突圍鼻祖,國產方盒子先驅
雖然情懷不是萬能的,但不得不說,硬派越野絕對是汽車里精神屬性加成最大的領域:純血軍工屬性、翻山越嶺的耐用考驗,這些精神 buff 讓奔馳大 G、帕杰羅(參數丨圖片)在國內市場橫掃多年。可以說硬派越野的車主,無一不是被極限、挑戰和自由吸引的。
這些屬性,在 212 身上都有。
提到精神屬性,我們不得不回顧一下 212「闊綽」的歷史。作為中國汽車工業史排得上前三名的大 IP,212 吉普車用現在流行的說法概括一下上:「卡脖子」突圍的鼻祖,國產方盒子的先驅。
上世紀 60 年代,中蘇關系破裂,蘇聯撤銷援助,也包括「嘎斯 69」吉普車的供應。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北京汽車制造廠接到任務,開始設計新中國自己的第一款軍用越野車。從 210 到 211,最終在 1965 年量產 212 吉普車。
從當年的參數看來,2445cc 的直列四缸汽油發動機,配上一臺 3 擋手動變速箱,最大功率為 75 馬力,最大扭矩為 172 牛·米;整車重 1395公斤,最快時速可達 120-130 公里/小時,百公里油耗約為 14升。從參數來看,比卡它脖子的「嘎斯 69」還強。
如果說現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是彎道超車,那 212 當年算是直道突圍了,純靠在工廠的敲敲打打,突破了工業技術的封鎖。
從那開始,212 作為軍用越野車上過越戰前線、參加過國慶閱兵,耐用性經受了實戰考驗;作為公務用車,212 在那個汽車還是稀罕物的年代保有量達到了 60 萬輛,是爸媽那代人小時候為數不多對汽車的記憶之一。
用二一二越野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陸云然的話來說,「雖然上一代越野人年紀偏大,但他們的故事并不老」。如今讓大家興奮的「突破技術封鎖」、讓大家自豪的「國產汽車崛起」,212 在 60 年前就都做到了;不少越野玩家看重的「玩沙」性能,212 這個采用前后硬橋結構的「沙漠王」也不在話下。
不過,怎么把 60 年前的「榮光」延續至到全新 212 品牌里呢?在陸云然看來,情懷這個東西不是虛的,它有著極強的號召力,同時也會推動產品研發、品牌故事的講述。
如何把「情懷」的實際作用最大化,在傳承的同時堅持創新,就是 212 品牌接下來的難題。
老瓶裝新酒,是個難題
當年突破「卡脖子」的從零到一,上前線的實戰考驗,讓 212 成了不少國產硬派越野發布會上致敬的對象。但是,背著這個大 IP 的包袱,212 這些年走的頗也是為坎坷。
2015 年,北汽集團將自己所持的北京汽車制造廠股權全部掛牌轉讓給富路集團。至此,北京汽車制造廠正式與北汽集團脫鉤,到了 2020 年公司總部也從北京遷往青島。
2021 年,北京汽車制造廠推出了「百年致敬紀念版」212,來了次致敬經典。不到 10 萬的價格、原汁原味的外型,吸引了不少老兵和軍迷的關注;不過,夢回 70 年代的配置和內飾、軍工級「不拘小節」的質感,勸退了不少心動的消費者。
原因很簡單:一款為了軍用而打造的車型,在舒適型、做工質感和安全理念上的標準,顯然跟現代用戶的需求不太匹配。大家想要 212 身上突破技術封鎖的精神,想要 212 久經戰場考驗的越野性和耐用性,但是并不想重溫幾十年前因為技術和場景限制的駕駛體驗。
好在,212 自己也意識到了這點。在發布會后的采訪上,二一二越野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陸云然表示,212 有很多故事,有很多歷史,但是目前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專注于產品實力的打造;只有先把滿意的作品交給用戶,才能有機會去專注于用戶價值的提升,和品牌資產的增長。
據陸云然透露,212 品牌和全新 212 車型從 2020 年真正開始籌備,到今年內即將上市,還在不斷打磨。用了近 4 年的時間,就是要考慮如何給 212 這個老 IP 裝上被市場接受的新酒。
比如,全新 212 將基于 WY 專業越野平臺打造,這個專業的越野平臺兼容傳統燃油和混合動力系統;同時,212 還推出了輕量化材料技術的 WB 平臺,未來將推出更市場化的車型。
在造型上,212 既延續了經典外型,比如前臉保留了「一拱、二圓、三橫、四縱」的產品設計基因;用極短的前后懸設計,保證越野的通過性;用非承載式車身、前后五連桿整體橋式懸架,以及分時四驅系統,保證了相當高的越野純度。
同時,陡坡緩降,兩把差速鎖,可斷開防傾桿等配置,能滿足大部分人的越野需求;就連 212 經典的單邊「防空燈」也保留下來,變成了露營射燈和記錄儀。你看,經典的設計不只是紀念品和吉祥物,也可以被賦予新的功能。
從網上傳出的內飾照片來看,相比于之前過于「軍工級」的內飾,全新 212 內飾的質感和舒適性也提升了,照顧大眾消費者的體驗。
(圖片來源:見水印)
從目前的規劃來看,212 不會按尺寸推出套娃車型,而是按照硬派越野車的習慣,分場景推出車型,比如入門級越野車、重度越野車型等,全新 212 基于的 WY 專業越野平臺后續也將繼續開發三門版車型、皮卡版車型。
在不同場景定位下,細分車型的價格跨度也比較大。從配置到車型規劃,完全按照目前市場上越野車型主流的打法來走。
最后
2024 年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硬派越野大年」。
前不久的北京車展上,福特烈馬、深藍 G318、方程豹豹 8、純電大 G、北京 BJ40 魔核電驅版等方盒子車型扎堆亮相,「方盒子」這個小眾賽道一下成了個品牌的流量密碼。
在這個節點推出 212 品牌,對于 212 來說既是幸運的,也是艱難的。用戶對硬派越野接受度提升,市場規模的擴大,讓 212 有更大的市場前景;同時,競品車型的增多,競爭的加劇,也讓 212 的品牌剛一亮相,就面臨了產品性能、定位、價格等全方位的考驗。
就像陸云然說的,「 越野車既是文化的比拼,也是技術的軍備競賽,212 離不開越野,但是不止于越野。在工具型市場, 只要產品足夠好,用戶的口碑 就極易建立, 因此更具有打造品牌的價值。」
在這波競爭中,212 的優勢在于它在越野愛好者心中無可替代的地位,在于它代表著在關鍵時刻能扛得住的責任與擔當;正因如此,全新 212 更需要用產品力和品質來回應這些愿意為了熱愛而等待的人,讓大家看到 212 新的價值。
從 212 車型,到 212 品牌,212 首先要挑戰的是它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