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是高考季, 1342萬學子走入高考考場,步入人生的抉擇時刻。
本月也是畢業季,此時1179萬大學應屆畢業生離開校園,進入現實社會。
在祝愿高考生高分在握的時候,小閑也祝愿各位畢業生都能順利入職。因為今年的職場的確更殘酷了一點。
社會的現實
盡在八分之一失業率
沒有機構公布當前真實的社會失業率,但并不妨礙我們用間接數據來估算一下。
比如BOSS直聘網今年一季度平均活躍人數達到4660萬人,這個活躍數據代表著等量人群在頻繁的刷招聘信息,在投簡歷。
中國當前城鎮常住人口9.3億,估算身處就業年齡段的適齡人口,大約有3.5至4億人。用活躍求職人數除以就業適齡人口得出,目前真實的社會失業率大致在11.5%~13.3% 左右。
也就是25歲至50之間的城鎮居民,大約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失業。
而2024年一季度BOSS直聘網站的活躍人數,同比增長了17.4%,經濟越差招聘網站越火,這是常理。
大部分城市網約車司機的注冊量已經接近飽和,24年公務員國考筆試的錄取比例是57比1,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474萬人,同比增加17萬人。
地產行業的現狀
有一半源自地產人自己
不少應屆畢業生向小閑吐槽:
房企從投拓到營銷,招聘的職位寥寥無幾,應屆畢業生們既要和前兩年的學長學姐們血拼,還要頂住地產老炮們降維降薪的競爭,用人單位還想著用一份工資兼收兩三個崗位的工作回報。
學了工民建和給排水,并不能有助于送外賣時搶單;學了城鄉規劃和建筑學,開網約車一樣也要在機場車站排隊。即便早出校門幾年,在社會上摸爬過一輪,也不過是在視頻平臺開課,給零基礎小白們講解圖紙,求點贊和亮燈牌。房地產行業,不該是這么難吧?
房地產行業萎頓到今天這樣光景,一半成因在于調控,一半成因在于地產人自身,把太多精力都花費在不該做的事情上。
在做PPT上花費精力太多,一稿兩稿三稿,經理稿總監稿副總稿,集團匯報稿。多少地產人沒買過專業類的書籍,卻買了一堆制作PPT的插件和網站VIP。
在借錢上花費精力太多,借年化15%的錢拿地,再借年化12%的錢替換前一筆債務;不動產包裝融資、內保外貸發行海外美元債。把借債還債這一套玩的樂此不疲,卻忽略了只有賣房才是還債的最佳方式。
在流程上花費精力太多,立事要有流程、匯報要有模版、做事要有準則、檢事要有表格,應對不同的領導還要有不同的排版格式。為了一年一次的低頻事件,也要整出一套有厚度的操作說明書。
一個行業躺著賺錢的時間太長,就會讓從業者誤以為,這個行業就應該是躺著賺錢的。一個人依靠著大勢掙錢太多,就會讓人太過高估自身的價值。
只要需求存在
社會就依然需要房地產
小閑要說的是:先不要失望,房地產在社會經濟中依然是支柱地位。
畢竟我們走在成為發達國家的道路上,只要發展不停滯,對于房地產的需求就不會停滯。
居住舒適度需要被滿足,對居住環境改善的需求依然存在;棚戶區規模化拆遷之后,城市中大量老舊住宅更新翻建的需求依然存在。
房地產的金融屬性雖然被一再刻意削弱,但是它作為商品的現實屬性依然存在;城市化率的提升雖然放緩,但上升的趨勢依然存在;中大城市特大化、大城市衛星化集群化的趨勢依然存在。
釋放需求、尊重需求、了解需求、滿足需求、引領需求。前面兩個是社會責任,后面三個是房地產的行業責任。只要社會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存在,社會對房地產的需要就依然存在。
被調控壓制了四年行業發展,它依然還有頑強的生命力,積極的適應迭新能力。
房企從曾經的三級架構或者片區分管,開始回歸到“扁平化管理”;適應市場現狀,重塑響應效率。
房企從借美債借基金,開始回歸到“強化銷售”;重新梳理產品價值,向銷售端傾斜資源,更多的依靠自身造血能力去完成化債。
不論是百強房企還是地方房企,都放棄了復制粘貼的開發模式,開始回歸“重視客戶改善需求”上。重視研發、重視優化、重視品質。
整個房地產行業能看到的,是積極的調整、積極的變革、在適應政策環境下努力的積蓄與生存。
房地產依然是
改變世界面貌的行業
從某種程度上說,要感謝這四年的宏觀調控,打掉了房地產行業身上不少病態。讓房企開始重視學習、重視需求。
房地產行業歸根結底,并不是只有公攤面積、按揭貸款、炒房投資這些負名詞。它是個改造環境、改造世界面貌的行業,更是一個把藍圖落地的行業。
每一棟建筑都是一座地標,都是一座佇立幾十年的作品。每一戶住宅,也都是一個寄身在其中的家庭。
期望選擇報考建筑、設計類學科的學子,別放棄對一個煥新行業的期待。
等你們在四年后畢業時,大概率可以遇到一個嶄新的、有活力的房地產行業。一個能夠尊重專業、關注人文、體現傳統、融合美學的房地產行業。
你們可以把這個行業,做的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