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索尼的PS5和微軟的Xbox Series發布,象征次世代的游戲主機在2020年正式揭開序幕,兩大廠商當時把餅畫大畫滿主打“次世代體驗”,相比上一代的PS4個Xbox One,次世代主機除了在性能上有明顯的提升以外,還支持光追和4K以及120幀和讀取速度暴增的SSD,發布會上展示的游戲也讓玩家充滿期待。
到了新主機的發售日,PS5和Xbox紛紛賣到斷貨,這套大餅看似奏效,游戲產業開啟了短暫的紅利,當時前景看似一片大好,大家都等不及擁抱次世代主機的美好體驗,然而在3年半的時間里,不少玩家對次世代主機的口碑漸漸反轉,總感覺少了什么重要的東西,從一開始的迫不及待然后變得焦急,直到現在的不耐煩。
沒錯,那個缺少的東西就是游戲機上最核心,那些屬于全新世代的游戲,它們到底去哪了?
有玩家抱怨這個世代的游戲陣容相當寒酸,感覺沒出過幾款3A大作,還有人想起當初拼命找黃牛搶主機,現在回頭來看毫無意義。更糟的是索尼還在今年年初宣布,在明年的四月份之前,都不會推出類似《戰神:諸神黃昏》和《漫威蜘蛛俠》等第一方大作,更坦言PS5即將進入生命周期的后半段!
其實放眼整個游戲界,確實有不少好游戲,不過當你把每個平臺拆分,個別衡量它們所帶來的價值,以及獨占游戲的數量,就可以發現問題所在。拿售出超過100萬份的PS5以及Xbox360暢銷游戲做對比,在PS5推出的3年半里,只有6款突破百萬銷量,而Xbox360在同時間內,卻有33款超過了百萬銷量,這個差距可能是因為現在的游戲基本上采取的是多平臺策略,瓜分了不少PS5銷量。
但要知道的是,當年Xbox360那可是黃金年代,游戲推出的速度不光快,而且都相當出彩,有大作有小眾,種類超級多,不像現在每款大作的發售間隔長,而且大部分游戲不是重置就是續作,要不然就是人人喊打的在線游戲。
更別提PS5在發布的前期還搞跨世代,讓新游戲同時支持上世代的PS4,這個做法在前期還算合理,不過現在還玩這招就會有人不想升級主機,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年底即將推出的《使命召喚:黑色行動6》,會登錄PS4和Xbox One,這也讓不少人吐槽為什么2024年的游戲還要在10年前的老機器上賣?
但事實上,有48%的PS玩家都還在PS4上打《使命召喚》,同時根據索尼的數據報表來看,月活躍玩家有一半還在用PS4。這也反應出來次世代游戲機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玩家缺乏購買新主機的動力,同時也讓游戲廠商陷入尷尬的局面,如果選擇放棄支持上代主機,就相當于直接放棄將近5000多萬PS4玩家的市場。
至于主機大廠們不斷推廣的獨占游戲,雖然一直都存在爭議,也被視為對消費者不友善的銷售策略,但利用游戲吸引玩家買主機這招確實管用,在過去也張明能推動主機銷量,但在游戲界漸漸失去真正獨占的概念,并在索尼缺乏強有力的游戲陣容的情況下,獨占游戲似乎在慢慢失去影響力,并且愿意為了獨占游戲而跑去買PS5的玩家應該不占多數。
再來簡單盤點下索尼本家工作室的情況,照理說這些工作室都得推出能帶動主機銷量的重磅游戲,實際上卻有好幾家工作室鴉雀無聲,完全不知道在忙什么,只頻頻傳出裁員以及項目胎死腹中的負面消息。
雖然對次世代主機充滿無奈,但我對于主機還是有一份感情在,也希望它們能再次重返榮耀。回想十多年前游戲的黃金年代,Xbox360不光推動了多人游戲在主機上興起,還提供了豐富的游戲組合,大作接連不斷,小眾多元化,每過一段時間就有新游戲可以玩,當時《戰爭機器》的畫面表現力,第三人稱視角設計充滿革命性,還進而影響了后續一大堆制作組致敬模仿。
即便是在幾年后,微軟以最糟糕的方式發布了第三代主機Xbox One,還是有許許多多玩家排隊購買,但如果對于新游戲現如今大廠們還是無動于衷,深怕這個世代就像網上說的一樣,只不過是上個世代游戲機的高清重置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