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長沙師范學院“紅色三部曲”到民盟人物系列肖像,肖偉五年來創作了近千幅主題人物作品,他說繪畫是一場苦行僧之旅,必須熱愛才能堅持。
筆尖在素描本上不斷摩擦,3分鐘后,當一幅活靈活現的人物速寫躍然紙上時,幾十位圍觀學生紛紛發出驚嘆和歡呼。
在湖南省藝術研究院舉行的“師·范——徐特立先生和他的學生”主題美術作品展現場,為學生們示范速寫的是這些畫作的創作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長沙師范學院教授肖偉。
從長沙師范學院“紅色三部曲”到民盟人物系列肖像,肖偉五年來創作了近千幅人物作品,引起了許多關注。“繪畫是一場苦行僧之旅,必須熱愛才能一直堅持。”肖偉告訴記者,“希望觀眾通過畫作了解人物背后的故事,從中收獲啟示和力量。”
實驗和“玩”的創作心態
高個、長發,爽朗的笑容,出生于山東梁山縣的肖偉,頗有幾分梁山好漢的俠義之氣。
兒時的肖偉對繪畫有一種無師自通的喜愛,《水滸傳》連環畫是他最早的繪畫啟蒙。上小學的他總趴在桌上涂涂畫畫,老師們打趣,“這孩子看上去特別專注的時候肯定是在畫畫”。
在鄆城三中備戰高考的經歷,則對肖偉的繪畫之路有著特別意義。這個坐落于鄆城、菏澤、鄄城三縣交界處的鄉鎮高中,當時因特長教育而聲名鵲起,“學校里兩三百名美術生,每年八大美院都要考幾十個”。
回憶起那年的備考時光,肖偉有一種幸福感:學校允許學生在外住宿,一幫志同道合的藝術青年分散住在鄆城黃安鎮的各家各戶,一塊找模特寫生,互相點評;學校定期請來名家上課,老師就騎著自行車在村里轉著圈通知。在他看來,這種互幫互助的朋輩影響遠勝于老師的灌輸式教育。
2001年,肖偉考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選擇了當時最熱門的動畫專業。4年后,正值國產動畫崛起之時,虹貓藍兔深受孩子們歡迎,以宏夢卡通為代表的湖南動畫產業位于全國第一方陣。肖偉被蓬勃的湖南動畫產業所吸引,來到當時的湖南兒童工程職業學院(長沙師范學院前身)。
“一秒鐘動作流暢的動畫至少需要12個關鍵幀,因此對繪畫功力要求很高,結構造型能力要強,速度要快。”肖偉后來考取了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碩士,研究方向是動畫創作,并參加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項目“中國當代水墨動畫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得到吳山明、卓鶴君、何水法等名家親授或示范。
很長一段時間內,肖偉以隨心所欲的散漫式創作為主,嘗試過CG繪畫、動畫、油畫、水彩、丙烯、水墨等各種創作材料,并采用寫實、夸張變形、抽象等多種表現形式。在實驗和“玩”的創作心態下,他的作品多次入選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和省展。
《文史博覽·人物》2024.5 《畫家肖偉:繪畫是一場苦行僧之旅》
創作“紅色歷史三部曲”
“2005年春天,我第一次來長沙時就喜歡上這里了。”肖偉記得很清楚,那是個陰天,他從長沙火車站坐127路公交車到學校應聘,“在車上看到穿著少數民族服裝、背著背簍的行人,風吹在臉上很濕潤,到處綠油油的,那種感覺很舒服”。
自1912年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創辦長沙縣立師范學校,這所百年名校走出了田漢、許光達、廖沫沙等一大批中國近現代著名人物。隨著對學校歷史的日益了解,肖偉逐漸意識到:“這不就是最好的創作題材嗎?”
徐特立有十年“破產讀書”,肖偉制定了“五年計劃”:在工作之余為長沙師范學院創作紅色歷史三部曲:《堅強的老戰士徐特立畫傳》《國歌嘹亮田漢畫傳》《開國大將許光達畫傳》。
2021年1月,耗費兩年之功的《堅強的老戰士徐特立畫傳》出版,分8個主題創作的170余件水墨人物作品,全面展示了徐特立的一生;一年后,《國歌嘹亮田漢畫傳》面世,214幅水墨人物畫,以穿插回放式敘事,描繪出田漢的人生軌跡與中國文藝史、戲劇史、湖湘文藝史相互交織的畫卷。
從故事的收集與考證、圖像素材收集,到不同階段人物造型的推演、精神氣質的表現,肖偉對歷史細節的挖掘令人驚嘆。每幅作品既要符合歷史事實,又要恰如其分地表現角色所處時代,他感慨,“這些準備缺一不可,哪一件都不是易事”。
“為什么要選擇這些歷史人物來畫?”這是肖偉被問得最多的問題。他不禁回想高中時第一次看到羅忠立的油畫《父親》,那張布滿皺紋、飽經滄桑的臉曾帶給他極大的震撼,他因此愛上人物肖像,并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給人們帶來正向影響。
“一場尋找初心的過程”
在長沙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的三樓畫室里,肖偉經常靜靜作畫至深夜。邊教學邊創作,是他理想的工作方式。
季羨林、費孝通、聞一多、陶行知、吳冠中、劉海粟、華羅庚、梁漱溟、梁思成、金岳霖、蕭乾……畫室里最引人矚目的,是上百幅中國當代著名人物水墨畫像,他們有一個共同身份——民盟盟員。
“民盟真是一個寶藏組織,有太多太多大師了。”身為民盟盟員的肖偉自豪地一幅幅介紹,“這是中國胚胎學創始人童第周、這是著名音樂家雷振邦、這是中國動畫的開山鼻祖張光宇,哦,這是作家梁曉聲,也是這個系列里唯一在世的人。”
2024年3月19日,民盟北京市委和民盟湖南省委會在湖南圖書館聯合舉辦了“民盟先賢肖像巡回展”,其中有數十幅肖偉創作的湖南民盟先賢肖像,包括楊開慧好友李淑一、被稱為“中國試管之父”的盧惠霖等。
為民盟先賢繪制系列畫像的念頭,來源于肖偉為田漢畫傳搜集素材期間。他偶然發現田漢朋友圈里的聞一多、歐陽予倩等人都是民盟盟員,留心查找后,他驚覺民盟中的大師遠遠超出了認知,“這個創作過程對我來說,是一場尋找初心的過程,讓我更加了解和熱愛民盟組織”。
多年來,肖偉一直隨身攜帶速寫本,在會議室、咖啡館或是停車等待的路邊,他總是抓緊時間畫上一幅,可能是等待的行人、賣貨的小販,也可能是嬉戲的母女、街邊的小狗。多年來的即時性繪畫,讓他積累了數十本冊子、數萬張速寫作品,打下了扎實的造型基本功。
“在繪畫時我的心是靜的,思想是馳騁的。”肖偉感慨,當年考進各大美院的同學,絕大部分都改行了,從事繪畫的寥寥無幾。他慶幸自己選擇了湖南,選擇了高校,“講課并不是簡單重復,在和學生的溝通中,我也跟著一起成長”。
文 | 政協融媒記者 劉敏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