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高考時間,這是一年一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日子。
盡管高考時間改為6月7日已經很多年了,但提到高考,我腦海里還是浮現出7月7日。
并不是因為我懷念高考,只是“高考”一詞對于曾經十幾歲的我來說,充滿了巨大的殺傷力、恐懼感和緊迫感。
7月7日對于我這一代學渣來說,不僅僅是Deadline,更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搞笑“悲壯”。
起碼高考結束的頭十年,每年臨近高考時候,誰一說“高考”二字,我都會心頭一緊,畢竟作為資深學渣,人生中第一次不堪回首的,就是高考成績。
其他的不堪回首,似乎可以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淡化,可慘淡的高考成績如同貼在腦門上的大字報,一輩子都忘不了。
還好,這么多年過去了,高考成績仍在,可我的臉皮也厚實了許多,現在每年臨近高考,自己的一些淺薄感悟,出現在腦海中。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面對高考時候,不必再有我們這代人的心理壓力,因為看似是獨木橋的高考,實際上,已經是年輕人未來可以走的最寬的路了。
對于普通家庭的學子來說,未來的路大概離是越走越窄。
從“旗開得勝“到“紫腚能行”,這種近乎可笑的行為,你把它看作新民俗也好,新迷信也罷,都不重要。
這片熱土上,任何時代都不缺少那些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大師兄”。
都已經2024年了,整個社會還把高考看得如此重要,是一種過度扭曲的不健康許愿。
學歷,曾經讓這一代高考生的父母們,也就是我的同齡人,甚至比我還小的這代父母們,多多少少都親歷或者接觸到通過高考改變命運,或者階層小跨越。
所以,根據自己的人生“成功經驗”,也認為子女通過高考,能實現自己未實現過的階層大跨越。
事與愿違,時代變化的太快了。
我們這代人,絕大多數都會認為是高考上大學,是學歷實現了階層之間的交流和小跨越,實則沒什么關系。
改變我們這代人命運的,是允許階層交流的市場化。
直接點說,就是加入WTO,徹底打開了外貿,通過外貿需求量急增,衍生出來各種各樣的行業和大量的體制內外的就業崗位,更多需要各門學術知識的新崗位,孕育而生。
這是以前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曾有過的情況。
否則,就是都讀到博士,甚至博士后,最終,也無非就是個上山下鄉,抽工回城,在工廠里打螺絲的2.0版本。
高考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培養人才,而是為了篩選人才。
在社會行為中,充滿了與我們具體生活毫無關聯的知識和標準。
這類的知識和標準,主要目的起到一個篩選的作用。
如果把生存作為人類一切行為的最高級,那么所謂的考試思維、不求甚解、解題套路,都不過是通過篩選的必要手段。
這些手段,沉迷于其中,容易成為書呆子;忽略于其外,容易被篩選掉。
最好的辦法是,精于套路,又不拘泥于套路。
可惜啊,18,9歲時候的我,完全不懂得這些。
大學期間刷學歷的過程中,尤其是文科生,包括我在內,都比較嘴硬,可內心是很虛偽的,抵觸面對自己其實啥也不會的事實。
我們在追求學歷的時候,不妨多接觸下社會,賺點錢;
尤其在讀研期間,校園里多摸魚,找各種機會去社會上實踐,淺嘗輒止的社會毒打,起碼會早點上去社會這個岸。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的起點,是父母努力創造的優勢。
可是,現在開始起跑的話,在抵達終點之前,只要你保持奔跑,等你踏入社會的時候,現在跟你同一起跑線的同學,肯定有一些被你甩在身后了。
人生,從來都不是短跑沖刺,根據自己的節奏保持奔跑,到達終點的時候,你會開懷大笑。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