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精神疾病孩子的媽媽問我,考研有錯嗎?考博士有錯嗎?人不應該往高處走嗎?人不應該有理想嗎?當一個人的希望一個人的夢想足夠大的時候,對于一些人來說只能進入妄想來實現。現實中你不是耶穌和佛祖,不是宇宙之王,明星不會和你談戀愛,你也不是無所不能的神。
一、有欲望就指向未來,未來永遠是一個夢
孩子因為出國留學讀研究生了,在國外突發精神疾病,咨詢的時候媽媽就問我,我希望孩子考研有錯嗎?我寧可讓孩子未來恨我,我也要讓她有一個高的文憑,有一個好的未來。結果就是媽媽很失望,孩子病了,不但學業不能繼續,未來獨立生活可能都有問題了。所以媽媽很懊惱,那么努力培養的孩子,讓自己的希望落空了。
媽媽說我信主,我不渴望金錢和權利,我也討厭紛爭,我自己的愿望就是回我的天國,對孩子的愿望就是希望她在國外好好發展,畢竟國外工作競爭環境能好一些。在媽媽的概念里,追求金錢,追求權利才是欲望,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就不是欲望??墒遣还苁鞘浪椎倪€是靈性的欲望都是一樣,每一個欲望都是一個限制,即使你欲求自由,那也是一個限制。
除非這個欲求完全去除,否則自由不可能發生。只有你變得沒有欲望,自由才會發生。那不是你欲望的結果,而是沒有欲望的結果。因為欲望就意味著此刻是不好的,是不安全的,此刻是焦慮的、是緊張的、不快樂的,未來才好,天國才好。此刻是匱乏的,此刻是痛苦的,我在忍受此刻的痛苦。有一天我的孩子考上我認為的理想大學,我才能快樂。有一天我到了天國我才能快樂,幸福永遠在未來,在此刻從沒有發生過。欲望會把你引導到未來,會把你導進幻想和做夢。
二、欲望意味著你不在此地,不處于真實的此刻之中
未來是一個夢,當你投射到未來,你一定會遭到挫折,因為未來的夢摧毀了此刻真實的存在。你失去了此刻的創造能力,你一直在拖延,總覺得未來會好。她和愛人關系不好,她總是說男人是她的障礙,她總是回避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因為解決這些問題很頭疼,給自己帶來很大煩惱,很大的麻煩。她說自己是一個簡單的人,不想那么復雜。
媽媽說除了耶穌之外,我對所有的男人都失望。我討厭世上所有的男人,一個人如果帶著討厭的心,即使真到了天國,自己討厭的心態不變,到那個世界就能快樂嗎?世界本來是多元的,多角度的,如果你總是選擇簡單的角度,你就看不到別人的角度。你就認為自己的角度才是對的,別人的都是無理取鬧,都是和自己作對。媽媽說在生活中別人說的話和我不一樣,我就很憤怒。實際上媽媽一直在控制別人的思想,最后受害的當然就是孩子,因為孩子在你身邊無時無刻逃離不開媽媽的控制。
因為形成一個問題的結果都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很多人問我精神疾病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有的人說是基因帶來的,也就是說你天生就是有問題的。有的人說后天的創傷,是后天錯誤教育的結果。心理學家把后天的問歸結到三個方面:過度保護,過度干涉,過度批判。單一的思想比如你只要學習好了,未來一切都會好。單一性學習的結果就是這個孩子只會學習,和外界交流交友的方面沒有發展。
三、你認為那個是天堂之門而當你進入你才發現它是地獄
我們從電視和電影中也能看到很多學霸和天才行為都比較古怪,他們在一個開放的社會,一個注重人才而不太注重品行的社會,他們就能發展的很好。在道德比較高,比較嚴苛的社會環境下,這樣的孩子發展起來就很困難。因為他們不會和別人交往,不會揣測別人的真實想法。別人說什么自己就相信了,最后發現不是那么回事兒。慢慢就會覺得別人都很虛假,甚至都很討厭,自己慢慢自然就會離開人群,對于他來說,搞人際關系比學習還累,還復雜。
只是從世俗的欲望改變到彼岸的欲望,從物質的欲望改變到靈性的欲望,而不是從欲望改變到沒有欲望。因為有欲望就有痛苦,只有保持覺知,要慢慢地注意看每一個欲望是如何變成痛苦的。你一直想要快樂,你總是給自己最優的選擇,然而結果是你總是往痛苦走,你認為那個是天堂之門,而當你進入你才發現它是地獄。如果你有欲望,你就不可能快樂,你只能夠希望和失望,然后有更多的希望和更多的失望,這將成為一個死的循環。
一個女孩中考沒有考好,她想上一個理想的大學給自己挽回顏面,結果大學也沒考好,她就發誓一定要考研,盡管考研成功了,可是自己卻得了嚴重的焦慮癥和抑郁癥。有個女博士婚姻很痛苦,她說我和我愛人都是博士畢業。結婚七年了,他什么家務都不做,關鍵是工作上一點兒沒有上進。同樣我已經加薪升職好幾次了,他為什么會這樣呢?人最大的不同就在這里,你考博用了七分力,他可能用了十二分,他早就透支了他的未來。
四、沒有覺知學來的知識都是毒藥都是限制
媽媽說怎么能沒有欲望呢?實際上人很難保持獨立,我們很容易被社會裹挾,你有的我就要有。有覺知就是說我可以學習,但不要拼命的學習,考好考不好不重要。就像一個人可以去創業,成不成功不重要,你只去做。不要把它當成我考不上我的人生就完了,我事業不成功我的人生就完了。我婚姻不好,我的人生就完了。孩子不好,我的人生就完了。這些限制性思想才是問題所在,必須達成才是問題所在。
媽媽說那要怎么做呢?我說我們總是給孩子選擇最優,那個最優就是一個獨木橋,因為她不能走中等路線,不能走最差的路。多元選擇就是我們至少有三條路可以走,你是上等人,你也可以做下等事,能伸能屈。我們總是能上不能下,孩子就會怕犯錯,他們只能走順風路,遇到逆風就一蹶不振了。
允許她表達瘋狂,一個瘋狂的頭腦才會寧靜下來。媽媽說她脫光衣服也不干涉嗎?我說你干涉她就不會穿上,你不干涉,她充分的釋放自己幽暗的部分她自然就穿上了。從小父母總是說面子重要,現在她就想讓你們丟面子。因為她覺得我裝的太累了,都是你們讓我變得如此虛假,由極左走到極右,愛面子到完全撕破臉皮,裝累了現在要完全卸的裝備,或者父母從來沒有看到這個真實的人,父母一直遵守著道德道理。她只能通過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只有極端的表達才會被看到。了解背后的動力,才能真正的走進她的內心世界,所謂看到即療愈,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孩子。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催眠師,簽約作者,老師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