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應天府知府生得腰圓背厚、劍眉星眼,大紅褂子一披,儼然一副官老爺氣派。
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賈雨村。
從落魄書生到一方父母官,只用了不過短短5年時間的賈雨村,居然遭一衙門小吏威逼脅迫,此人究竟何方神圣,何事威逼,失蹤后又去了哪里?
一:衙門小吏如何得罪知府老爺
正應了那句話,與虎謀皮自不量力。
遇到頂頭上司,理應是八方逢迎四面高歌才是。
這個衙門小吏(簡稱門子)當真如此蠢鈍?
原來門子得罪賈雨村卻是犯了一個官場大忌,讓后人無不唏噓,深以為戒。
話說那日門子像往常一樣準備去衙門報到,
聽聞今日新來的官老爺要斷案,更是歸置一番早早出門。
見臺上官老爺氣宇軒昂好不威風,定睛一看,怎的這般面熟?
門子別的本事沒有,偏偏記憶力驚人,常常見人見事過目不忘。
此時他很快便認出新上任的知府是自己8.9年前的舊識“落魄書生賈雨村”。
門子心里大喜過望,暗下決心定要攀上這棵高枝。
按理說投靠大樹原本無錯,門子為何又因此得罪賈雨村呢?
話說初來乍到的賈雨村此時正準備判決一個案子,前因后果已經查實,
正準備“按正常流程”宣判結案。但門子突然一直搪塞給賈雨村使眼色。
雖然不知道門子是誰又為何阻擾他斷案,
生性多疑謹慎的賈雨村還是選擇了暫停斷案,讓門子到后廳說話。
到達后廳后賈雨村端坐在堂一臉疑惑的看著門子,門子卻不慌不忙一臉胸有成竹的對賈雨村道:“大人真是貴人多忘事,不過8.9年光景,竟就把我忘得干凈了?”
賈雨村又仔細端詳一陣,還是沒太多印象。
門子也是一臉的不客氣,自報家門道:“大人可還記得葫蘆廟里之事?”
每個人總會有一些不堪回首的過往,尤其是一個從底層泥濘中一點點掙扎上位的人,
更是十分忌諱別人談及自己的老底。
一來怕被人抓住把柄,二來這等出身臉上也無光。
就像當今的鳳凰男好不容易憑借努力去到政府單位迎娶富家小姐,結果一堆村里窮親戚涌在單位門前認親,任誰都不能自在吧。
而門子這個看似拉近乎的表現卻是正好觸及到了賈雨村敏感的神經。
好容易得來的高位讓自己可以在人前光鮮亮麗,卻有個不識時務的門子上前念叨自己當年的落魄遭遇。
賈雨村表面客氣實則已然心生厭惡,于是讓出身邊座位示意門子坐過來,一來讓門子放松警惕,二來試探門子心性。
畢竟知府老爺和小吏在身份上還是天差地別,如果門子稍微懂得一些尊卑有序仆不越主的道理,也該誠惶誠恐禮貌回絕。
門子倒好,也不客氣,一屁股坐到老爺身邊,心情那叫一個好。
全然未見賈雨村臉上稍縱即逝的厭惡之情。
有時候如果不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無形間就容易得罪別人而不自知。
尤其是那些和自己身份地位懸殊較大的人,你無法想象在那個位置的人擔心的是什么。
總之一句話:謙卑之心時刻都不能忘,不論是對待貧窮弱小,還是達官貴族,這樣就不會有太多差錯。但有句話叫:得意使人忘形,忘形易出丑。
在苦難中發奮不易,在發達后還兢兢業業就更難了。
朱元璋,劉邦這些開國帝王都未能做到的事,何況一個小吏。
二:“出謀劃策”之功為何獲罪入獄?
興許是見了“舊識”賈雨村內心激動又急于立功,于是門子也不把賈雨村當外人。
坐到一旁后立刻“扶耳告知”,說道:“大人初來乍到有所不知,此案看似簡單:薛潘看上馮淵已買下為妾的香菱,雖說也是被賣家一個香菱賣了兩家給坑了,但最后為了強搶香菱將馮淵打死,按照律法殺人償命只需判了薛潘罪名。但這其中卻又大有學問。”
賈雨村一聽更是一頭霧水,示意他趕忙道來,門子這才侃侃而談:
“這馮源案的原告馮淵,是金陵稱一介書生并無根基,加上父母兄弟皆亡,只剩一個奴仆,為何一直咬著此事不放,無非是想要勒索些錢糧。
但呆霸王薛潘就不同了,他可是賈府賈政老爺之妻王夫人的親侄兒,俗稱的“護官符”,卑職知道大人向來與賈府有些淵源,斷不可因此等小事開罪了。”
聽完門子一席話,賈雨村也是一陣心驚。險些釀成大錯。
在門子的提醒下,賈雨村大概得知了,那個被薛潘搶走的丫鬟就是當初在自己最落魄時資助50兩銀子讓自己得以上京趕考最終金榜題名官運亨通的甄士隱的獨生女甄英蓮。
最終他按照門子的意見,設法大事化小讓薛家賠錢了事。賈雨村為了感激門子,也是私下送了他不少銀兩,并承諾日后一定提攜。
但只有一個要求:對此事嚴加保密。
本來是件兩全其美的好事,門子也為自己從此攀得知府老爺的高枝而心情大好。
不過數日功夫,門子卻被一群官差在家中搜出臟銀,百口莫辯送到衙門審訊。
見到賈雨村后門子大喊冤枉,賈雨村也是為其百般謀劃,眼見人贓并獲,只能教他暫時認罪,事后將他輕判充軍,待回來后再作打算。此時的門子除了賈雨村也沒有人可以依靠,對他也是深信不疑。在和妻子一陣交代后,門子匆匆上來路。
都以為過不久門子就會平安歸來,卻是等到賈雨村都調到其他地方升官了,門子老婆還在苦苦等待,門子卻音訊全無不知生死。
明眼人大概都能看出,門子這個禍事大概率就是賈雨村暗中指示。
那么問題來了:
出謀劃策救了賈雨村仕途的門子為何會落得如此境地。
首先不得不說,門子出的這個計策,說直接點也不是什么“好事”,傳出去更是不得了。
雍正皇帝一上位第一時間殺的就是原來王府里的一幫“謀士”,因為這些人知道了太多他的陰暗面。
“謀”又分“陰謀”和“陽謀”,歷史上陰謀者大多結局都不是很好。
其次巴結別人“不擇手段”,看似是在替別人“著想”,但誰又敢真心對待這樣的人呢。
而且這種事大多都是不光彩的,誰又愿意讓這種不光彩的事一直跟著自己呢。
三:小吏下落不明后最終結局如何
畢竟是知府老爺賈雨村專程打了招呼的,就在大家都以為被發配到3000里外的門子大概率是死在路上了,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卻并沒有死。
門子到了苦寒之地受盡磨難,痛定思痛后大概也知道了真正要害自己的人其實就是知府老爺賈雨村。
他拼勁最后一絲力量在各種非人的虐待下活了下來。
吃了大虧后的他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發奮勵志,最終當了大官,等到賈雨村的靠山賈府已經徹底倒塌以后,他才不慌不忙回到金陵城,忍辱負重多年后,揭發了賈雨村的種種惡行,將其判決。
故事大概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整個故事來看,門子其實也不是大奸大惡之人。
只是人微言輕一心想要攀附權貴,奈何遇到了忘恩負義的賈雨村。
門子犯了職場四大忌:
1.以認親為由揭了領導面子。
2.認不清自己的身份在領導面前沒有保持應有的謙卑和謹慎。
3.立功心切投其所好卻不知道人性是不愿意有任何把柄在別人手里的。
4.從頭到尾他都不了解自己的領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又該如何和這樣的人打交道。
眼見自己恩人獨生女落難都不愿得罪權貴,哪怕只是暗地通風報信讓恩人父女團聚,都不愿冒險的賈雨村,為這樣的人盡心盡力的結果,大抵也只是鳥盡弓藏卸驢殺磨罷了。
四:意料之中的恩將仇報
很多人都認為賈雨村是個利益熏心不擇手段的狠人,這點不可否認。
有些人哪怕在上升之路上為了名利做過一些違反道德的事,
但坐到高位后回想過往種種,依然會盡量從善如流,
不管是出于對以往過錯的悔過還是對未來的擔憂。
而有一類人,卻是從頭到尾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十分重。
不愿意在恩人落難時出一點力就算了,甚至還為了自己能走得更高不惜再踩上一腳。
這個人就是賈雨村。
甄士隱當年在他還是窮書生的時候不計回報資助其上京考試;林如海和賈政后來也是對提攜有佳。
但他卻恩將仇報,將員外的獨生女順勢推入火坑,不遞好言對賈府落井下石。
所以他對門子的所作所為就不難解釋了。
這其中有他貧苦出身,一心不愿得罪權貴影響未來前程的原因。
所以一些有錢人看人一定要看家世,就是擔心鳳凰男因為出身的原因太過看重權勢以后為求富貴不擇手段。
其次因為長期的貧富差距也會導致一些人內心深處生出極大的自卑,哪怕以后得勢了,也會有深深的仇富心理。
門子的不幸雖然是自己的“一時貪念”造就,但他卻也只是想要攀個高枝,為自己日后發達鋪路。雖然方法有些不厚道,但也是一心為了領導解決問題,本質上是沒有害人之心的。
沙彌出身的他對現有生活是感恩的,并不是一個心里有仇恨,扭曲人性的人。
而賈雨村卻是一個頭上長瘡,腳底流膿,完全壞透了的人。
不得善終也是意料之中吧。
雖說英雄不問出處,但卻不得不承認:
過于貧窮與壓迫的環境在很多時候還是會導致一個人人性的扭曲,
哪怕通過努力爬到高位了,當初的不堪與窘迫依然會成為其一生的恥辱時刻介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