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葉 故事來源:陳廣利
“誰才是我們最親的人?”
提及這個話題,我想大部分人第一反應都會說,是有著血脈關系的人是最親的,比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說實話,在我沒生病前,也一直這么認為和堅信的,但多年前,我癱瘓在床后才真正明白:還年輕時,那些有著血脈親情的親人,的確是我們最親的人,可等我們年老生病后,他們都將成為過客,最后最親的是一直在家里被當作“外人”的她!
今年67歲的我,出生在一個大家庭中,家里一共5姐弟。
我是老二,其他分別是大姐、三弟、四弟和五妹。
因為大姐是有智力問題,我這個排老二的,就成了父母之后的第二支柱,父母在外干活掙錢,我就負責照顧弟弟妹妹,
我比三弟大3歲,比四弟大7歲,比五妹大9歲。可以說他們三個都是我帶大的,給他們做飯、喂飯、洗澡等等,都是我在伺候。
雖然我是家中犧牲最大的,為了照顧弟弟妹妹,小學畢業后就沒書讀了,但又覺得自己是家里最幸福的。
因為父母對我很好,打小就對外說我是最懂事和孝順的。
而兄弟姐妹工作后,不僅讓家里的環境變好了,翻修了老屋,還讓我這個二哥跟著吃到了不少甜頭。四弟給我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三弟幫我找了媳婦。
一到過年過節,弟弟妹回來看望父母,給父母買的東西,我基本也會有,他們就把我當第二父母一樣,孝敬了好多年。
所以,在我前半生的人生里,我一直認為這世界上,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后來的子女,就是我最親的人。
而為啥我沒把老伴納入其中?原因是我和老伴就像一對合作伙伴似的,沒有戀愛,也沒有多少共同話題,也許這就是相親閃婚的弊端。
我們結婚后,即使生育了一雙兒女,可我們的關系卻不咋地,要么沒什么話可說,要么就是一說話就容易吵架。
在結婚頭十多年里,我們因為窮和壓力,不知吵了多少架,在我39歲那會兒,弟弟妹妹紛紛都搬出去住了,家里房間多了之后,我和妻子就分房睡了。
加上她經常上中班,我上早班,工作時間把我和她錯開了,晚上基本見不到,早上一大早我又走了,夫妻倆也說不上幾句話。
就這樣,我和妻子的感情,因為工作和生活,就漸漸淡了一樣,只剩一層關系。
然而,前半生,我還年輕的時候,這些血脈親情都是很正常的,可隨著我慢慢變老和生病,這一切關系也跟著發生了變化。我一直認為最親的人,最后都慢慢變得不那么親近了。
4年前,我在家突發腦梗摔了一跤,雖然送醫及時,人救醒了,可我卻因此落下了偏癱,日常生活都需要人護理。
而我發生這么嚴重的事情后,我認為的那些最親的人,結果卻沒幾個能給我依靠。
我在醫院住院治療時,因為老伴腰骨不好,沒辦法完全料理我,而我就想要兒子請幾天假回來伺候我。
住院當天給兒子電話,兒子卻說他一時走不開,就讓同城的女兒女婿來陪護了我兩天。但親家夫妻倆也老了,加上女兒家里也有兩個孩子,最終他們也只照顧了我兩天,一等到兒子回來,她們就立馬走人了。
兒子雖然是回來照顧我了,可他也是很不用心的,一邊伺候我,一邊抱怨這個抱怨那個。才照顧了三天半,他還是以工作為由,加上我已經成功做完手術,他就回去了。
走之前只留些錢,讓老伴實在照顧不了,就請護工來。
可我覺得請護工又貴又挺尷尬,那時候特殊時期,護工難找,找到了隨便一個都要500元一天,還得包她吃喝。而我需要人照顧的時間不多,請護工不太劃算。
于是我就撥通了兩個弟弟的電話,想請他們幫幫輔助老伴照顧我。其實我也不是特別需要他們怎么照顧,就下午他們過來扶著我活動下,幫忙給我洗個澡。
另外我需要檢查時,他們過來抱我一下就行了,耽誤不了太長時間。
并且,他們兩個都住在市里,離醫院近,工作也都很閑,我三弟更是剛退休下來,時間很多。
可是他們都說不方便,手腳也笨拙,怕照顧不好我,然后就來看了看我,打了一千元,讓我請個專業護工好。
很無奈,沒人肯來照顧我,只好讓老伴請了很貴的護工,他們兩個合作者,在醫院伺候了十多天。
雖然請了護工,大多數照顧的工作不用老伴操心,但她也沒得閑,為了我吃得好,除了早餐,讓我只食堂的,午餐和晚餐,都是她從家里給我做好帶來的。
為了讓我不在醫院的無聊和孤獨,每次來都會陪我好幾個小時,然后也會主動給我擦身、按摩。
我叫她別太奔忙,請了護工就讓護工伺候,她卻老是說不放心護工。
出院后,我做了近一年的康復運動,才漸漸恢復了些,而在這一年里,兒女回來照顧我,零零散散不到半個月,他們只會忙著自己事,對于我這個病老頭,他們把錢一丟,就事不關己,啥也不管了。
雖然我知道他們工作忙,生活壓力也大,但我是他們的父親,如今病了好歹也該好好報答養育恩,用心多照顧我吧
而兄弟姐妹,就更不用說了,我從小照顧他們那么多,如今我老了有困難了,他們卻沒點行動表示。
出院后康復的一年多里,三弟四弟那么近,就來看望過兩次,一次是我出院不久,第二次是老家房子塌了,他們要用父母遺留的存款修繕,需要找我商量才順便看望了我。
其他時候,他們也像已經嫁到外地的五妹那樣,偶爾來個電話,說些不冷不熱的話,看似很關心我,實則就是在應付“人情”一樣,讓我感覺不到親情的溫暖。
唯獨過去一直和我感情不是很好的老伴,能一直陪伴著我,為了省錢,出院后她沒請保姆,獨自扛起照顧我的所有事。
喂我吃飯、給我洗澡,扶著我去做康復,為了讓我多呼吸新鮮空氣,每天都推著輪椅把我送到公園去。每天周而復始,即使累得氣喘吁吁,她都沒跟我抱怨過。
為了照顧我,她也犧牲很大,都沒去跳過廣場舞,唱過歌,也沒跟朋友去旅過游。
就算可以把我帶在身邊打麻將,她都沒怎么去了,每天就圍著我轉,還要包容我很多不好的脾氣。
在她的照顧下,終于在一年半后,恢復得差不多,雖然還是有些肢體控制不住,但還是可以自己扶著拐杖行走,也可以自己吃飯和洗澡了。
而通過這次生病,我才真正明白,人老了,最親的人,并不再是有著血脈親情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
首先,我們老了,父母多半都走了,即使他們會很愛我們,但再也無法讓我依靠。接著是我們的子女,我們老了,他們也都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小家要奔忙了,而我們這個老家,就很難顧及了。
然后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雖然年輕時我們都很團結和友愛,彼此當親人,但隨著各自分家生活,加上父母離去和利益現實,我們的血脈親情都終將變淡,變成只是一層無足輕重的親戚關系。
而最后,我們真正能依靠,且最親的人,就只有我們經看作沒血緣關系的“外人”,也就是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的老伴。
雖然老伴和我們只有一紙協議的關系,但這后半生,也就只有她能陪伴我們到晚年,其他人都無法替代。
所以,奉勸廣大中老年人,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老伴,不管怎樣,都不能失去和拋棄,沒了她我們的后半生,只會凄凄慘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