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場影響無數孩子未來的關鍵考試,高考牽動著無數父母和考生的心。
因此,之前一篇“開啟‘地獄模式’的江蘇高考”,引發了很多人爭議。
本文發出時正值2024年高考倒計時,本著更加真實客觀的態度,今天就想來聊一聊今年高考,全國究竟哪個省份最難?
關于高考究竟誰“最難”?其實,每個省份和地區都會覺得自己才是最難的那一個。
因為無論哪里的人,都會覺得高考不易。
高考錄取,本質上是一種“省內篩選”,同時也是全國各省之間的擇優錄取,但每個省或地區的錄取比例、試卷難度是有很大不同的。
因此本文只是結合公開數據進行一些量化比較分析,僅供參考。
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291萬,比2022年多了98萬,當時就號稱“最卷的高考年份”。
沒想到,查了今年數據才知道,2024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353萬,比2023年多出62萬人,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要知道,其中還有約413萬的復讀生,相當于今年高考人數的三分之一。
報名人數多了,那今年錄取比例有提高么?
并沒有。
根據教育部數據,2024年本科錄取名額預計為450萬,也就剛剛覆蓋掉復讀生的人數。
這樣意味著,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可能有2/3與本科無緣,更不用說那些錄取率不足10%的頂尖學府了。
報名人數大幅增長,招生計劃又沒有大幅提升的背景下,考生競爭肯定更加激烈,高考難度也就越高。
這無疑給今年的應屆生帶來了雙重壓力:既要面對嚴苛的高考試卷,又要與數量龐大的復讀生競爭,無疑使得今年高考更加地難。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
本以為2023年已經是巔峰賽,沒想到2024年卻是“諸神大戰”。
相對而言,報考人口較多的省份,錄取比例就較低,高考難度也會加大。
那么今年哪個省的高考人數最多呢?
我們不妨報考人數進行個排名:
排名第一的是河南省。
作為全國有名的人口大省,河南目前常住人口9815萬人。
2023年河南高考人數為131萬,2024年增至136萬……這個數字甚至遠超其他省份數倍乃至數十倍。
顯然,河南考生今年要想考入心儀的大學,十分不易。
排名第二的是山東省,常住人口1.01億人。
山東是“孔孟之鄉”,對考公考編始終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
想跨入體制內,首先就得考入大學。
2024年,山東省高考報名人數首次達到百萬,從2022年的86.7萬增至2023年的98萬,山東考生,也不容易啊。
緊隨其后的是排名第三的河北省,燕趙之地,同樣學風鼎盛,常住人口7393萬人。
2024年高考報名人數達到88萬,而2023年這個數字是86.2萬人。
與前三個省份同為“山河四省”的山西,2024年高考報名人數為35.38萬人,遠不及前三個人口大省。
也很正常,2024年山西常住人口才3466萬人。
所謂“山河四省”,是指這四個省份名字都有“山”或“河”,同時這些省份的高考生人數較多,但高校資源相對匱乏。
僅從報名人數、試卷難度和錄取分數線來看,這四個省份作為國內有名的“高考卷王”,其主要原因就是本省重點大學數量較少,同時外省市全日制本科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又普遍要求較高。
別的不說,這四個省份內,只有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兩所985高校。
可想而知,“山河四省”的考生到底有難。
這些省份的考生基本都是以超過本地高校30~40分的成績,才有機會去外省讀個還算不錯的大學。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以人口來評測2024年高考難度,是不是有失偏頗。
畢竟各地出的高考試卷都不一樣,難度也不同。
沒錯,我們索性就來看看全國不同地區的高考試卷。
高考為什么不能用全國一張卷?
這個問題年年討論,年年沒有結果,反正今年是高考全國共有八套試卷,分別是全國甲卷、全國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北京自主命題卷、天津自主命題卷、浙江自主命題卷、上海自主命題卷。
我們先看下具體省份安排:
全國乙卷:原有的全國I、Ⅱ卷合并,稱為全國乙卷,適用于安徽、山西、陜西、江西、甘肅、河南、吉林、黑龍江、寧夏、青海、新疆、內蒙古等12省份;
全國甲卷:原有的全國Ⅲ卷不變,稱為全國甲卷,適用于四川、貴州、云南、廣西、西藏等5省份;
新高考1卷(新課標1卷語數外科目):適用于山東、湖北、江蘇、河北、廣東、湖南、福建等7省份;
新高考Ⅱ卷(新課標Ⅱ卷語數外科目):該試卷適用于海南、遼寧、重慶;
自主命題:北京、天津、上海、浙江。不過浙江阿省教育廳發布相關通知,明確自2023年起,浙江省高考語文、數學和外語科目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選用全國新高考I卷。選考科目由浙江省自主命題。
具體來說,經濟發達地區,教育資源好,高考上線率也高。比如傳說中的“自主命題卷”,主要使用的是北京、天津、上海等3地。
2023年,這三個城市的高考一本上線率普遍超過30%,北京甚至達到44.05%。
比較慘的是浙江,根據浙江省考試院官方查詢,2023年浙江高考報名總人數為39.09萬人,上一本線的人數為59126人,一本上線率僅為15.16%。
與之對比的“全國甲卷”,使用的是四川、貴州、廣西3個西南省份,但上線率表現都不夠理想。
貴州一本上線率雖說最高,但也只有18.44%,放在其他卷區,可能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不過,貴州算不錯了,廣西一本上線率僅為13.39%,為該卷區最低;
再看使用全國乙卷的省份,陜西最高,同卷區上線率第一,達到29.18%;河南是真的“卷”,明明上線人數比陜西多了一倍,可由于考生太多,上線率僅有16.65%。
更令人同情的是,河南省高考人數眾多,但重點大學的招生數卻遠小于河南省的需求量,這一情況,讓考生競爭更為激烈。
沒辦法,河南省典型就是人口基數大、適齡人口多、內卷化嚴重,導致復讀生多的惡性循環的代表。
此外,河南省內目前只有一所211高校是鄭州大學,鄭州大學每年向河南省投放約6000個名額根本不夠,一直被河南家長喊著要擴招。
2023年安徽的一本上線率25.62%,排名不算差。
可讓安徽考生郁悶的是,安徽的上線率雖然高,但一本分數線也是最高的。
由于考生基數大,使得安徽考生,即便考得再好,也不敢保證一定可以進重點院校,這點和江蘇考生很像。
再看下新高考一卷的7個省份,基本都是經濟實力較強的省份,但高考“卷王”始終是江蘇。
其他省份的600分考生幾乎可以挑選一本院校,可在江蘇,600分都上不了一本的考生比比皆是。
江蘇之外,廣東、湖北、山東的上線率也不高,2023年分別是15.44%、15.28%、17.49%,位列該卷區的后幾位。
盡管山東擁有3所211院校和2所985院校,從數據上看,似乎比河南輕松一些。
但實際上,山東的高分段考生數量也不低,有人調侃“500分只能上??啤?,同樣“壓力山大”。
新高考二卷涉及的重慶、遼寧、海南省份正好橫跨南北中,整體一本上線都不錯,排名最后的海南都能達到25.14%,其中很大原因是招生院校有意識對上述三省有所偏向。
總的來說,這7套試卷的難度差別千差萬別。
但也有考生對此做過分類,比如很多人都覺得新高考一卷的難度最高,覺得自主命題地區的試卷難度“和玩一樣”……
網上曾有一個全國高考試卷難度排名很火,分為六檔:
(簡單模式)北京,上海,天津
(優惠模式)西藏,青海,寧夏,吉林,遼寧
(普通模式)福建,海南,湖北,陜西,黑龍江,內蒙古,新疆
(困難模式)重慶,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蘇,貴州,甘肅,浙江
(噩夢模式)山東,四川,云南,安徽,廣西,山西(地獄模式)
因為無法有很詳細的數據支撐,加之各地教育水平差異不同,上述說法僅供參考吧。
只能總結一句話:全國能考上大學的人,并沒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可能有人又要質疑,不是說人口越來越少么,為何高考人數還這么多,這么難呢?
不妨做個簡單的算術題,參加高考的考生一般都是17-18周歲左右。
我們就拿18周歲來往前推,就會發現目前參加高考的考生基本都是2000年左右出生。
那時的全國出生人口大約為1900萬(100%),其中,全國參加高考的人大約是920萬人(48%)。
再直接點說,所謂出生人口出現下滑,高考“容易”,是指2018年之后出生人口,也就是2036年后的事情。
參照目前全國出生人口總數變動數據,至少到2036年之前,高考競爭都會異常激烈。
這個“競爭激烈”如何理解呢,還是拿數據說話。
中國持續多年的大學擴招,普通本科招錄人數已經達到444萬人(16%),也就是說,只要考上大學,哪怕是最普通的三本,你已經是6選1的優秀人才。
而一本錄取是114萬人(6%),這說明,能考上一本的孩子,那可是16選1的人中龍鳳。
211高校錄取人數約46萬人(2.4%),能考上的學生,基本是屬于50選1的精英人才。
最后,985高校錄取人數約15萬人(0.8%),這種就是最典型的百里挑一,精英中的精英。
上面所列的大學招錄百分率,其實也代表各個省份的考生,至少達到相應的最低錄取比例,才有機會考入心儀的高校。
就說一個概念吧,很多地區的普通高中,可能每屆才有機會出1-2名能考進985的學生。
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考入985的清華北大,基本就意味著孩子的人生從此進入了“黃金賽道”。
但他們未必知道,這兩所大學也是因為各地試卷和分數不同,錄取分數也有著很大不同。
網上有一組2023年全國各省市清北最低投檔線匯總,甭管有用沒用,看看再說。
從上表不難看出,清北投檔線在絕大多數地區的投檔線是680-700之間,也就是每個省前30-50名考生,才有機會進入清北招生組的視野。
有人又想問了,那有沒有高考錄取成績不高,又能進入一本學校的省份呢?
有啊,比如前面提到的“優惠模式”的西藏。
2023年,西藏高考錄取分數線為文科一本線為430分,理科一本線為400分,
還有新疆,2023高考錄取分數線為文科本科一批次458分,理科396分。
400多分就能進一本,是不是令其他省份的考生艷羨不已?
西藏、新疆的分數線低,自然與其是少數民族地區,以及教育水平不如內地等因素有關,羨慕也羨慕不來。
比如新疆的考生人口就20萬左右,與內地很多地方不是一個數量等級。
這里得辟謠下,經常有人傳說西藏、新疆都是“輕輕松松上清北”。
可數據顯示并不是,西藏的清北錄取率是低于浙江,吉林這些地區的,甚至低于江蘇這個傳統的“高考熔爐”。
還有“簡單模式”的北京、上海、天津,分數線也不高,但戶口門檻較高。
而看似考學輕松的北京、上海面臨的是另一個問題:外來人口的急劇涌入,使得新生人口顯著增加。
由于大量外來移民人口增加,上海和北京的小學和中學生總人數其實近十年是不斷增加的,而且目前傳也只是剛體現在幼升小和小升初階段,還沒來得及體現在高考,甚至還沒來得及反映在中考……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2024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上漲,競爭也會相應加劇。
預測今年各地高考特招批、本科批等批次分數線會有一定的上漲,??婆謹稻€會維持不變。
不管怎么說,高考無論各地差異多大,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選拔的公正性,需要每位考生慎重對待。
在此,祝愿所有即將高考的考生都能放平心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出最佳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