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特種兵們來南京,主線任務:打卡。
支線任務:蓋章。
南京博物院每逢節假日,門票預約難度直接飆升,但這不妨礙蓋章熱情。早上一開門,一大波「蓋幫」直奔集章區,啪嗒一頓蓋。
我來,我見,我蓋!
社交平臺上,「蓋門中人」熱衷分享已達成的集章成就與集章攻略。
一枚枚有趣的印章,串聯起那些年你citywalk的足跡,是專屬自己的城市地圖。
南京,這座逛不夠的博物館之城,很有看頭!
全市備案博物館80座。打卡博物館,既能觸摸綿長的歷史與文化脈絡,又能體驗到獨具特色、豐富多元的博物館。
現在,「博物館之城」南京,喊你蓋章了!
對南京的第一印象,相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南京,世界文學之都。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宣”,南京成為中國首個“世界文學之都”。
2024年,南京市文學之都促進會聯合南京創意設計周組委會,發起「文學之都城市徽章」共創計劃。
首期“文都徽章計劃”,以#為博物館設計#為slogan。
選取了南京17座博物館,邀請17位愛逛博物館的創意人士,創作了17枚各有故事的文都徽章。
一館一徽章,在文學之都云逛博物館!
左右對稱的形制,以云錦妝花的云紋、書卷的卷軸、層疊的書頁為裝飾,設計思路很南京!
徽章的中心,揉入不同空間場所的辨識度極高的元素。
每一枚徽章,如同文學之都的一扇窗口。
透過這扇窗,看見世界文學客廳、大報恩寺琉璃塔、朝天宮大成殿、明遠樓……
集齊17枚文都徽章的盆友,恭喜你走上通關的快樂巔峰了!
徽章的視覺形象中心,是世界文學客廳極具辨識度的主建筑。
建筑的山墻,呼應城市自然風貌。1800年文學史,如書簡緩緩鋪陳。
山墻上的七扇窗象征文學七個品類,雞籠山下的文學氣韻呼之欲出。
徽章設計師趙寶偉,汲取大報恩寺琉璃塔及兩側碑亭為設計靈感,生動復刻了古塔的結構形態與韻律。
徽章中間是朝天宮內的大成殿,重檐歇山頂,明清官式古建筑的恢宏氣場撲面。
江南貢院建筑群中軸線上的明遠樓,距今已有五百年歷史,是中國保存完好的一座古老貢院考場建筑。
一個“絲”字,將絲帛的柔軟、輕盈、細膩等靈動勾勒,巧妙契合了博物館的“江南絲綢文化”主題。
「明孝陵博物館」徽章,是南京平面設計師聯盟主席、南京汲與品牌設計創立人時澄設計。
徽章上,明孝陵主體建筑與神道石象完美結合。整體既有形制對稱之美,又不失渾厚古樸凝神洗練的氣派。
我宣布:以后深秋打卡明孝陵絕美600米神道,必須蓋此章為證!
徽章的主視覺,出自德基藝術博物館藏清馮寧版《金陵圖》中的城墻段。
《金陵圖》是描繪宋代南京城市風貌的長卷寫實風俗畫,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極高。
南京城墻博物館毗鄰中華門甕城,與中華門城墻古今輝映。
徽章設計師從博物館的建筑設計、古城墻的馬道、平臺等元素中汲取靈感,讓你的蓋章DNA動了。
設計師以紫金山代表性的昆蟲物種——中華虎鳳蝶作為主設計形象。
南京紫金山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一「章」了然。
是的,每一枚徽章,你都可以細品文都南京,甚至認識一件博物館館藏珍寶!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徽章,是古生物博物館最重要的三類代表性化石——古無脊椎動物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古植物化石。
「南京云錦博物館」徽章,緊扣“云錦”特色,以鎮館之寶——織金壽字龍云肩通袖龍欄妝花緞襯褶袍為主要形象,點綴以祥云紋樣。
「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徽章,館藏珍寶南朝獸面紋金鋪首,莊嚴威猛。
「南京市溧水區博物館」徽章,以博物館的建筑主體為主視覺元素,賦予創意的視覺符號。
「南京鈺緣泉博物館」設在城墻內,徽章靈感來自集慶門城墻。
「頤和路數字展示館」徽章,“數字花窗”,巨大的老鐘表,像極了歷史轉動的齒輪。
南京「蓋門中人」:博物館蓋章,快樂誰懂啊?!
文都徽章計劃,一枚枚徽章,窗見南京城。
6月1日開始,逛上述文博場所,可以領取#文都徽章計劃#創意地圖,收集專屬徽章。
「南京世界文學客廳」,可以一次蓋齊所有的章!
你也可以在線上通過“攬博南京”平臺,了解徽章背后設計與城市融合的故事。
逛博物館,順路蓋個章,直接拿捏文都南京的高濃度文化氛圍。
“攬博南京”平臺
獲取徽章設計背后故事
2024 南京創意設計周
設計,為城市!
Design for NANJI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