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喝飲料,又怕糖分太高;有成分表的時候看半天,沒有成分表又慌,擔心有什么不明不白的添加劑。
不用糾結了!隨著上海飲料分級的政策出臺,以后買飲料一眼就能看出是否健康,再也不用為了能不能喝、該喝什么而操心。
01.
什么是飲料分級?
近年來,控糖成為了年輕人愈發關心的飲食趨勢。在這個大背景下,上海成為了國內首個對含糖飲料設置健康提示的試點城市,以后有望推廣到全國。
目前,在一些飲料品牌的售賣頁面、產品包裝、貨柜等場景出現了營養分級標識,把飲料分成了A、B、C、D四個等級。
這種分級方法主要參考了國內外標準,考慮飲料營養成分分布及人群飲料攝入情況,最終根據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的含量對飲料進行綜合分級,分級從A到D級,其推薦程度遞減。也就是A最健康,D最不健康。
“營養選擇”全標識會出現在飲料包裝、點單程序、菜單等場景,放大的字母對相應的等級。當無足夠空間或背景過于雜亂無法展示全標識時,會使用簡化標識,而且在同一展示頁面上有標注解釋款標識,消費者仍可對總體分級有所了解。
A級營養選擇非乳源性糖≤0.5g/100ml,飽和脂肪≤0.75g/100ml,反式脂肪≤0.3g/100ml,同時不使用非糖甜味劑;
B級營養選擇非乳源性糖0.5-5g/100ml,飽和脂肪0.75-2.5g/100ml,反式脂肪≤0.3g/100ml;
C級營養選擇非乳源性糖5-11.5g/100ml,飽和脂肪0.75-2.5g/100ml,反式脂肪>0.3g/100ml;
D級營養選擇非乳源性糖≥11.5g/100ml,飽和脂肪≥2.5g/100ml,反式脂肪>0.3g/100ml。
那如果一杯飲料的不同成分是不同級別的,怎么辦?以最差的一個為準,例如:
一個飲料的非乳源性糖含量為5.6g/100ml,處于C級;飽和脂肪含量為1.2g/100ml,處于B級;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g/100ml,在A級;也沒添加非糖甜味劑,屬于A級;最終,取最差的一個,該飲料的總體評級為C級。
02.
消費者如何“買單”?
0糖0脂最健康
從這個營養等級劃分的規定來看,A級飲料,基本除了礦泉水,就是蘇打水或無糖茶。
B級飲料主要是加了代糖的飲料,或者是不太甜的美式咖啡。而一般的速溶咖啡、含糖碳酸飲料、果汁、含糖茶飲等基本都得躺槍,要被評C級或D 級。
非乳源性糖是什么?
非乳源性糖聽著有些拗口,但其實就是“乳糖不算在內”的意思。
由于牛奶中天然含有乳糖,而乳糖是雙糖,理論上也算在“糖”里,這樣一來光看純牛奶的糖含量,就得進C級了;但非乳源性糖這一分類,實際上就是給牛奶開了豁免。
首先,牛奶整體作為一種天然健康飲品營養非常豐富,是難以替代的高吸收率天然鈣來源,同時乳糖本身血糖指數低,和牛奶中的蛋白質、脂肪一起喝下造成的血糖影響更低。因此牛奶中的乳糖并非不利于健康。
但值得一提的是,含奶飲料中添加純牛奶的產品并不多,我們在選擇的時候,要避開“調制乳”這種非純牛奶的成分。
代糖飲料能放心喝?
代糖,也就是甜味劑,比如常見的赤蘚糖醇和三氯蔗糖,只要加一些些,就可以非常甜了。而無糖可樂經常用的就是阿斯巴甜、安賽蜜等。這些代糖到底健不健康,目前眾說紛紜。
2023 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關于非糖甜味劑(NSS)的新指南,引用了一項薈萃分析的結果,發現用代糖未必就能減肥,過量攝入非糖甜味劑反而會增加76%的肥胖風險。
而且,WHO還將阿斯巴甜列為“2B 類致癌物”,稱該成分有可能具有致癌性,每日可接受的攝入量為40毫克/公斤體重。
也就是說,討論代糖的危害,沒法脫離劑量談毒性。至少目前為止,偶爾喝一些現在常見的無糖可樂、無糖奶茶等飲料,還沒有證據表明會對身體有什么實質的危害。因此,營養分級里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并非無蔗糖就代表著健康。我們在選擇飲料時,還是需要綜合考量。
以后當我們看到標簽,最好選擇A級和B級的飲料,C級和D級飲料要盡量少喝。當然了,不能用飲料替代白開水,保持合理攝入,才是健康飲食的原則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