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車領域,今年的兩個大事,一個是蘋果放棄造車,而另一個小米則造出了第一輛車。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方向,網上唱衰小米汽車的輿論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在蘋果宣布退出之后。
但是我們有幾個人敢說比雷軍和庫克聰明呢?只有他們教我們做人的,我們要教他們做事明顯不現實!大人物做大事自然是有自己的一套的!但是我們可以從一些大佬在做大事上的決策過來得到裨益,來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決策能力。
所以大象今天就來介紹這本書《如何做成大事》。
注意,重點是“做成”而不只是“做大事”,畢竟爛尾的事情不要太多。知名的項目管理專家、牛津大學教授傅以斌從16 000個項目中發現了一個驚人事實——99.5%的項目會失敗。研究發現,無論人力物力多么充足,大項目也難逃三大鐵坑:預算超支,時間超期,效益不足。
傅以斌稱之為“大型項目鐵律”。然而,他同時也發現,有0.5%的項目成功避免了大項目鐵律,由此可見其實要做成大事真的非常難!按照他的說法大事計劃失敗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匆忙的“承諾”。為了做出可靠的預測,你需要利用外部視角來審視自己的項目。
假設我們以小米汽車和外部視角——蘋果汽車來作為審視,發現要審視也是很難的。簡單了說,中美國情差異太大了,作為基本盤的美國,特斯拉其實也混得不算好,那么蘋果再一頭砸進去又能起多少水花呢?反而小米汽車的正式發布引起全民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無形收益。可是這個讓雷軍對交車“承諾”也形成了巨大的壓力。隨著逐漸交付,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很多問題,也對發布會上的很多“承諾”進行拷問,可見做成大事之艱難。
那么要怎樣才能做成大事呢?傅以斌簡單總結出以下幾點:
- 慢思考,快行動。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 失敗的項目往往久拖不決,而那些成功的項目則能迅速完成。
- 一個偉大的計劃必須同時嚴格地利用了試驗和經驗。
- 制訂計劃本身就是在推進項目,計劃的進展就是項目的進展。
- 年齡反映了時間,而時間凝練了經驗。
書中當然不只是簡單的羅列,融入了大量的案例,比如針對“慢思考,快行動。”這一個點,就說到了日常被我們中國人嘲諷的“加州高鐵項目”,2008年就已經開始籌集資金,2015年正式開始建造,原本計劃在2020年完工,但如今9年過去,竣工依然遙遙無期,而且成本也從最初的330億美元飆升到最新的1130億美元,足足上漲了2.5倍!目前,只是“起點段”的191公里也沒完工,最新的計劃是到2030年完成這一小段。根據工程界和項目經理圈的預測,按照目前的建設進度,加州高鐵甚至“根本沒法在本世紀內完工”。
當然,這固然有特殊的國情原因在,但是如果把這個事情縮小來看,我們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隨著時間后移成本會大大增加,而且團隊士氣也大受影響。
我們都知道“一鼓作氣”這個典故: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這里可見當機立斷,迅速行動的重要性,可是當“難測”時,我們就必須用到上面提到的第三點“嚴格地利用了試驗和經驗”——視其轍亂,望其旗靡,知道他們大概率敗了,趕緊追!
這就回到大象每次針對管理學的書都會說的話,我們很多管理學上的知識點都是古今中外一脈貫通的,只是我們需要在大佬的帶動下,怎么更快速理解和實施!
那么我們想干成大事,就趕緊先讀《如何干成大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