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選調生逃離嘉峪關成為熱點新聞,意味著青年就業趨勢邁向了一個新階段,傳統卷學歷卷編制和做法,正在滑向一個死角。
本文視頻版如下,歡迎點贊轉發
因為,從能力要求上看,這個社會80%的工作都只需要高中學歷。讀個本科,算是給父母,也給七大姑八大姨,以及給弱小、迷茫又惶恐的自己一個所謂的交代。
清華大學最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彭凱平就曾告訴學生:學歷是一種殘酷的社會設計,作用之一就是延緩就業。
尤其近幾年,大學校園越來越封閉,大學課程越來越脫離實際,大學生也越來越卷,很多人淪為只干兩件事:第一,卷學歷,讀完本科讀碩士,讀完碩士讀博士;第二,考編制,考完國考考省考,考完省考靠事業編。
在豆瓣上,985廢物小組建立了好幾年,這些教育精英自稱廢物,不是開玩笑,而是嚴重的社會危機。
因為對那些在市場上真正企業來說,實際上有大量的新任務、新工作需要人去做,但很多求職者卻因為大學教育帶來的認知扭曲,使得他們沒辦法去認可、去發現這樣的職業機會。
舉個例子,人社部最新認證了一批共計19個新職業,其中一個叫“用戶增長運營師”。這個名字看起來有點高級,但其實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柜臺銷售,2000年之后的地推,近幾年隨著微信商業生態崛起,越來越多商家開始把用戶沉淀到公眾號、小程序或企業微信,做起了私域運營。
因為從業者需要掌握新技能、且相關人才需求持續擴大,所以國家認證了“用戶增長運營師”這個新職業。
前程無憂做過一個統計,在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2022年,全國61個行業里有54個行業在招募和企業微信相關的運營人才,且用戶增長運營師崗位的年均薪資在10萬元以上,這個收入和全國公務員國企職工年收入基本持平。
更重要的是,2023年,市場對用戶增長運營師需求超過150萬,這是公務員國考招錄人數的40倍不止。
公務員考試能上岸的終究是少數,更何況在廣大中西部地區,隨著巨額轉移支付體系的備受挑戰,去嘉峪關吃皇糧的賽道已經變得十分荒誕。
但很遺憾,我們的大學教育封閉、機械又僵化,很多人在讀大學、讀研究生乃至讀博士期間,浪費了大好青春,他們不愿意去市場中淘洗,只愿意削尖腦袋往體制內擠。
但是,可以預料的是,當那些愿意脫下長衫、放下身段,及早擁抱新潮流、新職業的年輕人,人生會更容易得到饋贈,那些愿意在考公考編路上消耗青春的年輕人,時代將會給他們沉重一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