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到底是選出來的,還是培養出來的?
我認為要先選對人,然后再培養,這個邏輯順序不能錯,如果一開始你沒有選對人,后面不管怎么培養,最后都是“事倍功半”。
前幾天我跟一家做連鎖門店的老板聊天。
他說自己門店的員工,不管搞什么都提不起來積極性,自己去外地學習了一些關于團隊PK的機制,回來也給他們搞PK。
結果發現還是不溫不火,這群人根本PK不起來,業績也上不去。
老板開始反思,是不是因為只有自己學習,所以他們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
于是給一些店長報了課,課程內容就是店長培訓,結果學回來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還是沒改變,一切照舊。
所以這位老板很郁悶,覺得這群人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沒有一點狼性。
其實要想讓員工有狼性,你得先確認他是“狼”還是“小白兔”。
我這里所謂的狼只是一個比喻,代表那些積極向上,有極強的目標和團隊協作精神的人。
小白就是那種典型出工不出活,他們可能每天上班不遲到不早退,活也照干,甚至加班加點的干,但就是沒有結果,這種人就是小白兔。
企業里小白兔這種類型的員工其實有很多,而且很多老板就是養兔高手,下面養了一大堆小白兔還不知道。
就像京東前段時間的代打卡事件,那些代打卡的員工比小白兔還惡劣,都是典型的毒瘤!
所以你自己是養兔高手,你手底下都是小白兔,你怎么可能讓它們有狼性?
就算你是“頭狼”,你自己沖鋒陷陣沒問題,但是下面都是小白兔,你發現你根本帶不動!
你搞PK,激發他們的積極性,那也要他們有積極性才行,有狼性的員工稍微激勵一下,他們就嗷嗷的向前沖。
但是你發現小白兔不會,你不管搞什么,他們都是不溫不火的看著你。
因此老板們要想員工有狼性,你得先確定你招進來的是一頭狼,而不是小白兔。
狼和小白兔根本不是一個物種,天差地別,所以激勵起來的效果也會相差十萬八千里。
那怎么判斷招進來的人是狼還是小白兔呢?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方法,簡單實用快效,而且非常方便,就是看員工的動機。
什么是動機?很簡單就是看他對某樣東西的渴望程度。
我們招業務人員,業務人員怎么才能有狼性?
就要看他對金錢的渴望程度,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人是做不了銷售的。
對財富都沒有渴望,想他做銷售能出業績,那也是很難的一件事。
那么除了財富還有什么?
還有健康、享受、工作、權力、創新、情感和榮譽,在這些動機當中,一個人總會占那么幾樣。
動機強的人也許每一樣都想要,這樣的人招進來,你給他規劃好方向,梳理好目標就行了, 他一定給你呼呼的干。
但如果一個人所有的動機都很低,你別想了,這就是典型的小白兔,甚至比小白兔還要小白兔。
除非你架一把刀子在他脖子上,他可能會動起來,但你想想,你不可能架一把刀在他脖子上啊。
那么如何看出來一個人有沒有動機?或者他的動機是啥?
這個就需要通過一些測評工具,我們自己開發了工具,這個工具已經幫助數千家企業選人用人了,只要花一點點時間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動機如何。
我解讀過很多測評報告,發現只要有狼性的人全部動機都很強,就像剛剛提到的這位連鎖店老板,我讓他把下面的員工都測了。
結果不出意外全是小白兔,動機都低得嚇人,除了一個店長還能勉強能用之外,其他人我都建議換掉,下面這些截圖就是他們員工的部分測評動機。
每一根柱狀最高分是16分,如果分數低于10分,就說明他對這項的動機不高。
如果柱子的分數都很低,不用想這人沒法用,要是所有都超過10分,說明這人動力很足很強,你撿到寶了。
這么多年來,我發現動機最強的一群人就是老板。
大家不信可以私信我,然后測評試一試,如果不準直接罵我。
我分享幾個公司銷冠和一些老板的動機給大家看看。
都是財富、工作、創新、權力、情感和榮譽比較高,一般健康和享受比較低。
所以今后大家知道招聘看什么了吧?
想要狼性員工首先看動機,只要你下面是一群動機扛扛的員工,業績真的不用愁,而且你會發現管理起來也很輕松,隨便激勵一下大家都沖起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