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夏季的門檻,坂美民俗文化園建設項目正加緊進行中。
這是一次城市改造開發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有機結合的實踐。
回溯至三年前,這里則是另一番景象。
2021年上半年,湖里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聚焦文物保護問題,派員實地查看了轄區內3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
調查發現,紅磚古厝在夾縫中生存。坂美社“坂美九十九間”、泥金社“孫有泰祖屋”等文物保護不力、淪為危房,不僅房門衰朽、墻壁剝蝕、瓦片脫落,還存在違章建筑。
“坂美九十九間”是廈門島內現存單體建筑中規模最大的閩南紅磚厝古民居。炊煙起落,時移世易,這些珍貴的鄉愁印記如何與城市發展同行?
為此,湖里區檢察院向區文旅局制發檢察建議,提出應加大文物保護監管力度,確定專職人員,建立長效機制等等建議。檢察建議得到了區文旅局的高度重視。其中,“坂美九十九間”地處舊村整村改造的項目范圍內,雖然業主尚未交房,區文旅局仍然抓緊開展現場勘查、設計方案編制工作。
文物保護需要久久為功,檢察官履職的腳步沒有停下。
檢察官表示:“履職中,我們也了解到了文保部門的工作難點。文物保護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單個部門唱‘獨角戲’,遵循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我們希望以公益訴訟履職,讓文物保護工作變成‘合奏曲’。”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經過再次走訪,湖里區檢察院又向文物所在的街道辦事處制發檢察建議,推動街道在推進征遷進度的同時,與文物主管部門形成合力,抓緊開展搶救性保護。
違章建筑
針對違章建筑問題,湖里區檢察院向區城市管理局制發了檢察建議,督促依法查處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周邊違反城鄉規劃管理的新增違法建設。
2023年8月,“坂美九十九間”的修繕工程也傳來了好消息——經過公開招標確定了施工單位。次月,在檢察機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合力推動下,中落內埕、后落內埕兩處后期違建完成了保護性拆除,位于前埕的部分則在后期修繕中同時進行保護性拆除。
檢察建議的背后是承辦檢察官扎實履職的“接力”,是他們一次次前往“坂美九十九間”走訪的腳步,是一場場與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
檢察建議也得到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東部舊改片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方案出臺,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全區計劃分批加固和修繕不可移動文物共計50處,逐步建立起文物保護的長效機制。
日前,檢察官再次來到“坂美九十九間”,看著一磚一瓦的變化,由衷地開心。代建方在尊重古建筑歷史原貌的基礎上,結合閩南區域的環境文脈,保留建筑原始的生態肌理,新增配套設施并注入不同功能。
讓鄉愁有容身之所,給游子以精神寄托。未來,坂美民俗文化園將挖掘閩南、閩臺、海絲等特色文化元素,打造閩南民俗展館、海絲文化館、非遺研學基地等,讓城市更新和人文傳承深度融合。
顧問 | 李才利
策劃 | 鄭新宇 陳向奎 張燕君 王更儒
審核 | 武妍 武欣玲
文案 | 彭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