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恒大已經爛透了,沒想到它還能爆出更大的丑聞。
01
5月31日,一張天價罰單震驚全網,證監會發布公告,對恒大地產財務造假以及債券欺詐發行等行為罰款41.75億元,對許家印罰款4700萬元并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41.75億的罰金,可以算是房地產史上最頂格的處罰了,而罰單背后更是恒大地產毫無底線的造假。
按照證監會的通報,恒大地產通過提前確認收入方式實施財務造假,2019年虛增收入213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50%,虛增利潤407億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63%;2020年虛增收入3501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8%,虛增利潤512億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87%。
短短兩年內,恒大地產虛增收入5600多億元,虛增利潤920億元,這個造假規模在全球范圍內都是創歷史之最了。
換句話說,在恒大業績巔峰的2020年,有78%的收入、87%的利潤都是造假的,如此龐大的房地產帝國以及當時的中國首富,居然都建立在虛假的財報數字上,而這一切回想起來荒誕無比。
02
即便是鋌而走險也要造假,恒大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用漂亮的財報數據來發債。
按照證監會的披露,經查明,恒大地產利用2019年、2020年年報虛假財務數據在交易所市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5期合計208億元債券。
臺前臺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融資。
彼時融資渠道暢通,千億規模民企在市場是人人歡迎的小甜甜,而高周轉正需要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支撐,恒大拿到這些債券各地肆意拿地,瘋狂擴張,2020年銷售額突破7000億,成了崩塌前的絕唱。
當時房地產的泡沫有多大,千億房企足足有40多家!
這些企業閉眼狂奔,大搞高周轉、高負債,生怕步子小了就落后了,隨著三道紅線橫空出世,行業加速出清,虛假泡沫一戳就破,大部分房企都迎來暴雷的結局,恒大或許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03
那問題來了,恒大是如何做到欺詐發行200多億債券,且沒被人發現?
深挖進去,其實背后是一整套利益鏈條。
中誠信國際,當時作為受托資信評級機構對這5期200多億債券及發行主體都給出了最高的AAA評級。
而當時能拿AAA的企業少之又少,幾乎全是央企巨頭,比如中石油、國家電網、招商局、中信集團等等。
中信建,是恒大這5期債券中4期的唯一主承銷商,中信建投當時在募集說明書中明確表示:“主承銷商已對募集說明書進行了核查,確認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普華永道,全球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同時也負責恒大10多年財報審計,對恒大地產2019、2020年年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還專門表示“我們相信,我們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充分的、適當的,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了基礎”。
也就是說,從券商,評級機構到會計師事務所當時都覺得恒大沒問題,有了評級機構的背書,恒大就等同于獲得了一張在資本市場四處借款的通行證,才有了后來恒大7000億虛假的繁榮。
04
除了有外部背書,恒大在財報造假上的伎倆可謂是物用其盡。
比如項目還未竣工,就把預售合同的收入算做當前收入,導致收入虛高。
比如在2021年年報里將前期實債回購義務、實債等各類表外負債納入表外,總計超過1000億元,數額巨大,不斷擴大隱形風險暴露,只要融資收緊,所有風險都暴露了。
恒大崩盤之前,各方都在蒙眼狂歡,而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在恒大造假曝光之后,普華永道的專業性遭遇重大信任危機。
最近,國內已經有20多家大型上市公司紛紛終止和普華永道的合作,其中包括中石油、中國人保、招商銀行等等。
如今官方親自下場,刺破泡沫,明確表示了恒大的造假是多部門配合完成,注定了這些房地產的財務假象將得到全面的清洗,特別是地產下行之時,暴雷的力度和廣度史無前例。
05
恒大的發展史正是地產30多年的縮影,從名不見經傳,去過頂峰,再到谷底,繁榮過瘋狂過,最后歸于冷靜。
如今的恒大本已半死不活,加上這次天價罰單,更是病入膏肓,2萬億的債務遙遙無期,更沒錢交罰金,還有300多億供應商的錢沒還,希望后面爭取能完成保交樓,不然會有更大的危機。
關注 大爆炸 運氣 大爆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