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飛
立法會5月22日通過《2024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及兩級制標準稅率)條例草案》,獲通過的《條例草案》將于5月31日刊憲。是次修訂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訂立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的建議,第二和第三部分主要涉及對企業和市民的一次性寬減,以及提高與住屋有關的扣除限額,對此我是支持的。
第一個部分是訂立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的新制度。現時制度下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是以2%至17%的累進稅率征收。根據政府資料顯示,98%納稅人都是以這個形式征收。但是,如果有關納稅人以標準稅率征收的稅款較低,則可用15%的標準稅率征稅,這是現行的稅制。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為了增加政府收入,財政司司長建議實施兩級稅率制的標準稅率。根據這個新的兩級稅率制設計,相關納稅人首500萬元入息仍然按現時機制下的15%稅率征稅,但500萬元以上入息會增加1%,即用16%的稅率征稅。而政府資料顯示,這個新制度只影響約11,700名納稅人,占整體納稅人數的0.6%,預計能為庫房增加9億500萬元的收入。
今次的政策目標是要增加政府收入,并體現“能者多付”。政府文件顯示,入息凈額高于500萬元的納稅人,牽涉大概11,700人,稅率由15%調整至16%后,政府只增加9億元收入,但根據政府提供的文件顯示,第二、三項的寬減,卻多達逾50億元,換句話說,“能者多付”可以做到,但能否增加政府收入,就令人懷疑。我不擔心這個兩級稅制會阻止外地人才進入香港,正如政府提供給法案委員會的補充文件顯示,同新加坡對比,入息超過570萬、600萬、650萬和700萬的人士所納稅款額,香港比起新加坡仍然平均每個稅階少15萬元至30萬元的稅額,所以香港仍然有巨大的低稅競爭力。
我真正憂慮的是,這項政策前景并不明朗。政府宣稱沒有“日落條款”,由此推斷,這項政策很可能不是一個短期的政策,分分鐘是一項長期的政策。但增加收入抵消不了寬減的程度,就不可能長期持續。
“穩定壓倒一切”,這個原則不僅僅是說社會穩定和政治穩定,更關乎政府經濟和財政政策,對穩定市場信心、穩定中產專業人才進入或留港信心的一個重要原則。一項既非短期,又非長遠的政策,會令高端高收入人士對是否來港和留港抱觀望態度。因此,政府當局應該盡快厘清政策的時間性,我理解政府當局采取“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驗方式,為香港公共財政的開源節流摸索解決方法,同時試驗市場和社會各界的反應,這一點我非常理解。但仍然要秉承開誠布公的施政態度,遠慮近憂、是緩是急,要政策清晰、目標明確,這更能獲得各界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