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5月29日發布的比亞迪秦L,徹底將車企的飯桌“掀翻了”。
而且這一次,比亞迪不僅將車企飯桌掀翻,還將他們吃飯的碗,也隨便一起砸了。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比亞迪這一次推出的秦L,大有曾經一掃六合之勢。
不僅價格便宜,油耗也是低,甚至滿油滿電可以輕松跑到2000公里以上。
但即便這樣,也只是讓秦L備受關注,畢竟宣傳油耗和實際油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尤其是吉利高管還第一時間站出來,說比亞迪“不實在”。
而一些汽車自媒體大V的測評也說明比亞迪秦L確實存在重大設計“缺陷”,事關續航。
最終,事情越鬧越大,比亞迪只能無奈親自下場。
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這個設計缺陷到底會不會影響行駛安全呢?
一,秦L爭議愈演愈烈
秦L上市后,綜合續航超過2000公里,直接讓所有車迷都直呼不可思議。
超過2000公里續航的車以前也并不是沒有,但通常只能是靠增大油箱來實現。
而作為B級車的秦L,油箱只是和其他同類車型相差不多的65L,加油也只能加到63L多,能夠實現這樣的續航確實令人不可思議。
基于此,鋪天蓋地的續航挑戰“接踵而至”,懷疑聲也隨之而來。
此前,吉利高管就曾對續航和油耗有所懷疑,并直接“開大”道“我感覺還是實在一點好,估計老一輩科學家健在的話也會這么想”。
言外之意有兩點。
- 第一,認為比亞迪的油耗并不實在,畢竟作為國產發動機“一哥”的吉利如今油耗也沒有做到如此之低,2.9L百公里的數據,確實非常震撼。
- 第二,認為比亞迪的續航應該是有一定水分在的,認為這種續航有背“科學”。
但通過多家媒體的測試,發現無論是油耗還是續航里程,確實都能夠達到比亞迪所說。
與此同時,多家自媒體通過測試發現了一個重大缺陷。
5月31日,自媒體“呂子喬”測試了深圳到西安的續航測試,途經城區①高速以及各種極端天氣,最終測試滿油滿電的續航是1977公里,綜合油耗3.37L。
按照我們這邊的油價來計算,92號汽油的油價是7.6元(6月3日當天),那么百公里就是3.37×7.6=25.612,算下來一公里是2毛5分。
這個價格確實非常驚人,畢竟還包括一些極端天氣,如果只是純城市代步的話,相信公里數會更長,油耗會更低。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無論是這名網友,還是此前的自媒體“向北不斷電”的測試,都有一個秦L的“缺陷”顯露出來。
那就是秦L油量不多后,油表會直接顯示續航公里數零,但車輛仍然可以駕駛。
根據其他測評的結果可知,續航為0以后,秦L仍然可以行駛100多公里以上,并且不會出現任何限制車輛速度的情況。
而根據“向北不斷電”的講述來看,續航公里為零以后,車輛可以行駛超過177公里。
由此可見,為了害怕車主突然續航為零,沒有地方加油而出現問題甚至事故,比亞迪采取了反向標續,為的就是出于車友的安全考慮,也不會存在任何行車安全的漏洞。
二,比亞迪回應油耗之爭
對于專業人員來說,還是比較關心油耗的,畢竟續航可以通過油箱加大的方式來增加。
因此,有網友建議用貨車頭來同比亞迪秦L 對比跑續航。
畢竟1300L油箱,4000公里續航,直接挑戰比亞迪的“底線”。
但其實,比亞迪不僅油箱不大,油耗也不大。
起初,人們認為比亞迪的油耗標準是在NEDC情況下得到的,并不準確。
但我國從2021年7月的時候,就將燃油消耗循環標準改成了WLTC。
也就是說,NEDC的標準并不是當下大家認可的。
因此,這里有人認為比亞迪秦L在油耗方面存在一些貓膩。
所以才有之前吉利高管的質疑。
可比亞迪回應道,NEDC的標準其實更適合咱們普通老百姓,因為車輛的駕駛通常都是在30多公里的時速區間。
而根據當下車友的實際測評,也發現比亞迪秦L的油耗,更加貼近NEDC的油耗。
而這個油耗,就是百公里3L左右。
其實,如今許多網友都不太關注秦L的油耗,大家只是關心一箱油到底能不能跑到2000公里。
因為能夠跑出這個公里數,就證明中國汽燃油機的技術再一次得到了巨大提升。
三,中國燃油機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
曾經燃油機領域里,走在世界前端的不是歐美就是日韓。
以前,日本某工程師還說過“即便把發動機圖紙給中國,也很難生產出優秀發動機”的話。
確實,早在10年前,我們想要生產出優秀的發動機,幾乎是癡人說夢,我們自己的發動機多數都采用“臨摹”和“借鑒”的方式,既不省油也不耐用。
如今隨著我們工業技術的提高,一些發動機和旋轉系統的關鍵材料我們都可以自主生產,讓我們發動機技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就拿秦L的這款1.5L自然吸氣發動機來說,采用了許多“黑科技”,讓發動機的熱效率提升到目前全球第一,讓每一升燃油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燃油機時代,熱效率最高的是馬自達創馳藍天2.0L發動機,熱效率為43%。
而今,比亞迪以46.03%的傲人成績,笑傲江湖!
可見,我們不僅打了日本汽車工程師的臉,甚至連帶著傳統車企也打了一遍。
時代在進步,新能源如今徹底實現了彎道超車,全球混動進入新時代,并且徹底站在了世界之巔。
但我想說,這樣的成績,我認為還只是剛剛開始,因為長久的技術積累之下,已經讓我們開始厚積薄發,也讓我們的工業走在了他人之前。
而這些,我相信一定不是我們“中系”汽車的終點!
為比亞迪點贊,也為中國汽車工業點贊,希望中國汽車能夠越走越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