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粵港澳大灣區車展暨首屆中國新能源汽車科技展開幕當日,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于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同步舉行。本屆大會以“爭流”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球汽車產業的領軍人物和創新力量,共同探討中國汽車產業在科技、未來和市場等方面的機遇與挑戰。
此次大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得到了多家業內外知名企業的支持。在主論壇及四場專業平行論壇中,歐立甫、余承東、雷軍、李斌、朱江明等業界領袖圍繞車載數智化、智能駕駛、飛行汽車、汽車出海等前沿熱點話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迅速發展,銷量連續九年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主導力量。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3000萬輛,并以491萬輛的出口量力壓日本,穩坐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國。同時,深圳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產業實力,成為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佼佼者。
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已達到67.9%;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了35萬輛,同比增長15%。深圳還構建了完整汽車產業鏈和完善產業生態圈,涵蓋整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充電基礎設施、汽車后市場等領域。此外,深圳還率先實現了公交、出租、網約車全面電動化。
科技創新,是推動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發展的重要動力。大會現場,各企業紛紛展示了最新成果和科技創新。蔚來創始人李斌強調了全棧自研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其首顆5納米的車規芯片神璣9031。
小米集團執行董事、創始人、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雷軍分享了小米汽車在智駕技術上的突破與經驗。
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和采購負責人歐立甫則表示,奔馳在華研發網絡正在加速研發人工智能、車路協同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如果你要研究汽車,沒有比中國更好的市場了!”
在人工智能領域,大模型和全場景智能被視為新的發展方向。毫末智行聯合創始人、CEO顧維灝介紹說,目前高速輔助駕駛產品在中國道路上已跑1.6億公里,用戶使用比例超過40%。他認為,“人工智能只有一個定律,就是‘規模’。一定要有大量數據,更大體量的模型,才能‘大力出奇跡’。”元戎啟行CEO周光則表示,“AI 3.0”的未來汽車是單一大模型具備對自然語言和物理世界的認知能力,進而實現“端到端”自動駕駛。
在大模型之外,汽車廠商正在利用更全面的科研和工程體系能力,積極打造“全場景”智能,為用戶帶來更為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介紹說,華為在汽車領域聚焦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控、智能車控和智能網聯。目前華為智能駕駛累計里程已達2.2億公里,平均接管里程達到270公里。
隨著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我國汽車產業及供應鏈體系正面臨重構。雷軍倡議生態開放合作,全行業共享共建,航盛電子董事長楊洪則表示,技術創新、質量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是解決產業內卷的關鍵,出海則是國內汽車破局的必由之路。
目前,華為通過與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新能源等組建鴻蒙智行生態聯盟,擴大產銷規模。智己汽車將與上汽奧迪聯合開發智能數字底盤,推動中國智能汽車技術走向海外,零跑與斯特蘭蒂斯已采取“反向合資”模式,加速全球化進程。面向未來立體交通的飛行器廠商時的科技,已經計劃面向中東、馬來西亞等國家銷售eVTOL電動垂直起降產品。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車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聚焦業內外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探索新能源汽車未來之路的同時,也會為中國品牌形成整體向上合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