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越來越近,有考生的家庭是不是氣氛開始緊張了?
考生緊張焦慮,難以平靜,學習效率大不如前,卻越急越學不進去;
家長擔憂壓抑,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做的不到位、哪句話說錯,影響孩子成績。
家庭氛圍越來越差,矛盾似乎一觸即發......
其實,考前有緊張、焦慮情緒,不必大驚小怪,也不用過分擔心,因為:
考試焦慮是人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受“自身心理素質”和“個人性格”以及“其他因素”影響,因對考試結果和評價過度關注,而出現的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
考生們可能會擔心自己發揮不好,怕辜負了父母的期望,還會對未來感到迷茫,甚至害怕身體突然出現問題。
家長心系孩子未來,擔心孩子十幾年的拼搏努力得不到應有的結果,擔心孩子未來會被這次考試影響。
這些擔憂都是情理之中的。
要知道,適度的緊張能夠提高反應力、思考力及警覺性,所以考前緊張也未必是壞事,學會接納自己的緊張,進行適度調整,就不會有太大影響。
對考生來說:
考試前幾天,可以每天大聲對自己說:我一定能考好!沒問題的!我已經準備充分!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人也會越來越積極。
學不進去、心里不安的時候,不要逼迫自己一定要學習,不妨停下來讓自己休息一下,可以出去散散步、去公園坐一會兒、吃點美食,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愛好活動,如彈琴、畫畫等等。
總之,暫時讓自己脫離考試和復習。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宣泄情緒,可以是和親人朋友聊天,也可以是寫日記,可以是到開闊的地方放聲大哭或大笑,也可以是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
感到焦慮緊張的時候,可以試試自然放松法,幫助自己穩定情緒。
對家長來說:
家長需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為孩子提供穩定的情感環境和生活支持。
“關心則亂”,不要給孩子過度的關心和控制,不要試圖左右孩子的復習計劃,也不要總是問孩子:復習得怎么樣了?復習完了嗎?感覺能考好嗎?這樣反而會增加孩子壓力。
備考階段孩子心理壓力大,會更加敏感,這個時期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要多進行有效鼓勵:“你努力學習了這么多年,已經很棒了”。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無論怎樣,爸爸媽媽會一直支持你。”
同時也要注意疏導孩子的壓力:未來的人生有很多種的可能性,一次考試并不能決定你的人生。
需要警惕的是,如果考生已經因為考前焦慮嚴重影響生活,或出現以下情形,就要重視了,必要時要及時去專業心理醫療機構干預治療,避免引起嚴重后果。
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人生還將會面臨很多次選擇,保持平和樂觀,方能從容面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