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法治報》頭版頭條報道海陵區人民法院與區婦聯聯合制定全國首個涉訴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地方性標準——《涉訴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評估規范》,為“失職”父母劃下家庭教育“重修”及格線。
為“失職”父母劃下“重修”及格線
海陵發出全國首個涉訴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地方性標準
都說愛是不能衡量的,泰州市海陵區法院卻主動延伸審判職能,以愛之名,近日與區婦聯聯合制定全國首個涉訴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地方性標準——《涉訴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評估規范》(以下簡稱《評估規范》),為“失職”父母劃下家庭教育“重修”及格線。
“父母是最應當持證上崗的職業”
2022年,海陵法院家事庭法官李瑤經手了一起離婚案件中,雙方在財產分割上并無太多爭議,但卻都不想要孩子浩浩的撫養權,孩子只得暫時由奶奶獨自照顧。
經過家訪了解,李瑤得知夫妻二人早早結婚生子,一度很恩愛,可后來浩浩診斷出患有自閉癥,夫妻倆爭吵日益增多,直至走到離婚的地步。
“我要出去找工作賺錢,沒法照顧一個孩子,撫養權我不要。”
“我經常要出差,沒時間管孩子,況且他也不要我,這撫養權我也不要。”……
面對浩浩父母的推諉,李瑤指出浩浩奶奶的身體狀況、文化水平、育兒知識等方面均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不適宜替代監護人承擔撫養、教育孩子的職責。
“婚姻家庭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場修煉,也是一面鏡子。婚姻出現問題,雙方需要自我檢視,才能真正成長,都說父母是最應當持證上崗的職業……”
最終考慮到浩浩的特殊情況,李瑤向雙方當事人發放了《家庭教育指導令》,確定由雙方在分居期間按季度輪流直接撫養浩浩,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提供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同時還通過區婦聯找到專業機構,幫助浩浩制定科學的康復干預計劃,為其建立了一份專屬的《未成年人成長檔案》,持續跟蹤了解其學習、生活、心理健康等情況。
“判決不是少年家事法官工作的終點,案件審結也不意味著工作的結束。幫助每一個處于家庭變動期的孩子,讓他們正常生活、健康成長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該院黨組成員、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蔣璐坦言。
為了幫助更多像浩浩這樣的孩子,海陵法院牽頭與區婦聯共同邀請教育學教授、心理咨詢專家等熟悉未成年人心理、家庭教育的專業人員座談調研,從涉訴未成年人行為危害程度、受侵害程度、家庭背景基本情況、身心特點及社交背景、家庭內部行為關系等多個維度,為涉訴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情況綜合評估構建問卷評估體系,編制出臺《評估規范》,為維護未成年人權益設計標準“量尺”。
“愛你在心口難開,學會尊重與傾聽”
在海陵法院的家事審判中心,小怡和父母一開口就火藥味十足。
“小怡啊,你是一天也不讓父母省心啊!”
“現在你們知道管我,之前去哪了。反正你們有錢,那你們賠啊。”……
據介紹,小怡是一起“拉車門”盜竊案的涉案人,由于案發時未滿16周歲,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但她參與了盜竊所得贓款的分配,并早已將分得的款項揮霍一空。被害人無奈之下,對小怡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其賠償因盜竊行為造成的損失。
“小怡這種情況很令法官揪心,不加以管教的話很可能再次犯罪。”在和小怡父母的溝通中,承辦法官吳愛萍了解到夫妻倆常年在外經商,跟叛逆期的女兒經常說不到幾句話就開始吵架。這也間接導致小怡結識了品行不端的“朋友”誤入歧途。
于是吳愛萍拿出兩套綜合評估“問卷”,分別讓夫妻和小怡填寫,面對“孩子有什么愛好?喜歡的明星是誰?”這些問題,夫妻二人茫然不知,可見平時二人忙于工作,對孩子關心甚少。當看到小怡填寫的“問卷”上最想親近的人寫著“父母”,夫妻二人更是紅了眼眶。
“忙于生計不是不管子女的借口,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家長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同時不能愛你在心口難開,要學會尊重與傾聽……”吳愛萍以一位母親的身份對小怡父母進行單獨“家庭教育輔導”。
同時與心理咨詢師帶著小怡進行沙盤游戲,通過沙盤療法,成功讓小怡打開心扉,訴說對父母的不理解,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肯定。在法官和心理咨詢師的多次努力下,小怡與父母的關系得以緩和。
據了解,《評估規范》中的涉訴未成年人不僅包括轄區內進入司法訴訟程序的實施犯罪行為或遭受犯罪侵害的未成年人,離婚、撫養、探望、侵權等糾紛中涉及的未成年人,也包括涉留守、困境等特殊群體案件的未成年人以及其他案件審理中身心健康受到危害的未成年人。
三年來,海陵法院邀請3名具有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對6名未達刑事責任年齡未成年人開展個性化幫教11次,為各類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輔導200余次。
“讓‘失職’父母‘重修’家庭教育這門課”
“近年來,我們先后成立了全市法院首家親職教育基地、市家庭教育指導站,搭建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陣地,讓‘失職’父母‘重修’家庭教育這門課。”據海陵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孔維俊介紹,該院在家事審判中積極探索親職教育“五步法”,通過“問卷—評估—教育—建檔—回訪”機制,幫助更多失職父母認識責任、履行責任,讓家庭教育更好地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在一起離婚糾紛中,夫妻雙方都想爭取孩子的撫養權。但法官王洋在單獨交流時,發現他們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課業情況等細節都不清楚。于是,王洋和家事調解員一起對該家庭進行風險評估,通過評估量表填寫,認定該家庭風險為中風險,需要采取監督型指導方案,責令夫妻雙方定時學習家庭教育指導網絡課程,聯系學校老師對未成年人特別關注,定期開展訪談。
“針對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不同風險我們設置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指導方式。”據王洋介紹,《評估規范》中的《家庭教育風險評估表》采用負面賦分制,以60分、80分為分界線,60分以下為低風險,60至80分為中風險,80分以上為高風險。
根據具體情形和需要,法院會采取發放《家庭教育指導令》,線上推送家庭教育指導網絡課程,線下安排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專員、婦聯干部、入學的學校教師對未成年子女進行特別關注,開展訪談等措施。
對于嚴重監護失職的家庭,法院、婦聯可委托專業機構、專業人員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甚至會被依法撤銷監護人資格;同時,具有監護人虐待、遺棄、非法送養未成年人或者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監護人實施刑事犯罪等9種情形的則被“一票否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