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古建之美,除了建筑本身的飛檐翹角、榫卯相連、雕梁畫棟、層樓疊榭之美外,古建筑與周邊自然環(huán)境的完美融合也是美感的重要部分,例如“深山藏古寺”“小橋流水人家”等等。在浙江省江山市峽口鎮(zhèn)廣渡村的大片稻田中央,就有一座這么與自然環(huán)境完美融合的古建筑——大公殿。
眼前這幅畫面,如果只有青山和稻田,那不過是一幅隨處可見的田園風(fēng)光,但大公殿矗立其間,卻絲毫不顯突兀,沒有破壞美感,仿佛融為一體。
古人們?yōu)槭裁匆加么笃继铮谔镆爸虚g建這座大公殿,有說法是當(dāng)時廣渡村學(xué)子一直科舉不第,村人們覺得是孩子們?nèi)鄙僖粋€讀書的好環(huán)境,后請高人指點,于田野中覓得此處風(fēng)水寶地,建起了這座三層樓的大公殿。據(jù)說之后廣渡村便有了“四代十登科”、“六子七進士”的傳奇佳話。
大公殿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平時并不一直開門,但可聯(lián)系到管理員開門參觀。
大公殿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由主體建筑、廂房、水池和門亭組成。閣樓高約十二米,三層三重檐,外觀呈八角荷花狀,每層八角出挑,層層遞縮。
底層四根金柱落地直沖三層,外周八角各設(shè)檐柱一根,外沿設(shè)周回廊與八根柱相接。
八面墻體和梁間繪有琴棋書畫、梅蘭竹菊以及各種傳統(tǒng)中式圖畫。
大公殿二、三層均有木梯可上,四周是可開啟的格子木窗,內(nèi)室墻面尚存雙龍戲珠和文房四寶等圖案。
推開每一扇窗戶,景色各不相同,但不管哪個角度,都是一幅中式的田園風(fēng)景畫。
站在大公殿上,四時的風(fēng)景都不同,但我覺得還是最喜歡稻香的季節(jié),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如果你驅(qū)車去大公殿,很可能會遇到這座有將近200年歷史的牌坊,廣渡村貞孝牌坊就在離大公殿不遠處的公路旁,站在牌坊處可以看到大公殿。
這是毛氏后裔在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紀(jì)念生員毛起蛟元配之妻徐貞女建造的一座牌坊。毛起蛟與徐貞女是表姐弟,當(dāng)時兩家商定等毛起蛟鄉(xiāng)試回來后,為他們舉行定親儀式,誰知毛起蛟鄉(xiāng)試期間,突發(fā)天花去世,盡管連親都沒定,18歲的徐貞女依然入住毛家,操持家務(wù),孝敬公婆,直至36歲去世。
大公殿所在的廣渡村位于浙江省與江西省交界處,與20多公里外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清漾村一樣,是一脈相連的毛氏血緣聚居古村,村中保存了為數(shù)不少的古巷道、古民居、古井、古木等,可惜“七十二根大石柱,八人扛的大石獅”的毛氏宗祠毀于抗戰(zhàn),但還有省保大公殿,市保貞孝牌坊、節(jié)孝牌坊、嵩峰寺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