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這些調查報告里的「GEN Z」是什么樣的?
當我們翻開任何一本關于 GEN Z 的消費者調研,它們會告訴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早就意識到了可持續消費的重要性,已經不需要再聽教育了。Ta 們是人間清醒,也是反卷達人,Ta 們帶著“可持續的愿景”,希望能和品牌共同成長。
愿望很美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Ta 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全球數據洞察與咨詢公司坎塔爾(Kantar)的調查報告中提到了可持續消費中“SAY-DO GAP”的出現:“盡管92%的人表示 Ta 們想過可持續生活,只有16%的人正在積極改變 Ta 們的行為以實現這一目標。”
簡單的來說,就是聽過了很多道理,但是有時候就是做不到。
當我們繼續探尋可持續消費中“言行不一”背后的原因時,聽到了如下聲音:
「感覺商品信息不夠透明,不知道它們是不是真的可持續,還是純純廣告噱頭而已。」
「我確實想買可持續的產品,但它們不僅往往比普通商品貴,還不太好看、甚至不太好用。」
「一些可持續的行動,比如咖啡自帶杯/空瓶回收,日常實踐起來挺麻煩的,沒有讓我的生活更簡單。」
這些聲音讓我們發現,似乎無關乎消費者的“善變”或“意志薄弱”,選擇難、性價比低、實踐門檻高以及信息不夠透明導致的信任難......等等系統性的問題,才是真正阻礙年輕人實踐可持續消費的重要原因。當年輕的消費者們早就已經過了需要科普“什么是可持續消費”的時候,也許應該進一步追問,我們如何才能填上言和行之間的距離?
今年世界環境日(6月5日),我們一起來聊聊。
這是一個邀請年輕人直接向品牌發問,實現雙向對話的可持續消費主題論壇。在這里,可持續社群共創者,青年學生、品牌、媒體以及行業專家將共同對話,與臺下觀眾共同繪制更落地的可持續未來藍圖。
「 活動主持人 」
不要再用“這屆年輕人究竟可不可持續”這樣籠統的問題來定義消費者了。在現場,歐萊雅(中國)、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與青年報社的代表將會為我們發布《年輕人的新“花”樣:2024年輕人可持續消費趨勢洞察》,從中我們可以看到:
·更具體的消費者畫像,更深刻地理解社會文化的變遷與消費者的行為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更真實地看到問題的復雜性,看到“想”與“做”之間的遲疑是什么?成因又是什么?
·這些對年輕人的洞察又將如何轉化成品牌的實際行動指南?
「 報告解讀嘉賓 」
林林總總的報告說得或許都對,但年輕消費者們更立體的樣貌,還得等你直接來認識 Ta 們!
在現場,我們邀請了5 位不同類型的可持續消費者代表以及3 位 00 后大學生,不僅聊聊 Ta 們愿意為什么樣的可持續消費場景買單,也聊聊那些困擾 Ta 們的“SAY-DO GAP”時刻。看見更多樣的可持續消費觀念光譜,是我們靠近問題和解法的第一步。
這一次,我們還搞了個可持續消費的真情局。把消費者關于“可持續”的想法和疑問擺到臺面上來討論,希望能找出更加有用的解決方案。
我們把可持續生態圈中不同環節的人都請來了!Ta 們將從消費者、品牌、觀察者、行業專家學者等視角出發,進行對話。
對于消費者提到的遲疑與困惑,不如拿到臺面上,來場坦白局!不管是可持續實干家還是絕緣體,不管是品牌代表還是專家學者,Ta 們將用相互提問和對話的方式,打破消費者和品牌的溝通壁壘,讓品牌看到消費者真正在意的是什么,也讓消費者看到品牌向可持續轉型背后到底會發生什么?
通過發問與對話,我們最終希望能進一步挖掘出可持續消費中“想”和“做”之間到底差了什么?為什么會有很多想法無法落地?從品牌、行業、媒體角度出發,又能一同做些什么來減小甚至彌合這之間的距離?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準備向品牌和專家提問了?預約現場直播,我們彈幕見!
祝大家聊得開心,花得清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