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邱志榮丨學術為本 因知山河體勢——當代紹興浙東運河文化學術研究的三次階段性成果

0
分享至

編者按

今年6月22日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紀念日。紹興市鑒湖研究會多位同仁有參加浙東運河申遺工作親歷。回憶過往,展望未來,本公眾號編輯部特組織推出一批紀念文章,以期共同努力,在保護、傳承、利用上下功夫,讓古老的大運河煥發出時代新風貌。

學術為本 因知山河體勢

——當代紹興浙東運河文化學術研究的三次階段性成果

邱志榮

2024年6月


歷經2500年之久的浙東運河是我國最早的人工運河之一,中國大運河的南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點,我國目前保護最好的運河河段之一,是世界運河史上的杰出創造,也是浙東人民的幸福之河。對此羅哲文先生有詩曰:“千古浙東大運河,至今千里泛清波。江南魚米之鄉地,眾口同稱賴此河。”

紹興當代浙東運河文化的集中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30余年來,經過學術前輩和同仁們的艱辛努力,取得了三次重要的階段性學術成果。這些學術成績的取得,對浙東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工作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不可或缺。在中國大運河申遺十周年紀念日之際,本人就此過程作一系統回顧和闡述,由于視野的局限性和掌握資料的有限性,在本文的敘述中會有片面和不到之處,希望各位方家和經歷者給以更好的補充。

一、鑒湖會議奠定了運河文化的研究基石

1990年4月,由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浙江省水利廳和紹興市人民政府聯合發起的“紀念鑒湖建成1850周年暨紹興平原古代水利研討會”,集聚了中國水利史學科領頭人姚漢源、周魁一,歷史地理學科領頭人陳橋驛等全國著名專家學者,少長咸集,群賢畢至,話說鑒湖水利與浙東運河。


1990年,紀念鑒湖建成1850周年暨紹興平原古代水利研討會合影

陳橋驛先生《紹興水利史概論》闡述了自海退以后,越族從浙東山區重新進入平原,興修水利,改造沼澤地,從事墾殖。經過漢代的鑒湖工程以及此后的河網整治、海塘建設等,逐漸改變了平原的面貌。而1537年三江閘的建成,形成了一個統一的三江水系,使紹興平原成為一片富庶的魚米之鄉。

陳橋驛先生的又一大作是《鑒湖研究概況綜述》,其主旨:鑒湖,是我國最古老的大型蓄水工程之一,歷來研究鑒湖的著述甚多,因此對于古今中外的鑒湖研究者,及所取得的成果,擇其精要,進行綜述。進而指出,鑒湖和紹興平原的水利史,已成為中外學者研究的熱門課題。

姚漢源先生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發表了《浙東運河史考略》,分上下二篇:上篇敘述至南宋時期,記浙東運河逐漸成型的過程;下篇敘述元、明、清三代運河的變化。此文應是當代從水利航運工程史的角度對浙東運河系統全面的研究成果。

姚漢源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對水文化有著重要論述(*姚漢源《鑒湖與紹興水利·序》,見盛鴻郎主編《鑒湖與紹興水利》,中國書店,1991年版。):

另一面的水利,為近人常說之水足以美化環境。其意義為水對人的精神啟發。古語謂“仁者樂山”,見山之峙而興內蘊寶藏,外育動植之情;“仁者壽”是歷久不磨。“智者樂水”,見淵渟川流而興照澈內外,無所不潤之感;“智者樂”,是變化動靜無不沛及之悅怡。行山陰道上,應接不暇,非特指文人墨客的一觴一詠,獨樂其樂,實山示人以雄渾壯麗,水感人以清幽秀美。波濤弘闊而驚其動天地。山川孕育,地靈而人亦杰。漢有王充,吳有虞翻,兩晉南北朝人物薈萃,文采風流照耀千古,或挺生斯土,或流寓仕宦,及唐有賀監,宋有放翁。謂不由于自然環境醞釀化育不可。德、智、體、美四育并列,均與所處環境有關。自然條件,水最重要。《管子·水地》極重水,謂水為地之血氣,萬物本原,治世的樞紐在于水。所論是非,談水利者不可不深思。

周魁一、蔣超合著的《古鑒湖興廢及其歷史教訓》,在對鑒湖的科學技術水平及社會經濟效益的論述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又從鑒湖湮廢的歷史教訓中,提出了“應注意審慎保護和順應自然,要深刻理解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以謀求人與自然和諧,并在和諧中求得共同發展”,“我們不能盲目陶醉于‘人定勝天’這個口號。人類在許多方面受到自然的限制。須知人們陶醉于對自然的勝利以后,往往又會遭受自然的報復。應該記取歷史教訓,鑒湖湮廢后,農業產量與湮廢前相比,降到了五分之一”等精辟論述。

盛鴻郎、邱志榮《古鑒湖新證》,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經過全面深入的實地考察,運用地質測繪成果與水利技術知識,真實反映鑒湖的歷史面貌和工程技術水平,考證出鑒湖的堤壩總長為56.5千米,集雨面積為610平方千米,水面面積為172.7平方千米,正常蓄水量為2.68億立方米,總庫容至少為4.4億立方米;同時還考證了修筑鑒湖堤堰時,已使用了木樁及沉排等施工技術。此文是對傳統研究的重大突破和運用現代科技的歷史性創新成果。

盛鴻郎、邱志榮的又一篇文章是《我國最早的人工運河之一——山陰故水道》,論述了山陰故水道的興建年代,地理位置,作用和地位。由此認為:山陰故水道為我國最早的人工運河之一,其建成至今一直在山會平原發揮重要作用。此文是較早探索浙東運河山陰故水道起源和周邊環境歷史地位的創新之作。

陳鵬兒、沈壽剛、邱志榮《春秋紹興水利初探》認為:紹興是我國歷史名城之一,自南而北,形成“山——原——海”的臺階式特有地形。春秋末期,於越部族在不同地形上,興建了眾多特色鮮明的水利工程,形成立體狀的工程體系。研究這些問題,對于探求本地區水利的起源、水利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及水利在社會政治經濟中的地位有重要意義。此文是通過對越國水利文獻尤其是《越絕書》的研究,和現場考證研究取得的越國水利史最新成果。

研討會的學術論述范圍,包括紹興春秋戰國時期的山陰故水道、富中大塘,東漢的鑒湖到明代的三江應宿閘,浙東運河,直至今日的新三江閘和平水江水庫。涉及歷史、地理、農業、文物考古諸學科。浙江省水利廳原廳長鐘世杰說:“最令人欣慰的,是有一大批中青年專家、學者參加了這個會。他們是生力軍!”

會后由盛鴻郎為主編,編成《鑒湖與紹興水利》論文集,由中國書店出版。其中有關鑒湖和運河的論文9篇,紹興水利、浙東運河有關論文16篇。


張含英、汪胡楨先生為紹興鑒湖會議題詞

鑒湖會議在現代紹興水利史、運河史、水文化研究上具有開創性和奠基性意義,不但形成了“沒有水利,就沒有紹興”的共識,厘清了紹興水利、浙東運河、水文化等一些重要學術問題和歷史發展的過程,同時也培養了紹興當地的一批水利史志、水文化研究人才。

二、運河論壇聚焦運河水利工程遺產保護和價值體系

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國大運河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論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中國水利學會和中國文物學會主辦,全國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紹興市人民政府等為支持單位。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紹興市水利局是主要組織和承辦單位。


2013年,中國大運河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論壇開幕式

全國政協文史委副主任周國富在會議上對這次論壇給予充分肯定,指出:

學術支撐,是保護大運河、實現其價值發現和價值傳承的基礎。這次會議,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一種創新。以往是政府部門、政協組織召集各個領域的專家座談研討,或根據工作需要成立涉及各個領域的專家委員會。本次會議是分屬不同部委的學術團體自覺地走到一起,共同研究大運河保護與發展的全局性問題。紹興會議“接地氣”,是2013年中國大運河保護工作中一個新的亮點。

中國水利政研會會長、中紀委駐水利部紀檢組前組長張印忠在開幕致辭中明確指出:

大運河絕大部分河段及水利工程仍在發揮水利功能,并且與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關系密切。跨流域、跨地區、在用的水利工程遺產的保護和發展,是水利和文物等部門共同面臨的新課題。如何兼顧和統籌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大運河申遺后面臨的重點問題。大運河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人類共同的遺產,保護好大運河遺產,延續大運河生命,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值此大運河申遺關鍵時期,召開“中國大運河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論壇”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本次論壇有3篇精彩的主旨報告。單霽翔院長從文化遺產形態,文化遺產的社會屬性,闡釋“傳承是保護的目的”的理念。周魁一教授從大運河歷史與社會、自然相關性,從理論層面和生動的案例,分析大運河演變所蘊含的制度因素。郭濤先生曾經多次參與政協組織的大運河考察,他針對大運河遺產面臨的社會需求,從科研、宣傳、制度建設等層面分析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本次論壇一共有27篇論文提供交流。一些論文反映出理論方面的突破。如于冰教授工程遺產的闡釋,對認知運河或水利遺產特性是新穎的視角,在遺產保護的實踐中也有實用價值。呂娟教授介紹了2012—2013年水利部組織的大運河河道及水利工程調查情況,根據保護利用中的突出問題提出建議,這是水利系統組織的一次重要的專項調查。劉建剛運用水資源配置理論分析了京杭運河全線復航的水資源條件可行性,對大運河今后發展定位有直接參考價值。蔡蕃、蔡彥、陳志富、王英華、李云鵬等對運河關鍵節點或線路演變的研究,是運河最重要的基礎性研究,對于揭示運河與自然、社會相關性有重要價值。

來自運河不同地區與會代表交流的論文,不僅提供了不同區域運河歷史解讀,更重要的是為在用水利遺產如何保護和發展提供了不同實踐案例。劉傳勝、萬金紅、王力等的報告,帶來了水利遺產展示、測量技術,標準化設計研究成績。奚雪松、李方中博士交流了美國伊利運河、臺南運河論文,對如何保護和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借鑒。來自文物界的張書恒提出的“原真性和整體性是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原則”,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本次會議的舉辦地紹興位于浙東運河核心區域,因此設置了“浙東運河人文史”專題論壇。

邱志榮《浙東運河的演變、地位、價值與保護》,在依據歷史文獻記載、野外考察收獲、地質勘探成果、現代整治保護實踐,參考前人研究結論等的基礎上,對浙東運河進行了較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主要論述內容為:浙東運河的歷史演變和地位;工程技術和特色;文化傳播和影響;現代整治和保護等。

陳鵬兒基于明代朝鮮崔溥《漂海錄》的記載,考證了15世紀浙東運河的工程、航運及其管理。屠劍虹對浙東運河橋梁的研究成果,反映出大運河建筑遺產又一側面,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價值。朱元桂、趙任飛等對浙東運河及相關水利遺產的歷史文獻整理、辨析和保護工作做了大量研究,是極其有價值的基礎工作。

論壇最后的特邀報告反映了水利史、水文化領域的新的發展,文化正在對水利和運河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2013年,中國大運河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論壇合影

三、申遺成功前后多學科研究體現運河文化魅力

2008年6月22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奎元、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等領導和專家來紹興考察運河,對紹興古運河的保護、整治做法給予充分肯定,認為紹興運河園的建設成就對浙東運河列入中國大運河申遺范圍起到了積極和重要的促進作用。6年后的這一天,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處世界遺產。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大運河將浙東運河列為其中三段運河之一,此舉對浙東運河的學術文化的重視和研究無疑是極大的鼓舞和推動,迎來了多學科研究并取得豐碩成果的時期。

(一)主要水利運河著作類

01

《中國運河開發史》

陳橋驛主編。本書詳盡論述了我國各個歷史時期主要運河的起源、發展、演變、現狀和歷史作用,全書分八篇,分別論述了黃河以北運河、山東運河、里運河、關中豫東與皖北皖中、江南運河、杭州段運河、浙東運河、靈渠等各段運河,是關于運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中浙東運河部分由邱志榮、陳鵬兒著。中華書局,2008年版。

02

《紹興風景園林與水》

邱志榮著。內容包括《紹興風景園林發展綜述》《風格與特色》《無水不成園》三章,以及附錄等。學林出版社,2008年版。

03

《紹興龍橫江·鹿湖園》

邱志榮主編。全書集中介紹了西興運河進入紹興城區的龍橫江建設、文化和園林景觀。該工程2004年8月8日開工,2006年4月1日建成開園,2008年榮獲中國優秀古建工程金獎。學林出版社,2009年版。

04

《名人說水》

朱元桂主編。集中介紹了紹興曹娥江大閘景區中“名人說水”刻石的內容含義和所出。包括《古代名人說水》《現代名人說水》《外國名人說水》及附錄《詩書娥江》等。西泠印社,2011年版。

05

《鑒湖史》

葛美芳主編《紹興水利文化叢書》之一。陳鵬兒著,分《概述》《史前山會地區水環境——鑒湖的地理基礎》《河姆渡文明至先秦時期的越國水利》《東漢鑒湖開建——鑒湖水系的形成》《六朝鑒湖早期發展——“海內劇邑”的崛起》《唐宋鑒湖水利——以山會海塘修筑為標志》《南宋鑒湖衰落及浦陽江改道》《明代后鑒湖時代——三江閘水利》《清代以后鑒湖區域水利》《現代鑒湖》《鑒湖名勝》《鑒湖著述選注》等共十二章。中華書局,2011年版。

06

《紹興水利詩選》

葛美芳主編《紹興水利文化叢書》之一。鄒志方選注,共分《禹陵、禹廟》《鑒湖》《濱海塘閘》《江河水利》等四篇。中華書局,2011年版。

07

《紹興治水人物》

葛美芳主編《紹興水利文化叢書》之一。傅振照著,共分《大禹治水》《治水之祖》《水利功臣》《賢守名牧》《鄉宦縉紳》《僧尼平民》《水利碑文·奏折》等共七章。中華書局,2011年版。

08

《紹興水利文獻叢集》

馮建榮主編。本書共遴選9部文獻,增附3組資料,是為紹興水利文獻的歷史精華和治譜。第一卷輯錄《閘務全書》、《塘閘匯記》和民國《紹興縣志資料·第二輯·第二類·地理》。第二卷輯錄《經野規略》《麻溪改壩為橋始末記》《上虞五鄉水利本末》《上虞五鄉水利紀實》《上虞塘工紀略》《上虞塘工紀要》6部文獻,附《咸豐元年起捐修柴土塘并石塘各工案》。廣陵書社,2014年版。

09

《上善之水——紹興水文化》

邱志榮著。本書內容從古至今,自卷轉蟲海侵至當代,細敘詳述,分為《悠久的水利史》《燦爛的水文化》《精深的實踐》三部分,分別敘述了紹興的水利文化史、豐富的水文化與水文化的實踐、精品之作與經驗。學林出版社,2012年版。

10

《浙東運河史(上卷)》

邱志榮、陳鵬兒著。是關于浙東運河歷史研究史的第一部學術著作,該書全面闡述了浙東運河的歷史發展變遷,記述了浙東地區自20世紀末以來,以現代的理念和科學方法保護、利用浙東運河的實踐。全書分為10個章節,包括《史前寧紹平原水環境變遷及越族發展》《越地舜、禹傳說》《秦漢越地航運及鑒湖航線的形成和影響》《六朝浙東運河的疏鑿和溝通》《唐宋浙東運河的發展和全盛》《明清浙東運河與紹蕭運河水系》《近代航運》《現代整治和浙東海上絲綢之路》等內容。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

11

《其樞在水:紹興水利文化史》

邱志榮著。分為《海侵海退對浙東文明發展影響》《大禹治水及其影響》《越國水事》《鑒湖興廢》《浙東運河》《浙東海上絲綢之路》《紹興水城》《三江水利》等共12個章節,內容涉及歷史、地理、考古、水利等多個學科,是為多視角、全方面了解紹興水利文化的一部代表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

12

《紹興市水利志》

由紹興市水利局、紹興市鑒湖研究會編,邱志榮主編。

真實和較全面系統地記載了10萬年以來以稽山鑒水為中心的紹興地區自然環境滄海桑田變遷的水利史;言必有據,注重學術原創和野外考察,是眾多專家、學者集體研究成果的綜合;既對以往志書編寫體例傳承,也有形式和內容創新,諸如水文化、水環境、城市水利、浙東運河、水利遺產等,有較成熟的實踐和開創。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全書共約230萬字。

13

《通江達海·好運天下——浙東運河博物館文本解讀》

由紹興市城中村改造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紹興市越城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紹興市鑒湖研究會聯合編印,邱志榮主編。

2019年紹興市委、市政府決策在紹興“運河園”基礎上建設“浙東運河文化園(浙東運河博物館)”。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承接了編寫浙東運河文化園館內、館外大綱(文本)的工作任務,于2020年先后完成了項目任務。

以專家組張廷皓先生為組長的專家評審意見認為:

《文本》以科學研究為堅實基礎,定位準確,結構合理,邏輯性強,全面完整,展示形式豐富多彩。《文本》將浙東運河置于中國大運河總體框架下,以浙東運河為展陳重點,結構合理,敘事宏大,重點反映了兩千年來浙東運河工程體系及水運的演變,以及浙東運河歷史地位、技術與文化遺產價值。展陳內容在浙東運河主線下,從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視角,全方位地系統地呈現出浙東區域豐厚的自然史、人文史,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

“一部浙東運河宏偉史詩,一篇越地文化璀璨華章,一幅寧紹山水風物畫圖。”此書作為浙東運河博物館文化布展依據、傳播交流、存世所用。廣陵書社,2022年版。約100萬字。

14

《越國古都·東方水城——越城水文化》

紹興市越城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紹興市鑒湖研究會編,邱志榮主編。

本書上限源于10萬年以來的三次海侵,下限到2022年,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越城水利史、水文化的歷史變遷和現代風貌,貫古通今,是歷史與現實的完美融合。它是著作者在長期研究紹興水文化的基礎上,一次全新的研究和集大成,立足區域水利、水文化,開展多學科的綜合,既有原創性較成熟的水文化理論研究成果,又有精湛獨特的實踐探索案例,圖文并茂,集學術性、特色性、可讀性于一體。證明:“善治越者當以浚河為急”;水文化是越城水利之魂;越城水文化是我國水文化的高地之一。廣陵書社,2023版。

15

《浙東運河文化研究》系列叢書

此叢書為紹興市社科紹興文化研究工程2021年度重大項目。由紹興市社科聯主編,主編譚徐明、邱志榮。總負責人邱志榮。十本叢書分別為:

邱志榮著《浙東運河簡史》,邱志榮、戴秀麗著《浙東運河工程文化遺存》,趙任飛著《浙東運河民俗風情》,金小軍著《浙東運河生態廊道景觀》,徐淑華著《浙東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張衛東、張偉兵、林林、戴秀麗輯注《浙東運河歷代詩歌總集》,張環宙、陳鵬兒著《浙東運河詩路文化》,譚徐明著《浙東運河歷史名人》,茹靜文著《浙東運河傳統產業》,丁興根、徐瑾著《浙東運河名城古鎮》。

這是第一套有關浙東運河百科全書式的研究叢書,圖文并茂,集學術性、可讀性于一體。目前正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二)有關綜合學科論文集

01

《越文化與水環境研究》

越文化與水環境國際研討會組委會編。本書屬于“越文化研究文庫”系列,全書以越地文化史與水環境研究為主題,收錄了《越文化與水環境泛論》《水文化與河流文明》《鑒湖水系與越地文明》《水·水科學·水文化》等多篇文章。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02

《運河論叢——中國大運河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論壇論文集》

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中國文物學會大運河專業委員會、浙江省紹興市水利局、浙江省紹興市鑒湖研究會編,邱志榮、李云鵬主編。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國大運河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論壇”之后,出版本論文集。共收錄會議上有代表性的、最新的相關研究成果,分為《序》《大運河水利遺產價值及保護利用研究》《大運河浙東專題研究》《其他》《附錄》等共39篇。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

03

《中國鑒湖》(1~8輯)

紹興市鑒湖研究會主辦,邱志榮主編。內容以鑒湖研究為核心,包括大禹治水、運河研究、水城發展、水利航運、文史考證等水利史、水文化多方面內容。例如第三輯為水文化專輯,第五輯開設“運河論壇”板塊,第八輯為《浙東運河文化研究專輯》。

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至今,共出版8輯,總字數近500萬字。

04

《浙東水利史論文集》

寧波水文化研究會、紹興市鑒湖研究會編。2015年12月17日“浙東(寧紹)水利史學術研討會”之后,共收錄整集會議論文23篇。寧波出版社,2016年版。

06

“紹興市鑒湖研究會”公眾號

始于2016年6月16日,編發以來,堅持學術性、原創性、可讀性,至今已編發768期。主題內容是浙東運河、水利史、水文化、文史研究、文化保護等。傳播廣,影響大,受到廣泛好評。

(三)堯舜禹文化專題研究

大運河具有國家統一的標志性意義,大禹文化具有華夏治水文化和國家建立的象征意義。

01

《紹興禹跡圖》

由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紹興市鑒湖研究會聯合編制。在紹興舉行的“2018年公祭大禹陵典禮”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由“前言”“圖”“表”“照片”組成。主要內容是汲取以大禹治水為主體的歷史文獻記載、重要傳說故事、現存紀念建筑、地名等編錄而成,共有禹跡127處。

02

《浙江禹跡圖》

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紹興市水利局主辦。邱志榮、張鈞德、金小軍主編。

《浙江禹跡圖》是我國第一張以省為單元,完備、系統編錄大禹文化遺產的分布圖,在大禹文化的研究、保護、傳播、弘揚上是一次重要的創新和示范。《浙江禹跡圖》正圖和考釋包括“禹跡”209處,“防風遺址”4處,“越地舜跡”37處,“大禹前后時代新石器文化遺址”30處等內容。中國文史出版社,2019年出版。

03

《紹興禹跡標識導讀》

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紹興市鑒湖研究會編制。何俊杰、邱志榮、張衛東主編。本書是繼《紹興禹跡圖》《浙江禹跡圖》出版后,紹興在大禹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上的又一次創新實踐。是對紹興市范圍內64個禹跡點的全面介紹,包括“地理位置”“簡介”“圖”“照片”“附錄”等;為促進文旅融合,設置二維碼,進入后可了解紹興禹跡大全,實現全程導覽。中國文史出版社,2021年版。

04

《中國禹跡圖》

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紹興市鑒湖研究會編制。總編何俊杰,主編邱志榮、張衛東、張鈞德。本圖共精選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23個禹跡點,分屬11個流域,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計不可移動遺產308處,可移動文物13件,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本圖審圖號為:GS浙(2022)1號。這是我國第一張始于夏朝以大禹文化記載、傳播、考證與發展的視角而繪制的一張禹跡歷史地圖。

05

《中國禹跡圖導讀》

中國水利博物館、紹興市鑒湖研究會聯合編撰。邱志榮、張衛東主編。


《中國禹跡圖導讀》

本書由全國數十位專家學者在2022年版《中國禹跡圖》323個禹跡的基礎上合作編寫。重點突出,圖文并茂,集學術性和可讀性于一體,禹跡收錄數量增加到665處。本書是我國首部以大禹文化為視角,記錄、考證夏朝以來禹跡傳播、發展過程的書籍,是一項禹跡歷史研究和多學科價值探討的創新成果。大禹治水是“績奠九州”“地平天成”的偉業,編制禹跡分布圖并作適當解譯,在研究和傳承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以及推動大禹文化成為全人類共同文化遺產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2024年4月公祭大禹前夕,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分為3編,約80萬字。


陳橋驛讀書樂詩

運河悠悠,歲月飛逝。學術是基礎,是底氣,也是自覺、自信堅守和創新的原動力。


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戴秀麗

審核:壹之

總期:759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巨大爭議!李可踩到馬德魯加的腳踝,裁判無視,球迷:百分百紅牌

巨大爭議!李可踩到馬德魯加的腳踝,裁判無視,球迷:百分百紅牌

側身凌空斬
2025-04-26 20:34:13
你遇到過超級主動的女生是啥樣?網友:為什么沒有女人主動接近我

你遇到過超級主動的女生是啥樣?網友:為什么沒有女人主動接近我

娛樂圈人物大賞
2025-04-10 00:30:23
這身材美的不正常!

這身材美的不正常!

喜歡歷史的阿繁
2025-04-26 01:19:06
網友:燒窗簾是典型的仙人跳手法,普通人多加注意……

網友:燒窗簾是典型的仙人跳手法,普通人多加注意……

小人物看盡人間百態
2025-04-22 14:45:55
“治港敗類”曾蔭權:治理香港7年,為何卻在卸任后,獲刑20個月

“治港敗類”曾蔭權:治理香港7年,為何卻在卸任后,獲刑20個月

星光看娛樂
2025-03-31 17:52:22
俄宣布全面收復庫爾斯克,普京發聲

俄宣布全面收復庫爾斯克,普京發聲

參考消息
2025-04-26 20:41:05
江西省寧都縣政協原二級調研員謝亦禮被查

江西省寧都縣政協原二級調研員謝亦禮被查

澎湃新聞
2025-04-26 20:53:03
濃眉正式提出交易申請,渴望加盟快船聯手哈登,交易方案曝光

濃眉正式提出交易申請,渴望加盟快船聯手哈登,交易方案曝光

山河入畫屏
2025-04-26 15:15:20
去了趟學校,才發現現在男女教師比例已經失衡到這個地步了

去了趟學校,才發現現在男女教師比例已經失衡到這個地步了

清暉有墨
2025-04-19 12:04:29
男子稱喝中藥治肺結節三個月后反變大增多,自貢衛健委回應

男子稱喝中藥治肺結節三個月后反變大增多,自貢衛健委回應

澎湃新聞
2025-04-25 15:20:28
安徽鐵塔的大瓜!

安徽鐵塔的大瓜!

妮妮玩不夠
2025-04-25 17:22:16
在赫蓮娜官網購買面霜,退貨時被認定為假貨?投訴人:商家惡意拒絕退款,多名消費者有同樣遭遇

在赫蓮娜官網購買面霜,退貨時被認定為假貨?投訴人:商家惡意拒絕退款,多名消費者有同樣遭遇

中國能源網
2025-04-25 18:34:12
18歲德國女孩追求25歲中國男生,同居僅13天,見丈母娘就被催生。

18歲德國女孩追求25歲中國男生,同居僅13天,見丈母娘就被催生。

小毅說事
2025-04-16 21:21:37
有這么多死不了又很折磨人的病!看網友分享,太真實了!

有這么多死不了又很折磨人的病!看網友分享,太真實了!

墻頭草
2025-04-26 09:54:07
瑾汐父母家業曝光,做進出口生意房產數套,親媽一身行頭近10萬元

瑾汐父母家業曝光,做進出口生意房產數套,親媽一身行頭近10萬元

小正說娛樂
2025-04-26 16:42:08
演員何賽飛辟謠:網上千條減肥廣告不是我拍的,是AI合成的

演員何賽飛辟謠:網上千條減肥廣告不是我拍的,是AI合成的

南方都市報
2025-04-26 21:59:35
艾滋病新增130萬!多人無辜中招!公眾場合千萬堅持“4不碰”原則

艾滋病新增130萬!多人無辜中招!公眾場合千萬堅持“4不碰”原則

39健康網
2025-04-23 10:41:16
重磅消息!國務院最新批復:同意!這個賽道要火

重磅消息!國務院最新批復:同意!這個賽道要火

數據寶
2025-04-26 08:38:04
陸毅和郭京飛一個娶了姐姐,一個娶了妹妹,同去丈母娘家,丈母娘對郭京飛說:快去做飯,陸毅沒吃飯呢

陸毅和郭京飛一個娶了姐姐,一個娶了妹妹,同去丈母娘家,丈母娘對郭京飛說:快去做飯,陸毅沒吃飯呢

感覺會火
2025-04-26 12:09:28
11大名嘴齊夸洋哨,兩外籍裁判教遼籃三人重新做人,別再丟人了

11大名嘴齊夸洋哨,兩外籍裁判教遼籃三人重新做人,別再丟人了

南海浪花
2025-04-27 07:09:33
2025-04-27 07:52:49
紹興市鑒湖研究會 incentive-icons
紹興市鑒湖研究會
推廣紹興水文化,學術交流平臺
418文章數 3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日本執政黨要員接連訪華 學者:對外釋放的信息很特殊

頭條要聞

日本執政黨要員接連訪華 學者:對外釋放的信息很特殊

體育要聞

84分鐘扳平+加時絕殺!巴薩賽季3殺皇馬,32次問鼎國王杯歷史第1

娛樂要聞

金掃帚獎出爐,包貝爾意外獲“影帝”

財經要聞

韓國的"宇樹科技" 是怎樣被財閥毀掉的?

科技要聞

賈躍亭:FF市值到百億美元能基本還完中國債務

汽車要聞

充電5分鐘續航100公里 探訪華為兆瓦超充站

態度原創

旅游
手機
游戲
時尚
公開課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手機要聞

索尼Xperia 1 VII真機外觀、配置曝光,發布在即

夢幻西游:出了雙固傷玉魄卻難過,口袋版成刷80級環裝首選

她美得好邪乎,讓人又怕又愛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房产| 轮台县| 温泉县| 岢岚县| 鄯善县| 吉木萨尔县| 全州县| 颍上县| 姜堰市| 新沂市| 洮南市| 甘南县| 德安县| 建始县| 沁阳市| 信宜市| 屏南县| 双鸭山市| 通江县| 柯坪县| 富宁县| 汕尾市| 平远县| 涿鹿县| 宾川县| 临清市| 榆树市| 普洱| 新沂市| 昂仁县| 鄄城县| 山阳县| 鹤峰县| 金塔县| 当阳市| 娄烦县| 上思县| 台北市| 沈丘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