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巨頭BAE系統公司在努力爭取英國脫歐后可能流失的歐洲軍工市場份額|德國《商報》2024年5月31日 BAE在MBDA(歐洲導彈集團)還擁有37.5%的股份。2024年4月底,英國首相蘇納克宣布其國內的軍工產業將在未來6年逐步完成由平時向戰時的產能轉換,并為此增加了750億英鎊(約880億歐)的政府撥款,承諾會將國內生產總值的2.5%用于“國防開支”。這些能為軍工企業錦上添花的支出調整僅讓BAE系統公司的股價小幅上漲不到1.4%,但BAE系統公司在過去兩年的市值翻了一倍多。
BAE系統公司算得上是歐洲通用軍火武器的萬能供應商,其生產的戰機、潛艇、艦艇、裝甲車輛及各類型的導彈、彈藥已經為公司創造了非常可觀的利潤,從“俄烏沖突”和中東戰場上獲益尤為“豐厚”。去年BAE公布了253億英鎊的創紀錄收入,其中產生的凈利潤達27億英鎊。2024年,公司的銷售額將增長10%至12%,并且增長勢頭將持續幾年。
但讓BAE負責人沒料到的是,英國脫歐的后續效應正影響公司的銷售計劃,尤其是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歐盟共同防御戰略”后,推動這一戰略的重要一項就是在歐盟內部建立更多的武器裝備生產線,旨在實現歐盟的裝備供給獨立。
這份最新的“歐盟共同防御戰略”里還提出,到2030年,歐盟成員國應將至少一半的國防預算用于歐盟內部。此外,成員國應共同購買至少40%的軍備。(目前近80%的資金流向了歐盟以外的國家)公布這項戰略其實主要針對的是美國,因為,歐盟目前近60%的國防開支全部都流向了美國。
英國已經脫歐,不再是歐盟成員,BAE系統公司可能在未來被剔除,或以第三方身份參與歐盟防務項目的競標。目前,歐洲國防基金(EDF)中的80億歐元資金投入中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
另外,還有現在的MBDA(歐洲導彈集團),這家歐洲跨國導彈制造商是在2001年12月,由法國馬特拉(Matra)、英國貝宜動力(BAe Dynamics)、意大利阿萊尼亞(Alenia)3家導彈系統公司聯合創建,這些子公司之前分別隸屬于法國航太·馬特拉公司(現空中巴士集團)、BAE 系統和芬梅卡尼卡(現為李奧納多)集團。公司總部位于法國,這些問題不知是否會影響公司今后的項目合作。
英國航空航天、國防、安全和航天組織貿易協會(ADS)首席官員Kevin Craven稱,英國國防工業錯過了參與歐盟國防工業戰略發展的機會;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歐洲政治學教授Jocelyn Mawdsley也對歐盟新安全戰略的建立會對英國國防領域的發展與合作帶來阻力表示了擔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