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輕如鴻毛,嗯,看看這些大詩人們各種奇葩死法,你一定會犯迷糊。——他們到底是死得“茍且”還是死得“遠方”。
醉酒死之李杜
要說文人不抽煙的估計還好找,但要是說哪個文人不喝酒,那就像是大海撈針,無從篩選。對酒當歌,明月幾何,文人好酒求自醉。哪曾想,下面要說的這幾個大詩人,卻因酒而了此余生。
大詩人李白,人稱“詩仙”,一生佳作逾千首,留世的也很多。縱觀他的詩作,“明月”和“美酒”是其百用不膩的字眼。譬如《掛席西江上待月有懷》中的“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懸玉鉤。”再如《將進酒》中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詩人有酒有月,可謂人生足矣。然而令人難以想象的是,李白的人生結局也和“酒”與“月”沾上了邊兒。《唐摭言》記載“李白著宮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一代文人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十分可惜。
與李白并稱“李杜”的杜甫,人生結局也很意外。杜甫為湖北襄陽人,早年仕途不順,后來又經歷了戰亂流離,西南漂泊之苦。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杜甫為了躲避戰亂客居湖南耒陽,到了那里恰巧遭遇洪水被困,連續餓了數日。當地的小縣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來,并贈以牛肉和白酒,誰知吃完便“一夕而卒于耒陽”,享年五十九歲。
關于杜甫的死因,主流的看法有兩個,一說是患風疾而死,另一說是吃飽了撐死,文雅點說叫“飫死”。不過,這兩種說法并不太靠譜。實際上根據史料的記載,杜甫很有可能是醉酒而死。鄭處誨的《明皇雜錄》說“甫飲過多 , 一夕而卒。”劉昫的《舊唐書》說“大歷五年, 啖牛肉白酒 , 一夕而卒于耒陽 , 時年五十九”,《新唐書·杜甫傳》則記載的是“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以上三種史料,都是具有較高的可信度,雖未捉月但因酒而死,倒也真正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了。
吃魚死之孟浩然
詩人的嘴,心里的鬼。李杜因酒而死,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但總歸還能接受。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的死卻總能讓人泛起疙瘩,因為據記載,他是因為吃魚而死。
孟浩然一生坎坷,前后得過四次重大疾病,而最后一次得的便是一種叫做“背疽”的病,用現代的話講就是長了毒瘡,這種毒瘡十分厲害,在古代基本可以算是絕癥。就連《說岳全傳》里的秦檜向兀術發誓都說“不把宋朝天下送與狼主,后患背疽而死”。
孟浩然與詩人王昌齡是好友。公元738年,王昌齡被貶嶺南,途徑襄陽,特地拜訪了孟浩然。此時孟浩然已患病,身體每況愈下。臨行前作詩一首送給了王昌齡,即《送昌齡王君之嶺南》。其中有這么兩句,“土毛無縞纻,鄉味有查頭。已抱沉痼疾,更貽魑魅憂。”
“鄉味有查頭”說的是孟浩然一直引以為豪的襄陽土特產“查頭鳊”,“沉痼疾”說的是孟浩然此時的背疽還是比較嚴重的。這兩物,恰恰為孟浩然的死做足了鋪墊。
此后一年,孟浩然在家休養,很少出門。也許是靜養的原因,孟浩然身體漸漸好轉,直到公元740年王昌齡遇赦返鄉,經過嶺南,再次去拜訪孟浩然。此時孟浩然的背疽雖有好轉,但仍未痊愈,定要忌口,尤其不能吃魚。老友被赦,再加上故人再見,心里難免歡喜,于是孟浩然全然不顧忌口一說,與好友相得甚歡,此時上了一道襄陽河鮮絕品查頭鳊,魚味肥美異常,浩然將醫囑拋在了腦后,“浪情宴謔,食鮮疾動”,王昌齡還未離開襄陽,孟浩然就因背疽發作而亡,享年五十二歲。
中暑死之蘇軾
時間跨入宋朝。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多才多藝。他既是豪放詞派的首領,又是宋代四大名書法家之一,他既是畫家,又是吃貨。盡管如此,他的一生仍舊多災多難。
他從二十六歲初入官場之后,在以后的四十年間一直能飽受黨爭的沖擊和迫害。元祐八年,蘇軾所在的舊黨失勢,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之后又被貶到惠陽,隔了幾年又被貶到海南。后來遇到宋徽宗上臺(1101年)天下大赦,于是恩準蘇軾北歸,準備予以重任。蘇軾被貶海南已經62歲,隨著年齡增加,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北歸時正逢七月盛夏,蘇軾連日趕路,過分勞累,身體十分虛弱,當走到常州的時候,終由于中暑而病倒,不久便在常州離世。
為自由死之李贄
最后要說的這位是明朝的思想家、文學家、詩人——李贄。雖然他留世的詩作并不多,但他的人生結局還是十分值得多說幾句的。抨擊程朱理學、反對理學空談,主張個性解放,提倡功利主義,思想自由、婚姻自由、尊重婦女。這些思想在民間引起了極大的熱議,同時也觸動了統治階級脆弱的神經。
公元1602年,李贄以“敢倡亂道”的罪名被逮捕,雖然有人為他求情,但李贄早已下了必死之決心,并在監獄里通過侍者為其剃頭的機會取刀割喉自殺。在還沒斷氣之前,侍者問他疼不疼,他以手指沾血寫道“不疼”,侍者又問,“你為什么要自殺”,李贄又寫道“七十老翁何所求”,便與世長辭了。
壯Y死之韓愈
同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人生結局也不盡如意。韓愈風流成性是人所皆知,有因必有果,導致韓愈命喪黃泉的竟是用于壯Y的硫磺。
話說,韓愈曾納有兩個小妾,一個叫絳桃,一個叫柳枝,人如其名,能歌善舞。韓愈十分喜歡這兩個小妾,還為她們作了一首《感春詩》來炫耀。然而,唐穆宗時期,韓愈被安排到山西安撫叛亂。人在他鄉,自然情不自禁的想到了兩個嬌妾,觸景傷情,又作了一首《夕次壽陽驛題吳郎中詩后》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然而,這邊思念,那邊卻出了軌了。
柳枝趁韓愈不在家,竟然偷偷的翻墻逃跑,尋找下一春,幸好被家丁逮到了,后來這事傳到了韓愈的耳中。韓愈對兩個小妾自然不錯,她們為什么要紅杏出墻呢?原來韓愈年紀大了,身患陽痿之疾,比他小的嬌妾自然得不到滿足,韓愈為此事連連發愁。后來,韓愈碰到了一個道士,那道士給他傳授了一種可以助他雄起的秘方。首先讓他去菜市場買幾十只公雞,按照秘方在大米里面摻入硫磺喂食,并且嚴禁與母雞交配,等到公雞長到一千天后殺掉,每隔一天吃一只。
一開始,韓愈吃了這藥感覺還不錯,去煙花之地試了幾次,果然重振雄風,后來,越吃越多,身體也漸漸不支,最終在57歲那年臥病在床。韓愈生了大病,前來看他的人很多,他就對別人說,他搞成現在這個樣子就是因為吃了那個藥的緣故。白居易聽到韓愈病倒的事情,作詩一首說道“退之(韓愈)服硫磺,一病旋不痊”。
傲嬌死之謝靈運
南北朝時期的謝靈運是我國著名的山水詩人,被后世譽為中國山水詩鼻祖。不過,除了一雙寫詩的手,謝靈運還有一把帥氣的胡子,堪比美髯公關云長。詩人才高八斗,但仕途卻十分波折,逼得他盡情陶醉于山水,不理政事。如此一來便引來了地方官員的是是非非,哪知代大詩人不僅把這些地方關扣押了,還寫了首詩以名志。在詩里,他把當朝比作秦朝,把自己比作張良,暗示著復國的心態。后來雖然被判免死流放,但還是被小人誣陷,得了個就地正法。
故事還沒有完,據說謝靈運臨刑之前特地割下了自己的胡子,要獻給當時正在塑像的維摩詰居士,也算流芳百世了。哪曉得,僅僅200多年后,這把塑在佛像上的美胡就被貪玩的安樂公主給拔了,目的竟然是為了玩“斗百草”的游戲。
鴆酒死之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大家都比較熟悉,在我們的中學課本上都還收錄著他的詩作。但你知道嗎,李后主之死,與那首鼎鼎有名的《虞美人》有著直接的關系。
李煜亡國之后沒有被立即處死,而是被趙匡胤安置在汴京。趙匡胤死后,其弟趙光義上位。公元978年7月7日正值李煜生日,他便在府第慶祝,一陣歡呼笑語之后,亡國后主李煜突然觸景生情,寫下了“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詩句,后被趙光義發現。趙光義本就心狠手辣,后主這么久了還在懷念故國,在他看來,必須得斬草除根了。
于是,便派人給李煜送來了牽機藥,這藥是古代帝王要將近臣和妃子賜死時所用的毒藥。李后主還以為是皇帝送來的美酒,毫無顧慮,接到手便一飲而盡,隨后便手腳抽搐而死。正是應了這么句話,“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生日”啊!
兄弟別走,這有好物
編輯=簡赫
文=陳青
插圖=黑月亂
新媒體統籌=強鵬
素材整理=房子
封面+首圖設計=Jenny
排版=霽陽
熱文回眸????
是的,你們的男人裝又回來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分享到朋友圈才是正義之舉......
有人問:為什么最近看不到男人裝推送了?
答:最近微信推送機制的更改,全亂了!
其實,我們真的更新了!
你得把我們加個“星標”,
就能確保看到我們的推送。
??方法如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