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半悅讀
《慶余年》原著里,范閑懸空廟里救駕重傷,可謂是全書一大轉折。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范閑傷重將死的消息一傳出,直接炸出了慶國所有勢力最接近真實的反應。
從慶帝往下,每個人的反應都很有趣,可卻都禁不起深究,所有人的立場和態度,全都藏在了那一個個細節里。
當然,除了范閑重傷瀕死,最后結局跟各位參與者的預期并沒有太大出入!
01、多疑的慶帝。
首先是慶帝這個當事人。
雖然,范閑在危急關頭選擇了先救年紀小的三皇子,卻歪打正著打消了慶帝對他這個私生子的提防之心。
是的,慶帝一生熱衷于權謀,才養成了一副多疑成習的性子,就連幾個親生兒子也一個都不信任。
時人都以“無親無友無愛”這六個字來評價監察院院長陳萍萍,殊不知,這句話用在慶帝身上才最合適。
沒看到,幾個兒子被他的權謀給折磨成了什么樣?
太子懦弱又好色。
他整天端著一副儲君的架子,實則內心都壓抑地都快接近變態了,才會無視倫理綱常地畸戀起了自己的姑姑。
而二皇子看似放浪形骸,實則假得要命。
最可悲的是,他作為一塊被慶帝選中用來逼迫太子成熟的磨刀石,將來根本逃脫不了必碎的命運。
就連年幼的三皇子,在無情的天子之家長大,看似表面懵懂無知,其實內底里卻是膽子極大,有遠超過年齡的成熟。
而唯一一位想要置身事外的大皇子,也被慶帝不由分說給拉進局中。
所以說,當時范閑如果不顧生死地去救慶帝,慶帝反而會認為,那也許只是他身為一位權臣想表現自己的忠誠給一位君主看。
而那種可以看得見的忠誠,慶帝出于職業敏感,是向來不會相信的。
正因為這樣,慶帝在自以為看清了范閑城府極深的表面下依然有一顆溫良仁順的心后,才會對他那種堪稱大逆不道的舉動大加贊賞。
可笑的是,范閑在那一瞬間根本沒想那么多,更沒想到皇帝會對他的無心之舉感到欣慰,進而嫉妒起范建這個明面上的爹來。
“在知道范閑被重傷將死之后,他許多年不曾動搖絲毫的心,終于有了那么一絲絲顫動,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對范閑是不是壓榨的過于極端。自我懷疑之后,他更是對范建感到了一絲毫無道理的嫉妒,一絲不能宣諸于天的憤怒——這么優秀的一個年輕人,憑什么……就只能是你的兒子?”
正是在這種負面情緒作祟下,慶帝才會違例把范閑留在宮中養傷。
然而,縱使他想起范閑的一樁又一樁的好處,認定他是幾個兒子里最出息的一個,心里卻還是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如果這孩子的母親……不是她,那該有多好。
這里,只能替葉輕眉悲哀一聲了!
02、各方反應。
當慶帝把范閑留在宮里搶救,后宮貴人和幾位皇子的反應也很精彩。
大皇子因母親東夷戰俘的出身,本就無緣那張龍椅,也一直在刻意遠離宮廷,這也讓他養成不同于其他皇子的疏朗個性。
尤其是,在范閑出手整治二皇子后,大皇子對他的觀感也大為改觀,看到他先救了老三,再去救慶帝,對他更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信任。
所以,范閑在廣信宮被搶救時,大皇子才能不摻雜其他心思地對他的生死表現出實實在在的關心。
他侯在廣信宮外,不是在向范閑示好,也不是揣摩圣意,只是純粹地不想范閑死了,等聽到了對方脫離危險的消息,就瀟灑地出宮回府。
至于本就被禁足在府里思過的二皇子,則緊閉著王府的大門當起了縮頭烏龜。
值此多事之秋,本就有刺殺嫌疑的二皇子,做出任何不恰當的反應,都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為了明哲保身,他不僅嚴禁屬下去打聽任何消息,更不會傻到對范閑被送進宮中搶救一事做出任何一點反應。
而被范閑救下一條小命的三皇子,也被他母親宜貴嬪領著等在廣信宮外。
要知道,宜貴嬪與范府本就有親戚關系,就算她再以憨喜安于宮中,也能從慶帝的震怒中,體會到自己當下應該表現出什么樣的態度。
而皇后和太子的反應,就很值得回味了。
向來沒什么存在感的皇后,這次連面都沒露,至于一直想籠絡范閑的太子,眼看范閑生死難料,立刻就不再投入多余的感情了。
正如在慶帝遇刺時的不堪反應一樣。
這次,太子只是假意敷衍了一下婉兒和若若,又請陛下以圣體為重,便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回了東宮。
連做樣子都做不好,也怪不得慶帝心中暗罵他小王八蛋了!
03、所謂“神仙局”。
可他們都不知道的是,懸空廟這場堪稱“神仙局”的刺殺事件,其實是多方出手造成的巧合。
先是,慶帝安排人偷摸著放著那把很快就被撲滅的火,理由無非就是,他想邊緣化逐漸坐大的葉家。
先前,他就開始懷疑起了葉家的忠誠,把葉靈兒賜婚給二皇子來試探,結果只把葉家逼得越來越靠近跟二皇子。
他自己毫無道理地對也家升起防備心,生生將葉家逼到了太子的對立面,卻又十分無恥地構陷起了葉家。
畢竟,慶帝想要搞垮葉家,可又不得不忌憚葉家那位行蹤不定的大宗師,同時也不想小家子氣地寒了天下臣子的心。
所以,他才會借三年一度的賞菊大會,安排了這么一個局,好借機剔除掉葉家在京都的勢力,也提前斬斷長公主有可能握著的手。
于是,他陰損地把宮典調開,又無恥地用一把莫名其妙的火逼得葉家靠邊站。
而各方刺客潛伏多年,見有機可乘難免心動,才會忍不住出了手,也讓陳萍萍接下來那個給范閑固寵的計劃得以實施。
誰能想到,陳萍萍這條慶帝的忠狗竟然會突然不忠了。
事后,范閑才明白過來,他安排影子的出手行刺,絕不單純是為了設局讓自己因救慶帝一命而負傷,從而獲得難以動搖的圣眷。
只不過,擔任刺客的“影子”被范閑追得太緊,才會“意外”重傷了他,也就有了后續那一系列變量。
結局就是,范閑從這場所謂的“神仙局”里死里逃生,也得到了一個揭穿自己身世的最好時機,從而“名正言順”地下江南去接手內庫。
而慶帝殺人不用刀地達成目的,還把一直想置身事外的大皇子拉進了皇子們爭奪皇位的渾水里。
當然,在慶帝定了刺客是“四顧劍弟弟”這個基調的前提下,大家又一致把臟水潑向了東夷城。
這也就是說,跟之前幾次刺殺事件一樣,最后的“鍋”還是讓四顧劍那個大冤種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