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河水體污染,造成大量魚蝦死亡,引發輿論關注。面對是否要對水體做毒性分析的問題,滁州市全椒縣生態環境分局局長竇某稱沒有必要對水體做毒性分析,并表示“喝茅臺也能喝死人,喝死人后,需要對茅臺做毒性分析嗎?我認為沒有必要。”該言論一出,輿論嘩然。
燕志華 博士
專家點評
資深媒體人/紫金傳媒智庫研究員/聲譽管理顧問
從事態能夠看出,央視此次有關污染的新聞報道,不光是個由生態環境事故演變而成的輿情事件,還從生態環境領域進入了社會領域,成為一次具有影響力的輿論監督行動,預計會成為今年影響最大的央視報道之一。
但是我們從報道的主題和初衷,到最后輿論場關注焦點的大面積偏移,能看出此次央視的報道,出現了一個意外后果,成為一個“打偏了子彈”的輿論監督。
倒是安徽高層給出的處理意見,是非常全面準確的,一是指出這是一起重大的生態環境損害事件,但處置拖延拖沓造成嚴重后果;二是指出一些干部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三是個別干部面對媒體采訪時信口開河,造成不良影響。“信口開河”正成為一個熱詞。
知微數據分析師結合相關數據,并聯合環保專家和資深媒體人/紫金傳媒智庫研究員/聲譽管理顧問 燕志華博士對該事件進行了輿情解讀。完整版報告可掃碼添加“知小微”獲取。
01
滁河水體污染事件傳播過程
事件概況&傳播趨勢
5月23日,11時左右@江蘇新聞、@新聞360、@荔枝新聞等少量江蘇地方媒體報道長江支流滁河南京浦口段突然被嚴重污染,水質散發惡臭,出現大量死魚死蝦,引發社會輿論關注。
27日,當地生態環境局發布情況通報,確定位于全椒經開區的滁州富信石油助劑有限公司為主要污染來源。
28日,央視新聞發布獨家報道《惡臭熏天、魚蝦死亡!總臺記者追蹤滁河污染真相》引爆輿論,該文瀏覽量超183萬。
29日,滁河水體污染聯合調查組發布通報調查結果,原因系涉事公司原料倉庫發生火災,部分污染水體外泄,導致滁河部分魚蝦死亡,并通報全椒縣主要負責干部被免職。
事件發酵以來,當地環境治理成效、基層干部懶政瀆職言論、地方突發輿情處置、政府公信力等多個議題引發解讀質疑,輿論關注后續調查結果、呼吁盡快公布詳實科學的水質檢測結果,并要求徹查事件真相對相關違法違紀違規行為予以嚴懲。
此外,@江蘇新聞、@新聞360、@荔枝新聞渠道影響力相對較高,且周期內,@江蘇新聞 在抖音平臺發布的短視頻互動量已達5.9w,高于該賬號所發的其他多數短視頻內容。
影響力指數
據 知微事見,“安徽全椒縣滁河水污染”事件影響力指數達74.1,高于91%的事件,高于89%的社會類事件。
熱搜/熱榜
據知微輿論場 ,周期內,有關“滁河水體污染”事件共有59個話題登上平臺熱搜,其中今日頭條平臺熱搜話題量達到17個,總閱讀量近2.2億;微博熱搜話題7個,總閱讀量近3億;抖音平臺熱搜7個,播放量超3862萬。
(更多分析內容, 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 報告。)
02
輿論更關注什么?
環保行業相關專家:事件與當地相關部門管理疏忽有關;自媒體:茅臺哥、退休哥等。
環保行業相關專家觀點
滁河水體污染事件處理難度極大,鑒于國內缺乏相關處理經驗,常規方案僅限于將污染源控制在廠區內。然而,本次事件涉及的污染物成分多、毒性大,已擴散至難以控制的地步了,直接對長江構成了威脅。目前尚無類似案例可供借鑒。
全椒縣相關部門管理疏忽,導致原本應在場內得到有效控制的污染物外泄,形成了當前難以控制的局面。根據相關規定, 各廠應設立事故應急池,必要時可借用周邊廠的應急設施。雖然這些管理制度看似完善,但在部分情況下,只要未發生事故,這些制度往往被視為多余,甚至被認為是杞人憂天。
輿論觀點分析
從媒體傳播情況來看,共檢索到央視新聞、光明網、中工網、中國青年網、環球網、中國新聞網、中國日報網等央級媒體相關報道超778篇,內容主要聚焦水污染事件調查采訪、官方情況通報及涉事官員被免職等;事實性報道,基本以轉載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及“美好滁州”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通報內容為主。
中國環境網、澎湃新聞、齊魯壹點、正觀新聞、極目新聞等部分主流媒體則發表評論性文章, 對當地環境治理、基層干部工作能力、輿情治理水平等提出問題和建議。
自媒體方面,除卻轉載傳播水污染系列進展報道外,較多文章以“茅臺酒”“茅臺哥”“退休哥”等吸睛式標題或表述聚焦涉事官員的不當言論,延伸至對當地負面輿情應對的諷刺批判。
輿情風險分析
(一)基層干部不當言論嚴重損害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民眾對政府的信賴程度可能降低。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公眾對環境保護、環境安全相關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然而,滁州官員在面對環境問題時,卻往往選擇遮遮掩掩,甚至故意隱瞞事實。這種不透明、不公開的做法,無疑加劇了公眾的疑慮和不安。
(二)網民傳播“茅臺局長”、“退休局長”等新四字成語,身份標簽帶來消極刻板印象的風險。在事件發酵過程中,有網民傳播“茅臺局長”、“退休局長”等新四字成語,以及“喝茅臺也能喝死人”等戲劇化表達,與此前指鼠為鴨、提燈定損、云浩止耕一樣,有著相同的輿情“標簽化”表達。
(更多分析內容,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報告。)
如需獲取完整版報告或其他行業報告,請掃碼添加“知小微”進行獲取,也歡迎加入營銷、公關專屬社群進行交流。
知微輿論場
知微事見
知微危機案例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