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的氣溫開始逆天,這要是師徒四人現在去取經,還以為走錯了路,又繞回了火焰山呢。
以首都新德里為例,連續每天45攝氏度的高溫。
印度大部分地區,如同人間煉獄,從5月份開始,已經持續了半個月的高溫天氣,最高氣溫高達超過45度。
我們甚至得感謝青藏高原,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把這種地獄高溫嚴嚴實實地擋在外面。
不過,論耐熱的程度,印度人民確實還是個弟弟,畢竟東京老百姓一直熱。
十幾年前,我曾經伴隨著激昂的音樂,看過不少關于東京風景的系列電影,上面都用英文寫著“TokyoHot”。
甚至熱得連FBI都寫了大段文字來警告。
盡管現在印度氣溫很高,可論耐熱程度,還得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想當年,也就是1945年的廣島。
當時是8月份的天氣,炎熱干燥,天氣預報顯示,廣島地區當天是晴轉蘑菇云,最低氣溫記不住了,最高氣溫高達6000多攝氏度,但17萬的廣島老百姓,沒一個叫苦,更沒一個喊熱。
廣島的日本群眾,秉承了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日本精神”,楞是忍耐了6000度的高溫,17萬人集體一聲沒吭。
當然,東京人民也是好樣的,東京持續熱,東京很多的年輕女性哼都沒哼過一聲,這種精神應該再獎勵一次。
可要說到硬氣,還得是人家的首相,安倍首相近距離硬扛了兩槍,也是一聲沒吭。
不得不承認,日本人民的素質,確實高。
總體來說,廣島長崎熱的比較快,東京熱得更持久。
印度這邊不僅僅是熱,衛生條件也是堪憂。
很多印度城市,垃圾堆成如山。
前幾天看某短視頻里介紹,印度很多垃圾無法處理,就在那一直堆著,堆到十六個足球場那么多,都幾十米高那么大,也沒人管。
更可怕的是,垃圾里面有很多可燃物,這么熱的天,非常易燃,一旦著火,不堪設想,整個城市都是有毒氣體的味道。
再加上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的恒河水質,還有像極了開荒燒地的空氣質量,印度老百姓也真是堅挺。
更慘的是,因為高溫,印度夏天停水停電是家常便飯。
這種自然環境中,居然還能有14.3億人口生活在那。
體質稍差的人,都無法在這種人間修羅場生活下去。
所以,也不能怪印度的“三哥”這么懶,這么高的氣溫,換誰誰也不愛干活。
腦補下天天45攝氏度+的高溫,我非常能理解為什么印度老百姓酷愛瑪莎拉了。
盡管按我們的味蕾,瑪莎拉這玩意,黏黏糊糊的,毫無食欲,但有一個其他事物無法取代的優點:味道特別重,在高溫環境中不容易壞。
而且高溫天氣容易加速導致食物腐爛,瑪莎拉這種烹飪時間非常長的事物,不容易吃出問題;
還有重要一點,這個每到夏天,我也是深有同感,就是持續炎熱的天氣,通常會沒有食欲,甚至會影響到大家的消化系統,瑪莎拉糊狀的食物優勢就出來了,相對于其他飲食,非常容易快速消化。
所以說,任何事物的從輕到重的等級,可以分為四個等級:輕度、中度、重度、印度。
以前我們公司總經理,每逢夏天,有個防暑降溫、省電增效的絕招,可以免費free給印度老百姓。
只要我們一抱怨天氣熱,辦公室太悶,要求開空調的時候,他就會馬上出現,第一時間把全辦公室的溫度計都拿走。
辦公室悶又熱的問題,就這么巧妙的解決了,大家昏昏沉沉的無法再抱怨,只能繼續搬磚。
既節能,又增效,兩個問題同時解決,簡直妙不可言。
我還清晰的記得,電影《不見不散》里葛優說過,
“如果我們把喜馬拉雅山炸開同共一道五十公里的口子,世界屋脊還留著,把印度洋的暖風引到我們這里來,試想一想,那我們美麗青藏高原從此摘掉落后的帽子不算,還得變出多少個魚米之鄉。”
當時,我和徐帆的感覺一樣,葛優這想法太牛了~但現在看來,不靠譜啊,青藏高原不得被喜馬拉雅山脈的融化雪水泡的跟爛泥湯一樣。
對于印度民眾的處境,基于人道主義原則,我只能憋著,不笑,保持冷漠臉.jpg
沒辦法,世界上總有這種極度落后又永遠充滿蜜汁自信的國家。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