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來一套黑白雙色,百變太極的雙主機分享,機箱來自九州風神的模塊化機箱,墨菲斯,可以根據自己需求任意調整設計結構,實現多種不同的裝機方案。
為了保證此次裝機整體效果,黑做了全部黑化,白色也盡量選擇了白色配件,主題方面,因為都是帶屏水冷,索性臨時構建黃金鋼鐵俠和紫色鋼鐵俠燈光配色。
其他配件方面,黑白主板均來自華碩ROG,黑色主板為ROG的MAXIMUS Z790 DARK HERO,白色主板為ROG Z790吹雪S;搭配處理器分別是i9-14900KF和i7-14700K;配套水冷,黑色來自九州風神旗艦帶屏水冷,MYSTIQUE冰暴360,白色水冷則是ROG 龍神III代 360 ARGB;固態來自西部數據,均為SN850X,容量分別是2TB和1TB;顯卡選擇了同胞品牌,黑色來自耕升RTX 4090D炫光,白色為影馳RTX 4090D星曜;內存均選擇了金士頓FURY超級野獸Beast DDR5 6800無光版本;電源也均為九州風神PX ATX3.0,PX1200G以及PX1000G WH;配套風扇均為九州風神FC120。
白色主題選用了雙倉模式,通過自帶配件修改主板內部結構,實現左右分倉,電源硬盤位于右側,左側為主板顯卡水冷,顯卡采用豎裝模式。
黑色主題則是默認的單倉電源下置方案,此外墨菲斯還有一種單倉方案,就是將電源前置。
如果你感興趣,底部也是可以拆卸的,理論上玩法不止三種。
黑白雙機細節
完整側面一覽,相對而言黑色主題要更純粹一些,整套體積也是非常巨大的,默認的420CM三連風扇非常顯眼,兩套主機內部空氣流通效率都不錯。
正面,前臉mesh網孔可以支持多種規格風扇,我這里使用三個12cm風扇,不過我個人更推薦14cm。
Mesh網孔同樣支持九州風神自家的硅膠像素塊,可以自己DIY想要的圖案效果。
經典斜側方角度整體觀感,左右分倉狀態下可以輕松增加三個風扇,使用漢堡方式安裝冷排,加強散熱能力。
側后方角度,可以明顯的看出兩種安裝方式的區別,左右分倉雙倉方式常見于海景房機箱,可以最大程度為海景房提供充足的冷氣流通方式。
豎裝模式下的影馳RTX 4090D星曜,紫色燈光搭配透明扇葉效果挺不錯。
也很好掩蓋了顯卡本身的厚度。
機箱自帶的420風扇一體性不錯。
龍神III水冷頭+紫色鋼鐵俠特寫。
冷排風扇特寫,換用定制軟線可以直接再增加三個風扇。
Z790吹雪S主板燈效特寫。
金士頓FURY超級野獸Beast DDR5 6800白色內存,無光版本特寫。
正臉風扇特寫。
耕升RTX 4090D炫光顯卡特寫,也是我極少做的黑色裝機方案,不過感覺黑金風格還是非常低調有質感的。
顯卡本身也做了RGB紋路且非常低調,點亮后才能看到賽博朋克風的電路燈效,說真這個紋路亮起來第一眼還是很驚艷的。
來個更近距離的特寫,就是這根RGB同步線位置略有些尷尬。
側面發光logo特寫。
420一體風扇特寫。
九州風神旗艦帶屏水冷,MYSTIQUE冰暴360冷頭特寫,陽極氧化的鋁合金質感不錯,也是非??酥频牡驼{光效設計。
低調到冷排風扇完全無光,非常適合不太喜歡RGB光效的用戶群體。
Polymo 動態燈效特寫。
同樣低調的金士頓FURY超級野獸Beast DDR5 6800黑色無光內存。
黑金前臉風扇特寫。
機箱出廠自帶智能數顯,在單倉模式下可以安裝。
硬件展示
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主打一個黑色炫酷。
相對而言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吹雪S就要清新多了。
這兩塊主板都屬于小改款,升級了部分硬件,修改了部分外觀,有著自己的風格,搭配旗艦配置均挺適合。
同德一脈RTX 4090D顯卡,D后綴寓意Dragon,不過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RTX4090D性能相對于RTX4090反而有5~6%左右的性能損失,CUDA核心數量、光追核心、紋理單元都有一定縮水,其實當成一張4080Ti Super可能更合適,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4090刪減版,不過在顯存部分配置上與4090則是保持了一致。
影馳星曜的外觀很熟悉了,和同系的幾款顯卡完全一致,標志性的鉆石切割透明外殼,外加可以DIY的上蓋,背后為白色金屬背板和大面積鏤空尾部。
耕升RTX 4090D炫光在非點亮的場景下非常低調,不過正面采用了曲面波浪外觀,黑色鋼琴烤漆外觀,風扇白色撞色設計,背部則是一整塊金屬背板,同樣提供了大面積鏤空設計,用于提高散熱能力。
兩張顯卡供電規格分別為20+4相以及18+4相,影馳4090D星曜規格略高一些,不過都完全超標。
兩張顯卡的厚度都相當可觀,提供了大量的散熱鰭片,影馳的散熱系統為星卓III,耕升則為第二代炫之黑曜石,前置涵蓋了9根復合熱管,后者則是8根,這個散熱規格其實都可以輕松壓制600W狀態下的發熱。
散熱風扇規格,影馳4090D星曜是三個同規格102mm風扇,搭配三折靜霜扇葉;耕升4090D炫光則是雙102mm+92mm風扇組合,第二代炫風之刃專屬扇葉。
兩張顯卡均采用了12VHPWR供電接口,PCIe 5.0供電標準。
HDMI接口位置金屬鏤空網格風格迥異。
自帶的顯卡支架也均為RGB光效設計,風格完全不同。
金士頓旗下Kingston FURY品牌超級野獸,海力士A-die顆粒,超頻能力更強,此外前最高頻從6000提升到了6800,CL時序也做了優化。
外觀上延續了此前野獸系列的設計風格,小巧袖珍,可以選擇燈條或者非燈條,內存6800MT/s內存工作時序為36-45-45-90。
內存雙色放在一起也不違和,下次考慮做一次黑白雙色主題。
九州風神PX1000G/1200G ATX3.0金牌全模,全日系電容,10年質保,包裝依舊是九州風神最樸素的風格。
配套全模扁組線,黑白分明,白的全白,黑的全黑,包括接口。
電源線如果太長,完全可以自己用扎帶做理線,效果非常不錯。
電源三圍尺寸為16x15x8.6cm,這個功率下的小體積,可以兼容性更多機箱。
依舊是大面積方形格柵作為進風口,風扇直徑135mm,FDB軸承,支持智能啟停,電源開關則是標致性的九州綠配色,非常顯眼。
兩功率電源接口數量一致,標識一目了然。
ROG龍神III 360旗艦一體水散熱,可以力壓14900KF,整體外觀非常漂亮,信仰、性能、外觀都全了。
相對而言,九州風神冰暴360水冷散熱就非常低調了,總算姍姍來遲配備了水冷顯示屏。
包裝拆卸后到手已經預裝了風扇,包括硅脂也預涂了,對新手更友好。
整體幾乎為純黑,且水冷頭和水冷排表面采用霧面涂層更有質感,碩大的金屬冷頭非常顯眼。
大面積散熱鰭片一覽,水路數量12條,同時配備了泄壓囊調節內部壓力,延長水冷的使用壽命。
冷頭內部為0.1mm超密水道,配備了自研5代高能水泵,軸承與軸心均采用陶瓷材質。
屏幕尺寸2.8英寸,分辨率為640x480,內部配備了陀螺儀,重力自動調整屏幕顯示方向。
冷頭還非常低調做了RGB光效設計,整體非??酥?。
風扇型號FD12SE風扇,無光效,但是具備FDB軸承,靜音效果不錯。
這次機箱散熱風扇型號為FC120,風扇之間可以通過菊花鏈接,盡量減少凌亂場景。
本次裝機主角,九州風神的墨菲斯模塊化機箱,主打一個百變,所有變形附件均隨包裝在一起,包括豎裝顯卡延長線和不同模塊背板&后置板,箱體本身具備高兼容性和寬敞空間,顯卡長度可以輕松支持到480mm。
整體設計中規中矩,有黑白兩色可選,默認都自帶了420一體風扇以及智能數顯。
這些背板可以按需自己組合,實現單倉、雙倉、電源下置前置側置多種組合方式。
前面板和后面板特寫,默認狀態下為標準ATX布局,前臉和頂部的Mesh網孔均可自行增加硅膠像素塊。
整機頂部、側面、底部的冷排/風扇安裝區域均為可調設計,支持12CM/14CM//20CM風扇,最多可以塞下6個20cm風扇或者三個420水冷。
無論是單倉模式還是雙倉模式,背后的理線空間都相當充足。
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單倉模式下風冷限高195mm,雙倉模式下風冷限高132mm,所以雙倉模式下想要走性能模式,只能上水冷,而且雙倉模式下數顯模塊是需求拆下來的,數顯模塊只能在單倉電源下置或者單倉電源前置場景下使用。
建議更換不同模式下先仔細閱讀說明書。
性能簡單測試
兩臺主機性能略有差異,顯卡性能則是接近,主要測試以顯卡為主,不過這兩張顯卡總體性能幾乎沒有差別。
這次3D Mark引入了一個新的測試steel nomad,主要以性能主機為主要對象。
兩套主機Steel Nomad分數分別如下:
影馳RTX 4090D星曜主機跑分8693,耕升RTX 4090D炫光主機跑分8642。
3D mark其他成績可以參考下,相對于4090確實性能有所下降。
簡單跑了下AI測試,4090/4090D還是比4080/4080S更適合跑AI繪圖,單張圖生成時間2s左右,8張圖生成時間6秒以內,而此前4080S跑一樣的測試,單張圖生成時間差不太多,多張圖時間就長多了。
Steel Nomad壓力測試,兩套主機成績差不多,黑色主機因為14900KF和單倉結構成績稍差一點,穩定度為98.3%,白色主機穩定度為99%。
雙拷測試,黑色主機14900KF不出意外略有降頻,核心平均溫度88度,封裝功耗平均258W,顯卡溫度表現穩定,只有66度,功耗354W 。
白色主機溫度,14700K核心平均溫度79度,封裝功耗平均198W,顯卡溫度表現略高一些,70度,功耗331W。
本次裝機就分享這么多了,感謝觀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