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教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教育供給水平則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的核心指標。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作為各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發力方向,高質量教育體系如何構建?作為超大城市,成都如何在教育方面精準提質增效、實現全域優質均衡?即日起,川網傳媒集團四川手機報和麻辣社區聯合推出“高質量教育成都表達”系列報道,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展示成都推進高質量教育的實踐經驗和發展內涵。
第十三期走進成都市溫江區新世紀光華學校(以下簡稱為“新世紀學校”),聽校長鄧文光講述什么是高質量教育以及學校如何實踐高質量教育。
Q:什么是高質量教育?
鄧文光:對高質量教育的理解,肯定是見仁見智的。我以為,高質量教育應該有三個符合、兩個追求。說到三個符合,第一,要符合黨、國家和民族的需要;第二,要符合時代的需要,要順應教育大勢;第三,要符合人的成長規律,要有利學生的身心發展。說到兩個追求,一要追求學生的生命成長、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二要在教育教學上追求卓越、在過程管理上追求精品。
Q:新世紀學校如何實踐高質量教育?
鄧文光: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肯定要建高品質學校。而要建設高品質學校,著力點有很多。
從橫向上說,一要著力提升學校文化、豐富育人內涵;二要著力師資培養,特別著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要提升教師工作的幸福指數;三要著力構建團隊,建設一支團結合作、敢于擔當、熱愛教育、追求卓越的教師隊伍;最關鍵的是著力學生成長,提升他們的生命質量。
從縱向上說,分宏觀、中觀、微觀三層。
宏觀層,要理念先行、頂層設計、凝練文化。像我們新世紀學校,近幾年就構建了“54321”的高素質校園人才培養體系。其中,“5”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這是國家的教育主張;“4”是“崇德·修身·博學·尚美”四維并進,這是我們學校傳統的繼承;“3”是學校的文化三原色——真實·幸福·卓越,我們要做最真實的教育,要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要追求卓越,助力成功;“2”是兩個追求,追求建“五度學校”和“四美校園”;“1”是一個培養目標,培養未來世界的創造者和優秀公民。
中觀層,要規劃未來,熔鑄制度,豐富育人內涵,創新課程體系,當然,還要進一步打造教師團隊。
微觀層,要有非常具體、清晰的工作目標,厘清工作路徑,打磨教育教學的細節。我們近年對各項工作都有深入開掘,比如心理教育要更系統更專業更有效;德育管理要更科學更入心更加課程化;教學工作要更簡約更高效更有成就感。
從宏觀到中觀到微觀,最后還要回到宏觀。因為微觀做得再精致,甚至極致,也只是在“術”的層面。我們需要總結、思考、提升,達到更加宏闊,更加深遠的認知,因而需要厘清本質,總結范式,逐步形成規律。這,就是新世紀學校在踐行高質量教育上的一些思考和主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