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俄經貿“風向標”的第八屆中俄博覽會上周剛剛在哈爾濱落下帷幕,現場的盛況也折射出中國向北開放的宏大嶄新圖景。事實上,從“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等重要定位,到中蒙俄經濟走廊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主體框架下國際經濟合作的六大走廊之一,推動并落實“向北開放”已經成為我國東北振興以及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等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我國區域開放協調度和適配度的一個重要參照。
從帶動東北地區高水平開放進一步走深走實,提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對東北亞區域乃至更廣泛區域合作發展的引領作用,到服務“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等戰略目標,新形勢下的向北開放需要持續做好如下高水平開放大文章。
一是要加大力度拓展中蒙俄經濟走廊框架下的新型合作,營造三邊制度性合作新示范。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從概念的提出到規劃綱要落地,不僅進一步系牢了中蒙俄人文交流紐帶,也帶動三方經貿及產業合作轉型升級。特別是在資源、能源、物流、交通、旅游、生態等合作的基礎上,近年來三國在貿易規則、投資規制、產業管理和行業標準等領域的機制性與制度性合作,也出現越來越多新探索新變化。新時期的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要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和模式,打造可由三邊向多邊延伸的區域合作新示范,這不僅是“三省一區”(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對外開放前沿意識和開放意識的體現,也是向北開放制度性創新持續落地并開枝散葉的需要。
二是要更加重視與東北亞國家的區域合作,主動推動構建東北亞經濟圈。中蒙俄和日韓朝均為東北亞國家,進入后冷戰時代以來,東北亞國家圍繞區域合作積淀了越來越多現實基礎和有利條件,在GDP、貿易額、引資額、外匯儲備等諸多方面,東北亞都已成為極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新時期的向北開放理應立足于這個大視野,從加快構筑東北亞經濟圈的戰略視角,協同推進中蒙俄合作和中日韓合作等向前發展,同時以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帶動新一輪自貿協定談判,以中俄深化東北-遠東特色合作等,為向北開放帶動構筑東北亞經濟圈營造氛圍、創造條件、整合機制、積蓄力量。
三是要深度聚焦“一帶一路”節點建設,塑造形成向北開放的經濟共同體。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以及泛區域融合和次區域一體化等引領方向,為形成經濟伙伴關系以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支撐。新時期的向北開放錨定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中蒙俄以及東北亞、中亞等節點性國家和樞紐性區域,這不僅是地理或地緣意義上的擴容,也充分展現出包容互鑒和合作共贏理念。
在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視域下,向北開放是我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指明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路徑,也凝結著重要國別和重點區域相結合的考量與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向北開放內涵豐富,外延廣闊,相關地方在把資源、生態、科研、產業、區位等方面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等方面也可謂是時不我待,機不可失。(作者是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