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似乎運氣不錯,接連兩篇文章都出現了“刷屏”級的傳播。
第一篇寫邵亦波,本以為現在已經沒有多少網友知道他的名字,文章寫出來可能閱讀量不會很高,我預計的是2-3萬的閱讀量。但沒想到,一出來就火了,到現在已經87萬多閱讀(還在漲,我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86萬,寫完發現到了87萬。或許后面能超過百萬),3萬多人轉發,也有經緯張穎等大佬來留言,評論區參與人員分量之重和討論質量之高,被一些人稱為“見過的最牛的評論區”。
第二篇是寫我觀察到的一種互聯網現象,發出來10個小時就50多萬閱讀、2萬多轉發,是真正意義上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刷屏”了,還因此在微博、微信和各網站衍生出來無數篇討論那個話題的文章。如果不是因某些原因而刪掉的話,現在估計幾百萬閱讀是有的。這可能是今年以來公眾號上最為“現象級”的一篇文章了吧。
大家可能會覺得:何加鹽厲害,寫一篇就爆火一篇啊。
其實,坦白而慚愧地說,我已經兩年多沒有享受過這種爆火的感覺啦。這兩篇文章能火成這樣,有那么大的影響力,也是我自己始料未及的。
不瞞大家說,2020年前后,是我寫作狀態相對比較好的一個時期,那時經常有十萬加文章出來,很多企業甚至是知名的企業家也都主動來聯系我。搞得我一度還有點飄飄然,覺得我都能和那誰誰誰談笑風生,應該也算挺牛的吧?
但后來,隨著我們開始創業,當時百廢待興,我忙前忙后,樂此不疲,能夠用來專心寫作的時間少了很多,文章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下降。何加鹽公眾號文章的閱讀量也逐漸從十萬加下降到幾萬,到最低谷時平均只有一兩萬。雖然在很多朋友看來這個數據也還可以。但和以前相比,就完全算得上是“風光不再”了。
到今年年初,我們的創業項目基本趨于穩定,前期需要我參與的事情大體上都已經做好了,后面的運營和管理都有了妥善的分工。所以我們也決定,何加鹽要重新歸位,要把主要精力重新放在寫作上面來。公司業務方面除了重大戰略決策、重要資源對接、品牌打造還是由我負責之外,其他的都由同伴們負責啦。
這就是為什么大家看到我在今年以來,又接連開始發上萬字甚至兩萬多字的深度文章的背景。都是在這種狀態下寫出來的。
特別令我欣喜的是,這些文章都獲得了遠比我之前寫的文章更熱烈的反響和更高的評價。根據我在評論區看到的留言,以及從親朋好友、微信朋友圈那里得到的反饋,大家普遍認為,何加鹽的文章水平比以前高了很多很多:看問題更敏銳,思考更有深度,情感更充沛、敘述也更精彩——這不是我說的,其實我自己都還沒有感覺,但是說的人多了,我也只能將信將疑,覺得也許可能或者大概有一點道理吧。
我倒是想到,假如這些反饋是真的話,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為什么很多讀者會感覺何加鹽文章的質量會比以前有大幅提升?
我想來想去,可能是三個原因。
第一個是這幾年來我的人生閱歷極大地豐富了。尤其是創業以來,對商業、對人性、對世界運行的規律,都有了更深的體悟。在真實的商業世界里面摸爬滾打,和坐在書齋里研究,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有了這些經歷,再來寫牛人故事,就更能感同身受,更能理解他們的夢想、痛苦、糾結與掙扎,更能明白他們在各種關鍵時刻做某些決定的邏輯和心理感受。因此,寫出來也就更鮮活,更有感情,也就更能打動人、感染人。
這幾年,我還有過幾次思想上的“頓悟”時刻,讓我從更高的哲學層面和更深的人性層面來看待很多問題;加上我的家庭也增加了第三個孩子,生活中的各種沖擊讓我更能體驗人世間的情感。這些加入到文章里面,無疑會使得文章的思維深度和情感濃度雙雙提升,無形中讓文章質量上了一個臺階。
第二個是我每天雷打不動的閱讀。以前我雖然喜歡看書,但是還沒有固定閱讀的習慣,但兩年半前的一天,我突然下了一個決心,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要讀書一小時。
從那以后,我基本上保持了每天堅持看書的習慣。一般都是兩個小時,偶爾長一點,偶爾短一點,但沒有哪天不看書的。
除了我們在公司每天有一個小時的集體閱讀時間外,我每天上下班在地鐵上都是看書的,如果你每天上下班在廣州地鐵六號線上看到一個很奇怪的人,別人都在刷手機,只有他在看書,那就是我了。晚上睡覺之前的時間,我也基本上都是用來看書,并且每天都會寫一則簡短的讀書筆記。
我讀的書不是消遣類型的,基本都是中西方的經典,包括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哥德的文學名著;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樣的儒家經典;佛家、道家、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的宗教典籍;康德、叔本華、尼采、羅素的哲學思想;伽莫夫、道金斯的科普經典等等。我想,任何一個人,如果每天都沉浸在這些高質量的文字當中,有了這么大的閱讀量,并且每天都還要記筆記,他的思考能力、寫作能力肯定是會越來越強的。
第三個是大量的寫作。上面講到創業占去了時間,我無法專心創作萬字以上長文了,但是一兩千字的短文,我還在繼續寫。甚至有兩年的時間,我每天早上9點之前,都會寫好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發在“加鹽星友會”的群里。
整整持續了365x2=730的時間,我沒有任何一天中斷過,有時甚至一天還不止一篇,一篇還不止一千多字。去年5月之后雖然沒有再堅持日更,但基本上每周兩到三篇文章還是有的。
這樣積累下來,三年的時間里,即便不算公眾號的寫作,僅僅在“加鹽星友會”,我就寫了一百多萬字!
這種高強度的訓練,讓我對世界的觀察、對熱點的分析、對思維的整理、對文字的把握,都比以前有了長足的進步。當時每天寫的時候可能還沒感覺,但是一對比現在的文字和三年前的文字,就會覺得現在的文字更有深度、觀點更有價值、讀起來更順暢、更令人想要一口氣讀完而欲罷不能。
所以,大家最近看到的我寫董宇輝、羅振宇、邵亦波和商業分析的文章,看起來似乎是突然更受歡迎了,甚至突然爆火了,其實背后是這三年來不斷的歷練、閱讀、思考、寫作所帶來的一個很自然的結果。
我因為這些文章而收獲的正反饋,不僅有心理的爽、數據的猛增、品牌的提升,還有商業上更多的機會。這也讓我和團隊更加意識到,何加鹽的強項是內容創作,何加鹽整個商業模塊的核心是不斷利用優質內容擴大知名度、影響力,聚集更多的優質資源。
所以,我們現在無比堅定,何加鹽的使命就是為大家好好寫文章!今后我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內容上,用我全部的智慧與心力,為大家創造更多、更好的作品。
在評論區、在微信群,很多朋友看到我最近發的文章,歡欣鼓舞地說:太好啦,我喜歡的何老師又回來啦。
我想說:是的!你們喜歡的何加鹽,回來啦!
感謝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一直不離不棄的你!加鹽向你保證,我一定會為你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end---
最后,順便推薦一下文章提到的“加鹽星友會”。這是我已經運營了5年的社群,現在進入第6年了。里面沉淀了一千多篇、上百萬字我寫過的內部文章,沒有對外發表過,還有幾十期我請來的牛人的分享。而且我還在里面每天分享日記,并且以每周兩三篇的頻率,繼續在往里面添加內部文章。
現在加入,只需要年費299元,使用期限從今天起,到2025年5月28日止。加入后,你可以看過往所有文章,也可追更今后一年的新的內部文章,更可以看到我公眾號上已經刪除的那些文章,并且還可以加我的私信,進入我建的微信群。
加入方式:掃碼付費,進入“何加鹽·牛人星球”。牛人星球可以看所有的歷史資料和每天新發的文章。星球置頂貼有我的微信號,你可以加我的微信,然后我拉你進“加鹽星友會”微信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