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比亞迪在西安隆重舉行第五代DM技術發布儀式,同時推出秦L(參數丨圖片) DM-i與海豹06 DM-i兩款車型。作為比亞迪的當家混動技術,目前DM-i系統已經該升級至第五代,而此次升級堪稱跨越式發展,不僅實現世界之最46.06%的發動機熱效率,同時也創下2.9L/100km的饋電油耗,同時能實現2100km的超長續航,再一次刷新了全球汽車油耗的歷史記錄,更標志著油耗2.0時代的到來,全球混動進入新時代,接下來我們就來進行第五代DM-i的技術解讀。
此次伴隨第五代DM-i系統發布的是比亞迪秦L與海豹06,從秦L的申報目錄來看,新車將采用1.5L自吸發動機,相較第四代版本在功率上減少7kW。而在驅動電機方面,新車提供了120kW和160kW兩個版本,其中,低功率電機較第四代降低12kW,而高功率電機則提升15kW,整車的電池容量分別為7.68kWh和15.874kWh,與第四代相比,電池容量分別減少0.64kWh和2.418kWh。
而從純電和油耗表現來看,秦L車型兩個版本分別對應43km和90km的WLTC純電里程,對應饋電油耗分別僅有3.8L/100km和3.98L/100km。而秦Plus車型對應搭載的是第四代技術,參考車型的具體參數,其純電續航里程相較秦L略高,達到了46km和101km,但饋電油耗均為4.6L/100km,相比之下秦L著重提升的方向在于節油。
而經過拆解發現,第五代DM-i相較于先前的DM-i版本,在硬件層面實現兩大顯著升級。首先,電機輸出現經由行星齒輪減速機構實現精細化調整,確保動力傳輸更為高效。其次,系統引入雙離合器技術,實現對動力分配的精確控制,進一步提升系統性能。在這套新系統中,發電機與驅動電機實現功能互換,即發電機也可兼任驅動電機角色,反之亦然。從申報數據來看,雖然發動機與驅動電機的功率均有所降低,但通過發電機輸出的補充,新系統的總驅動功率實則得以提升。
而新的版本除發動機與扭轉減震器外,其余部件均實現一體化集成,顯著簡化了整體結構,同時軸系數量的減少也有效縮減系統體積,為底盤釋放更多空間。發動機與發電機解耦設計,確保兩者高效獨立運行。相較于DM-i系統的平行軸齒輪傳動機構,新版本更多采用行星齒輪組作為變速機構,這也提升了系統的小型化、輕量化水平,進而優化整體性能與效率。
而從驅動模式來看,第五代DM-i兼容多樣化的驅動模式,包括純電驅動模式、串聯增程模式、并聯模式、發動機直接驅動模式、停車發電模式以及動能回收模式。借助雙離合器的優勢,相較于前代的DM-i系統,新系統通過引入了雙電機純電驅動模式提升了動力輸出性能。
除此之外,全新的DM-i系統針對混動專用發動機也進行了革新,依據不同車型對功率的差異化需求,將繼續推出1.5L與1.5T兩種版本。相較于以往,盡管發動機的最大功率有所下調,但得益于混動架構的全面升級,發電機能夠補充提供額外的輸出動力,確保在發動機功率減少的情況下,整體動力輸出仍能保持穩定。
與此同時,比亞迪還針對新型混動發動機實施了一系列創新設計并申請了相關專利。涵蓋機油泵、油底殼、發動機進氣歧管、氣缸蓋、凸輪軸及熱管理系統等核心部件。這些優化旨在提升內燃機的熱效率,優化后高達46.06%。通過發動機設計的這些改進,將提升高熱效率區間的占比時長,從而全面提升整車的性能和效率。
總結:
隨著各家車企的技術實力提升,在混動車型領域的競爭也日漸激烈。主流汽車制造商均積極推出各自先進的混合動力技術。比亞迪第五代DM-i系統的推出,再一次刷新了業界對于高效混動的認知,同時超越2000km的綜合續航對于消費者而言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不知道你怎么看待這套第五代DM-i系統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