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個“頭套”,通上電就能治療癌癥,你可能會嗤之以鼻,別開玩笑了!這豈不是天方夜譚?當然不是!這就是黑科技“腫瘤電場療法”的治療手段!
電場療法(TTFields)最早是有以色列理工學院的榮譽教授尤蘭姆·帕耳提醫生(Dr. Yoram Palti)在2001年研發出的,一種用低強度電場治療腦瘤的新療法。 這種療法是利用交替的低強度電場,摧毀腫瘤細胞,同時減少健康組織損傷,可很好地避免副作用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沒想到在新年初,這一抗癌黑科技就傳來令人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2024年1月18日,美國FDA正式接受其為腫瘤電場治療(TTFields)遞交的監管申請,主要是腫瘤電場治療聯合標準治療(SOC)用于二線治療含鉑化療治療期間或之后疾病進展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目前這一申請正在接受FDA的審評。預計FDA將在2024年下半年作出審批決定。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TTFields在美國申報的第3項適應癥。再鼎醫藥擁有這一電場療法在大中華區的開發權益。
圖源來自Novocure官網
3年生存率提升近3倍!電場搭配標準治療重燃長生存希望!
此次上市前申請(PMA)主要是基于III期LUNAR研究的積極結果。研究人員在全球范圍內招募了 276名鉑類療法失敗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在這項研究中,一組患者(n=137)接受了腫瘤電場治療與標準治療構成的聯合治療,其中位總生存期(OS)為13.2個月。只接受標準治療患者的中位OS為9.9個月(n=139)。
此外,接受腫瘤電場治療與醫生選擇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治療的患者中位OS為18.5個月,僅接受ICI治療的患者的中位OS為10.8個月。
而且,接受腫瘤電場治療與多西他賽聯合治療的患者表現出積極的生存趨勢,中位OS為11.1個月,而僅接受多西他賽治療的患者為8.7個月。
各隊列之間患者基線特征達到了很好的平衡:
1. 接受TTFields聯合標準治療的患者的1年生存率為53%,而僅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為42%(P=0.04)。
2. 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分析表明,接受過TTFields聯合標準治療的患者3年生存率提高了近3倍,達到18%,而僅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為7%(P=0.015)。
3.接受TTFields聯合標準治療的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4.8個月,而單獨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為4.1個月。
4.使用TTF聯合治療的患者,腫瘤大幅縮小或消失的比例為20%,不使用TTF的患者,這個比例為17%。
Novocure公司這項臨床研究的結果劃破了七年之癢,值得注意的是,試驗中5例腫瘤全消失的患者均接受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其中4例患者屬于TTF聯合免疫治療組,另外1例患者屬于標準治療組。這表明,80%的轉移性肺癌患者經聯合治療后腫瘤完全消失!
由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藥治療要求患者的PD-L1是高表達,但是PD-L1高表達的患者畢竟比較少。而腫瘤電場治療聯合標準治療的分組則是比較均衡,PD-L1表達的高低狀態在四個組的患者分配均衡。這表明,各種PD-L1表達的肺癌患者均可受益。
安全性方面,患者對腫瘤治療電場治療反應良好,沒有出現額外的全身性毒性。
抗癌“黑科技”電場療法在肝癌、腦癌、間質瘤領域大展拳腳
電場療法自問世以來就得到了醫療界的廣泛關注,不僅是因為其原理前所未聞,還因為這樣一種天方夜譚般的技術并不是大忽悠,而是憑著一輪又一輪真實有效的振奮人心的臨床試驗有效率,獲得了美國FDA的批準進入臨床應用。
2015年10月,TTFields首次在美國獲批上市,用于與替莫唑胺聯用一線治療膠質母細胞瘤,該適應癥于2020年5月在中國獲批,并有了自己擲地有聲的中文大名——愛普盾!2019年5月,TTFields第2項適應癥獲批,用于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化療一線治療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轉移性惡性胸膜間皮瘤。
Novocure公司開發的腫瘤治療電場利用調制到特定頻率的電場,讓細胞分裂中需要在細胞中移動到特定位置的極性分子無法正常移動,從而破壞細胞分裂,抑制腫瘤的生長。目前,除了上述已被FDA批準用于治療的癌種外, 這一療法通常在多項臨床試驗中與其他療法聯用,在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肝癌、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的臨床試驗中均取得了驚人的數據。
相比美國的電場療法,日本作為醫療技術發達的國家之一,依據電場原理引進另一種設備,稱為ECCT,經濟條件有限的患者可以考慮。
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美國的電場療法稱為TTF,是被FDA批準的以及獲得眾多臨床試驗數據的權威腫瘤治療方式。而日本的電場療法稱為ECCT依據電場的原理研發的,目前暫時沒有大型的臨床試驗數據,在日本被再生醫療法批準,作為癌癥的輔助治療設備,預防癌癥復發,延長生存期。通常ECCT被用于惡性膠質瘤(GBM)的患者,在手術后完成放化療治療后聯合化療使用。
若想采用TTFields或ECCT治療癌癥的患者可以聯系無癌家園醫學部,提交病理報告、治療經歷、出院小結等資料評估是否適合采用這一先進療法。
由于腫瘤電場療法原理上是靶向殺滅所有快速有絲分裂的癌細胞,因此理論上適用于所有實體腫瘤,尤其在肺癌、肝癌、胰腺癌等方面的研究進展較快。
電場療法一開始應用于醫治局部腫瘤的原發病灶復發和遠處轉移,如黑色素瘤、乳腺癌、肺癌等。自從FDA于2015年10月同意電場療法結合替莫唑胺用于醫治新診斷的GBM后,我國也不甘落后,于2019年,衛健委首部《腦膠質瘤診療規范(2018年)》中將電場療法(TTF)作為繼手術、放療、藥物治療后全新的治療計劃。而且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指南也推薦使用TTF治療復發或耐藥的腫瘤患者。
綜上所述,TTF被視為一種全新的腫瘤治療方法,比普通的手術、放化療的效果更佳,且毒副作用并未增加。TTF在聯合化療藥物時,提高了藥物的敏感性,有效延長了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
但是,由于這款設備在美國的費用十分昂貴,我們也希望這款突破性的療法在中國上市后,能盡快納入醫保,讓更多的病友能接受這款有效的療法,戰勝癌癥!
本文為無癌家園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